当前位置:家谱馆 > 乔姓网 > 乔氏宗祠 乔氏宗祠

祠堂概说(中)

时间:2021-3-10 来源:家谱馆乔姓展区

祠堂概说(中)


如果是皇帝御封,可制“直笃牌匾”。祠堂内的匾额之规格和数量都是族人显耀的资本。有的祠堂门前还置有旗杆石,表明族人得过功名。

祠堂是一祠一堂号。堂号命名取材广泛,可以概括为两大类型:第一类属地望堂号,包括郡望堂号和州、府、县、邑中望族以地名命名的堂号。其中州、府、县、邑中望族称望中望。以郡望作总堂号,州、府、县、邑作堂号者,仅是郡望的分支。以地望作堂号,旨在宣扬家族出自家声远扬的显贵门第,是家族的发祥地。第二类属自立堂号。凡地望堂号之外的堂号,一般叫作自立堂号。自立堂号取材非常广泛,或取之于祖先的名、字、号、官、爵、谥、功业、道德文章、嘉行懿德、居所、书斋名,或取之于帝王恩赐题赠的堂名,或用名人题赠的堂名,或用特定的事典,或取材于吉祥词语,或取材于前贤的名言,或用体现封建伦理纲常、道德规范的词语,或选用训勉后人积极向上的词语,还有用特殊地名、特定的事物标志等作堂号的。自立堂号也有不少为通用堂名,同姓不同支,甚至不同姓氏皆可采用。自立堂号旨在启迪后人,修身养性,弘扬祖德,光前裕后。

   梳理历史遗留的祠堂,可分为两大类:一是姓氏祠堂(即宗族祠堂),二是历史名人纪念祠堂(纪念馆),又叫名贤祠。其中前者约占98%以上,在城乡均有分布,尤其在农村更为普遍。1、姓氏祠堂 :姓氏祠堂最大的特征是:内部——设有神主龛,供置祖先的神主牌,龛前都有香炉、烛台等祭器;祠堂内都有祠联或行第序列;横梁或四周墙壁上悬挂有牌匾。外部——一般都有三个门:中门为大门,门上写有姓氏祠堂的名称;左右两边为仪门,门上写有“入孝”、“出悌”字样。姓氏祠堂,有“总祠堂”或曰“公祠”和“分祠堂”或曰“支祠”及“家祠”或曰“家庙”之分。“总祠堂”是全宗族的祠堂,即大祠堂;“宗祠”和“支祠”属于“分祠堂”;“家祠”是设置在家中,又叫“家庙”。无论是“总祠堂”还是“分祠堂”还是“家祠”,都是为了追祖德、报宗功,敦睦族谊,加强宗族的凝聚力,传承血脉、延续荣光。古人将姓氏祠堂的地位和社稷相提并论,足见姓氏祠堂地位的重要性。2、历史名人纪念祠堂(名贤祠):名贤祠是官方或民间为国家和地方名人建立的纪念性祠堂,有别于宗族祭祖的姓氏祠堂。名贤祠的特征是:不设神主龛、神主牌,一般不进行族姓的祭祀活动,仅为了弘扬历史名人的功绩、品德、气节等。堂中多有名人塑像或画像供人瞻仰;陈列与名人有关的研究资料、著述和文物等等。历史上的忠臣良将、义勇名士、或清正廉洁、勤勉惠民之官员,或具有非常才干,为社会做出突出贡献者可建祠立庙,受到不同姓氏的万民祭祀的礼遇。建祠堂需要有经济实力来支持,大兴祠堂是地方经济发展水平的象征。从某种意义上说,祠堂的繁荣是侧面反映这个历史时期社会稳定、经济发展,是政通人和、国泰民安的具体体现。现存的宗族祠堂,始建年代最早可追溯到唐、宋、元,大多数始建于明清年代。明清时期祠堂之多主要有四个原因:一是政府提倡。明世宗诏令允许民间建祠立庙,开展祭祀活动;二是聚族而分。家族聚居地的族众发展到一定程度,因各种原因人口分迁各地,这又分衍生出许多大大小小的分支,各分支的家族往往自建祠堂,成为总祠的支祠,又称分祠,专门用来祭祀近祖;三是封建社会的宗法制度所致。宋代大儒朱熹在《家礼》中规定祠堂供奉高、曾、祖、祢四世(即高祖父、曾祖父、祖父、父亲)祖先。这种四层的神主排位无法满足宗族繁衍的要求,四代之后将如何处置呢?于是作出大宗百世不迁,小宗五世则迁的决定,即除了嫡长子有权陪享父亲的亡灵外,其它儿子死后,其子孙重新为其另建祠堂;四是经济发展。一些名门望族和财力雄厚的名商巨贾,大建祠堂,广置祭田,以祭田养祠。名门望族都以兴修祠堂为荣,相互攀比,其“始建者务求壮丽”,以“尽孝敬而求观瞻”,其奢华程度,可与皇宫比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