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家谱馆 > 麦姓网 > 麦氏宗祠 麦氏宗祠

南湾麦氏宗祠

时间:2021-3-05 来源:家谱馆麦姓展区
麦氏宗祠  

麦氏宗祠是南湾最古老的祠堂,名“序睦堂”,始建于清朝雍正年代,在道光辛卯年间重修,为三进石脚青砖马头墙建筑,祠堂内雕梁画栋,有古壁画30多幅,有四条降龙木圆柱,虽经百年仍然光滑如故。天井有“晒书台”,专供祠内历史功名人物所保管的方书,文物燥晒阳光之用,为古代番禺鹿步司祠堂唯一的特色产物。历史上拜访过麦氏宗祠的有国民党十九路军长蔡延锴、广东省参议林冀中、东江游击分区司令袁华照、国民党军长孔可泉及谭启秀等,标志着“南湾村”是世代簪缨名门望族的文化先驱。

走进麦氏宗祠,最引人注目的莫过于祠堂两边悬挂着的两个直径约1.2米的大灯笼。灯笼的一面写着“麦”字,一面写着“文武世家”。如今,每逢重大的节日,村里仍然要悬挂这些灯笼。

麦氏族谱记载,南湾麦氏的祖先中有个人叫麦饶丰,是隋朝的一员猛将,因为作战勇敢被隋炀帝封为“铁仗将军”。将军后来战死沙场,皇帝为了表彰他,将他的尸骨从遥远的北方千里迢迢运到了祖籍番禺一带下葬,并赐了一块牌匾“宿国流芳”。如今,这块后来复制的牌匾就挂在麦氏祠堂里。

据说,麦氏的祖先非常重视读书,只要在该村读书的孩子,村里的太祖公都会帮他出学费和校服费。如今,虽然这一传统不再了,但重视读书的风气没变。近年来,村子里不但走出了几位教授,而且还有好多学生考入清华大学、中山大学等名校,还有一些学生已经走到了国外。

在麦氏祠堂里,有一件很奇特的东西,那就是晒书台。所谓晒书台,就是祠堂前一块十多平方米的石铺地板。村民们说,晒书台可不是每个祠堂都有的,建造之前需要经过礼部的批准,只有那些显赫家族的祠堂才能建造此台。

由于麦氏家族出了很多名人,这些人也向祠堂供奉了很多的宝物,但是时间长了,难免潮湿生霉,建造此台就是为了在每年天气好的时候,把这些供奉之物拿出来晾晒。

如今,这些祠堂早已完成了历史使命,成了村里老人的乐园,下棋、写字、聊天,偌大的祠堂里回荡着老人的欢声笑语。这笑声该让他们的祖先欣慰了吧!

初泰麦公祠  

初泰麦公祠始建于清朝光绪乙亥年,是锅耳式青砖石脚两进建筑,门头石匾是清代著名人物李鸿章亲笔题写,并由北洋水师以军舰护送到南湾。或许是上天保佑,祠堂的牌匾在多次战火中都一次次幸免于难。“文革”期间,红卫兵竟然也没有认出李鸿章的手迹,牌匾得以保存至今。

据说,昔日全村都是麻石街巷,目前大部分都保留下来,其中最有名的南约大街,全长300余米,三板大石铺到尾。如今,这些石板路已经有数百年的历史。石板路上面能行人,下面能排水,叫人不得不佩服先人们的智慧和远见。

村民们说,李鸿章能给初泰麦公祠题写牌匾,还要得益于南湾的一位村民麦信坚。话说当年李鸿章微服出巡,到了广州附近病倒了,几经延治无果之下,南湾官医麦信坚被请来,结果药到病除。

后来,麦信坚又到京城治好了慈禧太后的怪病。慈禧很高兴,要赏麦信坚金银珠宝,但是麦信坚没有接纳。因为当时麦氏公祠刚建成,麦信坚只要求慈禧给麦氏公祠题字。于是慈禧就命人送上牌匾,并叫李鸿章在牌匾上题上“初泰麦公祠”。据说,牌匾书写之后,李鸿章为了赶在祠堂工期结束之前送到,还专门派北洋舰队的一支军舰将牌匾从北京护送到广州黄埔。

敬祖麦公祠  

又名贻燕堂,始建于民国二年,是三进青砖石脚马头墙建筑,麻石天井,敬祖大厅为一石舞台式建筑,可供演戏之用,由南湾人原国民革命政府交通部次长麦信坚题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