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家谱馆 > 彭姓网 > 彭氏宗祠 彭氏宗祠

彭家湾圣宗祠

时间:2021-3-10 来源:家谱馆彭姓展区
彭家湾“圣宗祠”是湖北省仅存的一家较完整的古建筑祠堂,建于清朝光绪癸卯年(一九O三年),占地500平方米,属四合院带厢房建筑。分三进到正厅,门内有半坡檐青灰瓦面,带檐柱。左右内墙彩绘书法风景壁画。前殿为砖木结构,带檐廊,左右各有拱形侧门一道与偏房连接,檐廊木质构件为扇形木雕麒麟、鹿、仙人等图案,左右两侧为龙纹透雕木质大窗。正殿与前殿形制基本相同,均为砖木结构,面阔三间,硬山灰布瓦顶,穿斗式构架。前殿正脊彩绘有八卦、如意、蝙蝠图案,墨书题“大清光绪二十九年款”。正门为六扇木质,左右为木质棂窗。天井院中间用鹅卵石铺成“人”字形地幔,地域特征明显,并设有排水孔。

  配房分布在正殿左右两侧,砖木结构,木质格栅门板,带方形小天井各一个。门、窗、檐、柱各雕有龙、凤、青狮、白象、观音等木雕,墙上有二十四孝壁画,还有字匾等,各种浮雕精致,造型美观,绘画色彩鲜艳,形象栩栩如生,飞檐翘角,画栋雕梁,古色古香,是房县幸存的古建筑之一。

     圣宗祠为纪念彭家祖宗彭世宗所建,由彭和亲牵头。据碑文记载,彭世宗进京赶考被封为府案,彭氏家族要建祠堂荣宗耀祖,得到光绪皇帝恩准,将拟建的“彭宗祠”改为“圣宗祠”,由光绪皇帝御笔亲书,是房县唯一一家称“圣”的祠堂。光绪三十一年开办族塾,民国九年(一九二O年)改为“彭家湾私立民族小学”。解放后改为彭家湾小学。一九四一年,新四军曾在这里设立办事处。圣宗祠是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也是旅游景点之一。但在文化大革命中遭到一定的破坏,但多年来在当地群众的保护下,圣宗祠还保持了原有的面貌。

     2009年5月19日上午,房县文化局文物普查领导小组杜建林一行三人在门古寺镇彭家湾村“圣宗祠”发现了一块清代巨幅挂匾。这块木刻匾长4米,宽1.5米,厚4厘米。是一件不可多得的文物。在全国文物普查中,圣宗祠被列为湖北省重点保护文物。为了整旧如旧,去年11月,县文体局拨出1万元对该祠堂进行维修。当地党员干部义务投工达270个,修复了门楼及6间配房,更换椽子400匹,檩子80根,柱子8根,瓦1600匹。在一期工程完成后,县文体局拟定对该祠堂进行二期维修,主要是铺地板,更化场子,粉刷写墙壁,建民歌楼等。

村委会主任彭聘贤告诉笔者,“圣宗祠”建好后,将开办图书室、乒乓球案、象棋桌、演唱室等,办成群众的文体活动中心。

2014年,省政府下发了《省人民政府关于公布第六批湖北省文物保护单位和与现有湖北省文物保护单位合并项目的通知》(鄂政发〔2014〕27号),核定公布了172处第六批湖北省文物保护单位,房县门古寺镇彭家祠堂(古建筑)入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