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家谱馆 > 莫姓网 > 莫氏宗祠 莫氏宗祠

麻涌莫氏祠堂

时间:2021-3-05 来源:家谱馆莫姓展区
麻涌莫氏祠堂

     位于麻涌镇新基村八宅坊,建于明朝万历年间,历史上经历过多次修缮。

     祠堂坐西向东,为五开间三进合院式布局,面阔19.25米,总进深124米。占地面积2480平方米。砖木结构,硬山顶博古脊,抬梁式梁架。

     该祠堂保存了消失已久的一祠四塾形制,是东莞规模最大的祠堂之一,同时是我市最大的家族式祠堂,这里更是研究岭南地区祠堂建筑史和新基发展史的重要实物例证。

     昨日下午3时许,记者走进新基村八宅坊,村落在冬日的午后更加宁静宜人,河涌边,凉棚凉亭一字排开,转过头来,莫氏祠堂就静静坐落在此,规模宏大、做工精致,颇具艺术欣赏价值。

     祠堂由专人进行管理

     走进祠堂首先跨入的是偌大的广场式“前廷”,绿化树木、休闲石凳林立一旁,最引人注目的是数块有关莫氏家族的碑刻,其中最有价值的碑刻是清末宣统皇帝钦赐莫氏名人、璞潮家庙的主人莫擎宇(莫柱一)的,碑文为:“钦赏,举人并授陆军协军校。宣统元年十月十一日。”现碑刻保存较好。

     2006年底,莫氏祠堂在市文物部门指导下,完成大规模维修,这里已经从家族式祠堂延伸转变为“村史陈列馆”、“麻涌镇中小学德育基地”,已成为村民休闲和公共活动的场所。

     目前,该祠堂由新基村委会管理和使用,村已聘请专人进行管理。每天早上6点、下午6点为祠堂开关门时间,村中老人都喜欢到此休闲读报。

     老祠堂成为村史陈列馆

     在祠堂内你可以参观了解新基村历史变迁、历史名人、旧时使用的农具等。在民国时期,该村曾出名人莫柱一,字擎宇,清末秀才,赐举人,官费留学日本陆军士官学校,1917年授陆军中将衔。他勤政爱民,热爱桑梓,曾追随孙中山复国讨袁,被民国政府任命广东省代省长。

     一张1958年的“国务院奖状”吸引了记者目光。原来,当时新基农业生产合作社完成大围建设后,农作物产量猛增,经济飞速发展,在1958年12月获得由国务院颁发、周恩来总理签名的《农业社会主义建设先进单位》奖,当时东莞获此殊荣的只有新基村和另外一村。镇文广中心副研究馆员王卫东介绍,据说当时周总理评价新基村香蕉“色好、肉嫩、皮薄、味香”。

     曾是村民免费读书的学堂

     记者参观之际,几位老人正坐在椅子上认真读报,给祠堂带来颇浓厚的书卷油墨气息。今年82岁的莫伯是新基村人,他回忆,自己8岁开始在这里免费上学,两旁是一至六年级的课室,中央是操场、排队放学的地方。“每个班八到十几个学生,大多数是新基村人。”莫伯指着祠堂内“时思堂”说,这地块是当时学堂的“礼堂”,拜祭孔子先师、学生演讲唱歌等活动都在这里进行;两旁分布有乒乓球桌,“我最喜欢打乒乓球、踢毽子”,莫伯笑着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