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家谱馆 > 邱姓网 > 邱氏宗祠 邱氏宗祠

金山丘氏大宗祠——先邑名家纪念堂

时间:2021-3-10 来源:家谱馆邱姓展区

金山丘氏大宗祠——先邑名家纪念堂

金山丘氏大宗祠位于饶平县三饶镇出水涵,为丘烋秀家族“入饶第一家”。大宗祠占地近10亩,包括前面广场的配套设施,即库池、先邑名家纪念堂、牌坊、文化走廊、亭、柱及围墙等。

金山丘氏太始祖烋秀,在中国历史上特别是在丘氏历史上是一个有影响的人物。烋秀生于1006年(北宋真宗景德三年),歿于1086年(北宋哲宗元祐元年),享年81岁。开基于福建兴化府莆田县岩头乡,自幼聪颖,刻苦研读,29岁时荣登甲戌科进士,历任浙江温州、安徽歙州、江西吉州剌史,后擢鸿胪寺卿。任职期间,他勤政为民,为官清廉,政绩显著,为朝廷和百姓所赞许。1103年(北宋徽宗崇宁二年)以子贵诰赠光禄大夫、枢密院使。

烋秀一门忠烈为国,德垂青史。长子成实向朝廷进言富国方略,献策驱辽虏,擢升任枢密院使、授光禄大夫;因谏言主战而斥为事干官禁,得罪徽宗皇帝被贬为福建罗源县委吏。次子成益为文明殿大学士;三子成满任翰林院修纂,授宣议大夫。孙君与任梅州刺史治理有方而名垂青史,因父成实年老,他致政养亲在金山,父逝后独居26年,69岁时娶妻,生淑敏、淑敬、淑效,一生忠孝两全。

君与精通堪舆,曾旅次潮北琴峰地,观地形平泽浮突,横三台,品字形,来龙去脉,料度有迎有送有护卫,乃创祖风水宝地,兴动入粤创祖之心,故而选大金山南麓建金山精舍为双亲定居,再择琴峰山南麓为椿萱“生基”。

明成化十三年(1477年),朝廷析海阳县“三乡、八都”置饶平县。巡抚朱英,因前巡吴琛疏奏潮北胜地堪增为色,奉旨批允,抚按司道委廉能,延国师,择琴峰山南麓筑治署,署衙案床乃成实公墓地。翌年又择大金山南麓,原成实公阳居金山精舍之地建学宫(文衙)。当时烋公第十一世裔孙丘贵(号广文、字左峰),在荆州府任教谕,闻讯辞官归梓,与众裔孙麻衣守候庐墓,恳求免徙无效,众裔孙悲切之情,感动国师为吾祖择地迁徙。择南坛之墟(今南关),选“倒插金钗”形重葬成实公祖妣;择大金山北麓,岀资赐建丘氏烋公大宗祠。大宗祠单门二进,坐丙向壬兼午子(透地辛巳辛亥),此分金为水火暨济富贵局,财丁贵具旺之胜地。因史传烋公有“家容四君子,门列五大夫”之美称,并赐祠粉以红墙,以有别于其它姓氏宗祠。明成化十四年(1478年)饶平首任知县杨昱到任,体察民情,详知丘氏让精舍、祖墓建县衙之实情,深受感动,遂呈书请示巡抚两广右都御史朱英批示,特旌表丘氏为“先邑名家”,并赐金帑匾额悬挂于大宗祠大厅之上,赠辟田畹归邱氏管用。1496年(明弘治九年)进士、武英殿大学士袁宗皋授匾“河南巨室”,以褒丘氏。后来,又有名士赞誉丘烋秀家族为“入饶第一家”。

历经数百年,至雍正之后,祠匾改为“邱氏大宗祠”,原“先邑名家”金帑匾额及供奉神主的神龛,由于历史原因遭毁,宗祠依存,被政府收作学校之用。在复兴中华民族的历史背景下,中华邱(丘)氏宗亲联谊总会家儒会长及诸多宗贤,经长期努力下,饶平县人民政府于2004年3月31日正式批复,将金山邱氏大宗祠交由中华邱(丘)氏宗亲联谊总会修复管理,并辟为“先邑名家纪念堂”。

2004年4月3日,饶平县人民政府张传胜县长应中华邱(丘)氏宗亲联谊总会家儒会长要求,按明朝饶平首任知县杨昱赠匾题字,为邱氏重书“先邑名家”墨宝。2004年6月6日,在国务院对台办邱大昭处长、饶平县张传胜县长、饶平县人大常委会邱祥光副主任及中华邱(丘)氏总会正、副会长家儒、天台等宗贤参与下,政府归还我金山邱氏大宗祠签字仪式在饶平一中举行,家儒会长及饶平一中张勇校长在归还协议书上签字。当天,中华邱(丘)氏总会捐资人民币叁拾弍万元襄助饶平一中新建一座学生宿舍楼。

2004年6月21日,中华邱(丘)氏宗亲联谊总会、潮汕地区联谊会、饶平分会发出《修复金山邱氏大宗祠醵金帖》,正式拉开修祠序幕。

2005年7月15日,先邑名家纪念堂(烋秀公祠)奠基典礼在三饶金山邱氏大宗祠原地隆重举行,总会家儒会长及天台、守强、玉举、应奎等副会长岀席了奠基典礼。聘请日馆地师堪舆认可,各地宗长讨论决定,在原祠前面征地近十亩,填土近三万立方米,新祠按原来分金坐向,改单门二进为三门三进;祠前辟一大广场,让裔孙前来拜谒祖先有停车场及聚会之地。以“金龟朝北斗”纳局,呈祥瑞纳福祉,祈少壮聪颖老来长寿,人才辈出之吉兆。

2005年11月23日,原全国政协副秘书长、国家文物管理局局长、人民日报社副总编、中华诗词总会会长孙轶青先生挥笔为“先邑名家纪念堂”题写堂名。

 

烋秀公裔孙历经风雨沧桑千年,绵延至今30多代,先后分赴异地别域,择吉而居,枝繁叶茂,遍布福建、广东、广西、江西、湖南、湖北、四川、海南、台湾、香港等省、市、地区,和泰国、马来西亚、新加坡等国,如今已成为大宗族系,繁衍昌盛,现有裔孙总人口50多万人,占世界丘氏人口的十分之一。其裔孙精英辈出,贤杰遍布世界各地。

所谓贤杰者?有长子成实为宋徽宗建中元年(1101年)为枢密院使;次子成益宋徽宗政和七年(1117年)入翰林院,累官春坊府太子谕德,升文明殿大学士;三子成满徽宗重和元年(1118年)登戊戌科进士,任翰林院修撰,授宣议大夫。长孙君与,宋高宗建炎四年(1130年)庚戌授梅州刺史,有玄长孙必诚约于南宋淳佑二年壬寅(1242年)授太仓令。1276年,时任广东韶州佥判的曾孙必明公碧血丹青以抗击元军屠城,韶州“士民哀其忠节,立祠崇祀。”曾孙必动公官为刺史,镇守福建漳泉,父子领龙虎将军在漳州抗元同赴忠节,英勇牺牲。举族誓死抗元,或英勇牺牲,或转战而不知底止,谱写了一首首爱国主义颂歌。十一世孙丘贵(左峰)为荆州府教谕。

烋秀次子成益公后裔,著名的有十三世孙、明代四朝宰相、理学名臣、落籍海南的丘濬,字仲深,号深庵、玉峰,别号海山老人,琼山府城下田村(又名朱桔里,今名金花村)人,是我国明代中叶的理学名臣、十五世纪的杰出学者,著名文学家、教育家,他同海瑞被称“海南双璧”,是海南老少皆晓的著名历史人物。何乔新把他和张九龄、佘靖及崔如并称为“岭南四杰”。钱穆称丘浚“不仅为琼岛之大人物,乃中国史上第一流人物也。”晚年“右目失明”,“犹披览不辍”。著有《大学衍义补》160卷、《世史正纲》、《家礼仪节》、《伍伦全备忠孝记》、《朱子学的》、《丘文庄集》、《琼台集》等。

丘濬生于永乐十八年(1421年),卒于弘治八年(公元1495年)。丘濬幼年丧父靠母教养,勤奋攻读,聪明过人,童年时就有诗名。明末清初大诗人钱谦益编《列朝诗集》,曾选入丘濬的诗,并在小传中说,丘濬“七八岁能诗,敏捷惊人……生平作诗几万首,口占信笔,不经持择,亦多。”

丘濬墓位于海口市西南方向丘海大道旁的水头村边,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列“十大历史人文景区”。主墓前有“理学名臣”石牌坊一座。墓道两旁有翁仲、石羊、石狮、石马等石刻,最前面有石华表一对。整个墓园前临清泉水塘,面对平畴沃野,后枕苍翠小丘,古朴典雅,庄严肃穆。在1950年代后期和1960年代初期,朱德、郭沫若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先后专程前往丘濬墓参观。

烋秀三子成满系主要有:元时潮州府教授邱观护;明广西道御史邱世乔、江西抚州通判丘尚、长沙经历丘仁、泉州府教授士奋;清有徐州卫经历人凤,邱轩昂于清雍正癸卯年(1723)登进士,授深泽县、巩县县令,为官清廉,为民造福,得朝廷褒奖,于潮州太平路甲第巷口立“赐锦重光”坊石亭。民国有迁居泰国邱丁炎、曾任泰国副总理。

以文化认祖习惯认属烋秀公裔孙的世界邱(丘)氏宗亲联谊总会、中华邱(丘)氏宗亲联谊总会家儒总会长,被誉为“民间修谱第一人”和“邱氏谱法”首创者,荣获第十届中国世纪大采风“全国十大英才人物”等。真是:烋公青史延福祉,名家丰碑佑裔孙。

 

金山丘氏大宗祠经五年努力,主体工程告竣,祠后落长38米,宽16.7米。前面花岗岩浮雕,相隔有序,堂内花岗岩圆柱抛光,椅桐金瓜镶接,雕梁画栋,彩屏相承,红桷蓝边相托,顶层再加金黄色琉璃瓦相映,翘峨用特等金黄节装饰,耗资人民币460多万元。

大宗祠忠君北向,后靠金山,前朝笔架,左凭凤凰,右屏天马,又有一溪清流在祠前不远处从西而东依依流过,溪两边用水泥石浆砌成可供游人散步,休息的亭坝,现今又在下游处设卡蓄水,清水成江,在阳光普照下,银光点点,熠熠生辉。环城的水泥大道,沿金山环抱,从祠前不远处经过,连接省道,交通十分便利。祠之五水消纳,遵照邱延翰公“乾坤国宝,龙门八局,地理四科”的论述:“先天水于震,后天水于乾,辅卦水于巽,宾水于酉,客水于坤,五水朝元,清纳有序而不紊,祠前北斗星君,子孙大展膺扬,福禄寿全”。

“先邑名家”精神体现了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缅怀先祖的丰功伟绩,学习他们爱国爱乡,牢固树立大局意识,无论从事何种职业、生活在何地,无论地位高低、贫富贵贱,无论男女老少,都要讲忠孝,忠于国家,修身齐家,敦宗睦族,坚持国家、民族利益至上。

先邑名家纪念堂的落成,将使之成为弘扬民族精神,立大志、成大才、创大业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是承传邱氏文化与经济发展的好场所,将为构建和谐社会,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也将庇荫邱氏后裔,家安户裕,人文荟萃,大业辉煌。诗曰:先祖英名传九州,邑地胜景史存留;名讳时因凭一策,家居精舍儒学久。纪事千年靠忠孝,念祖庇佑裔孙秀;堂前时铭祖恩德,记书以托后昆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