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家谱馆 > 闵姓网 > 闵氏宗祠 闵氏宗祠

曹村闵子骞祠

时间:2021-3-10 来源:家谱馆闵姓展区
闵子骞祠及墓座落在曹村镇闵祠村。三面环山,泉水涌流,环境幽雅。紧傍206国道,交通便利。是我市重点名胜古迹之一,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中文名称

闵子骞祠  

外文名称

Min Ziqian Temple  

地理位置

曹村镇闵祠村  

占地面积

6400平方米  

闵子名损,字子骞,春秋鲁国人,孔子弟子,名列七十二贤之首,德与颜渊齐名。闵子以孝名天下,孔子赞曰:“孝哉!闵子骞,人不间于其父母昆弟之间”。宋朝皇帝褒 闵子为“畿圣”,历代皇帝赐匾封公,文人墨客赋诗题记,其懿行美德千古传为佳话。[1]  

闵子墓座北朝南,高6米,直径40米,近旁有两座中形墓,传说为闵子迁的两个弟弟,墓高2米,直径24米,总占地约6400平方米,墓地松柏藏密,“闵墓松风”素为宿州八景之一。闵祠始建于宋,现存殿宇14间,祠内存有古柏和千年银杏。祠外有两座碑亭,祠东公路旁还有牌坊一座,上书“先贤闵子故里”。祠东南有孝泉和闵子故居。闵祠近傍还有骞山、晒书台、洗漱沟、荷花池、芦花坡、洗砚池等景点。这里不仅有迷人的自然风光,还有动人的传说故事。

“闵墓松风”素有古宿州八景之一,而闵祠、墓附近至今还留有闵子骞神奇传说派生出的八大景点。古往今来,均为游人向往。

一、洗须沟。闵子祠祠西有一小溪,此溪虽小,但终年不涸,溪水清澈如镜,每当春夏之时,两岸奇花异草,鲜丽夺目。翠绿的扬柳,倒映池中,分外妖娆。当年,闵子骞每天早晨站在溪边,刷洗胡须。传说闵子骞胡须长有尺半,粗而象梗。寒冬腊月,冰封小溪时,闵子骞一到溪边,面对小溪,冰冻即刻融化,闵子倒映在溪中,而胡须却直竖在唇边,闵子赞叹曰“美哉!不是溪洗须,而是须洗溪”。从而小溪得名“洗须沟”。

二、芦花坡。闵祠西部,一望无际的湖水碧波荡漾,每当秋末季节,白茫茫的芦花,如晨霜,如白雪,微风乍起,芦花纷飞,如粉蝶飞舞一般,使人尤然忆起鞭打芦花之优美的传说。

三、洗砚池。闵子祠堂东侧有一小池,长八丈,宽两丈余。池水呈清墨色,池泥黑之如墨,小池周围泥土则为黄褐色。古人云,此池是闵子骞洗砚之池,池周围用毛石圈成,古朴典雅,赏心悦目。

四、晒书台。闵子祠南有一古台,高约三丈,方圆占地七亩之余,台顶平稳,尚有古阁之痕迹,四周草木繁茂,相传闵子骞每到中伏之时,套用三辆马车运送书简,搬至高台,阳光爆晒,以防虫蛀及腐蚀书简。

五、血水河。闵子祠南有一小河,河水呈现红色,据说此河原是一条龙脉,明朝刘伯温过此,将龙脉斩断,龙血飞溅,血染成河,名曰“血水河”,现称落霞河。

六、铁板桥。在落霞河上,立有一座青石拱桥,坚固别致,这座桥由闵子骞所修,为闵子骞到晒书台晒书时必经此桥经过所便利而建。

七、石羊湖。晒书台前,地势低洼,每逢雨季,便积水成湖,湖边杂草丛生,犹如绿色地毯,直铺大地。传说,每当湖水荡漾,湖畔草青时,便发现一群雪白如银,身体肥大的绵羊在湖边吃草,当地人捉它,一捉便无影无踪,人称这羊是神羊,这神羊是一财源,周围村子年年丰衣足食,当地人为镇住这里的“风水”不使财宝走掉,就雕一石羊在湖内,神羊湖慢慢地被谐音代替变成石羊湖了。

八、两子山。在闵祠西南有座小山,山顶遍生野花异草,传说闵子骞和其弟弟闵革、闵蒙年幼时常到此山打柴割草,闵革、闵蒙的母亲指山为人,故称两子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