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家谱馆 > 孟姓网 > 孟氏宗祠 孟氏宗祠

开封孟子游梁祠

时间:2021-3-05 来源:家谱馆孟姓展区

孟子游梁祠,始创建于宋,址在东京(开封)里城“西南”(今包公湖一带)。至明代,游梁祠被作为“教化”之场所而为人们所重视。当时尽管在祠的两侧建有牌坊,左坊书“居仁”,右坊书“由义”(《如梦录•街市纪第六》)来粉饰当世,但作为省会的开封,社会风气已是“夷门豪侠遗韵尚存,而仁义之风日益渺矣”,奈何挽而昭揭之?

 

巡抚方大美认为,“风俗之表倡在士人,士人之兴起在教化”,而“教化之任在官司”,“首善之地在省会”。故为教化百姓,提倡仁义,方大美对“规制故隘”的旧祠,“撤而新也”。据其撰《游梁祠记》(顺治《祥符县志》)载:“乃捐资三百余金,檄有司鸠工而葺之”,新建的游梁祠,“中为殿六楹,祀孟夫子”;“以万章,公孙丑诸弟子配前。为门题曰‘仁义’之门,又前为门曰‘游梁祠’,仍其旧也。殿之北建讲堂六楹,扁(匾)曰‘性善’。

 

其东西各列号舍十八间以定诸生”。这样使游梁祠达到了“崇贤有仪”、“敬业有所”之目的,并初具规模。崇桢十五年(1642年),祠被黄水淹没。《游梁书院》“迨崇祯壬午圮于水”之载,便是佐证。

 

清代“崇懦重道”,对于“游梁祠宇”崇奉如一日。除多次迁建外,还不断增加其规模。从《孔毓圻重建游梁书院记》(《开封府志》卷三十七)中,明末黄流淹汴,“叹旧址之隘,专择善地增其式廊”之记载可知。

 

早在顺治十二年(1655年),知府朱之瑶就将被黄水冲毁的游梁祠迁建在新府学明伦堂之后。康熙二十八年(1689年),巡抚阎兴邦又在开封府文庙(今开封市文庙街第一师范学校)北,贡院(今龙亭一带)之东,重新修建了游梁祠。据《游梁书院记》载,“于贡院之东北,捐资庀材,重建大殿若干楹、廊庑若干楹”,“中祀孟子”,规模已达到与明代相当的地步。不仅如此,还“置奉祀生一人”(光绪《祥符县志》卷十二《祠》;至今守祠人传至七十三代),作为游梁祠的看护和管理人。康熙三十二年(1694年),奉到康熙御书“昌明仁义”匾额,悬至正殿。

 

乾隆四年(1739年),对游梁祠又增修了正殿五楹、东西庑各五楹以及房舍、门宇、坊表、墙垣等附属建筑。乾隆三十四年(1769年)又重修,使得游梁祠“一新堂庑”。道光二十一年(1841年)因黄河围开封,游梁祠毁废,后再建。只是在“文化大革命”期间,大殿及二殿等主要建筑才被拆除。

 

以现存的游梁祠之旧照来看,正殿面阔五间,为一硬山式建筑,青砖灰瓦。正脊施高浮雕的脊饰件,两端置兽头形大吻,张口衔住正脊,两目注视前方,背上斜插剑把;垂脊端置有五只垂兽;在大门两侧各开一圆形窗;大殿前建有面阔三间的卷棚,也置有垂兽。卷棚两则,各建一碑楼。大殿和卷棚同建在一个普通式的台基上,前砌有月台,月台中央砌垂带踏步。

 

开封孟子游梁祠,在历史上几经迁徙,屡毁屡建,这是因为它在封建社会作为倡“仁义”,习“性善”之所和培养封建人材之地的结果。然而和它相伴产生的“游梁书院”在历史上的作用又何尝不是这样?

 

正是教化人材之地,游梁书院如同游梁祠,得到后代官方的保护和修葺。有资料介绍,宋代在游梁祠的临近,“并建有游梁书院,明代曾加修葺”(孔祥林等《开封便览》)。至明代,书院已是“为殿六楹,其门题曰:‘仁义’,迄而北建讲堂亦如之,额曰‘性善’,其东与西各列舍凡拾有捌”(清•张天植《重建游梁书院记》)。

 

清代,游梁书院的作用,越来越被人们重视。认为“城郭者,县之骸骨 ;而学校则腹心也”。故知府朱之瑶将明末黄水淹圮的游梁祠移建在明伦堂之后就名其“游梁书院”。据顺治《祥符县志》载,建于学宫后的游梁书院,“有室有庖有厢有福……,使诸生以时讲习其中仁义、性善之说”。这样不数年,就收到了“教化益彰人材益出”的社会效果。1984年,在开封市一师发现的《游梁书院增科举额员由》碑,记载的增加40名生员就说明了这个问题。所以巡抚阎兴邦于康熙二十八年在移建游梁祠的同时,又重新移建游梁书院。尽管于道光二十一年因黄水冲废,但在同冶十三年(1874年)巡抚于鼎在祠的东邻又予重建。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还在书院设公立知新学堂,到民国三年(1914年)因经费问题才停办。

 

据游梁祠第七十三代守祠人、现住游梁祠东街2号院的孟庆成先生介绍:“清时的游梁书院,是专门藏书办学的地方,入民国时改办县立师范,孟母祠办县师附小。1949年前,还有简易师范”。至“文化大革命”时,祠和院已成为一体,约在1974年被拆。祠内的大香炉、腊台及大殿悬挂的木质御书“昌明仁义”匾额,也下落不明。

 

开封孟子游梁祠和游梁书院,作为纪念孟子的胜迹,封建文化传播之所,使得一些社会名流、文人墨客前来为其树碑立传或大唱颂歌。

 

清•袁式宏《谒游梁祠》曰:

 

感慨游梁日,千秋肃此祠。

 

辙环留亚圣,日月护丰碑。

 

王道谁能用,雄图讵有知。

 

殷然严义利,悲悯在当时。

 

清•梅启元《游梁书院》曰:

 

大梁辙迹多,岩岩独孟子。

 

辟利起沉疴,人心赖不死。

 

假今老邹峄,不为抽秘旨。

 

滔滔战国时,狂阑熟砥止。

孟子游梁祠原址,现被分割。一在今游梁祠东街2号院,有北屋三间,东屋三间,东西长均为7.7米,深达4.15米。一在3号院内,有北屋三间,东西长7.7米,深3.8米,此房为祠的过厅。虽然大部分已为开封市鼓楼钢窗厂占用,房子被改建,但原游梁祠中面阔三间的孟母祠之二殿至今尚存。此外,昔日游梁祠中的石碑、刻石也被发现。

 

御书“昌明仁义”原悬于正殿之匾额,于1984年在开封市第一师范学校原开封府学宫之后殿残墙上发现了它的石刻。御书“昌明仁义”石刻为横幅,长3.05米,高度因陷于地下而不详。上有“康熙御笔”之印玺。它是在康熙三十二年书写后颁至河南,并勒石于学宫的。这一为开封孟子游梁祠而书写的御笔石刻,深厚疏朗,行笔遒劲,笔力雄健,气势磅礴,是一件不可多得的珍品。

 

1984年,在文物普查中,于钢窗厂内还发现了两块石碑:一块为《游梁书院记》,康熙二十八年(1689年)立。碑头为半圆形,碑厚0.25米,宽1.14米,周围绕一龙纹。另一块为《重修游梁祠碑记》,清嘉庆五年(1800年)立。碑额雕有二龙戏珠,额有篆书“流芳百世”字样。额头0.74米,厚0.22米,宽0.78米。碑身宽0.76米,厚o.17米,残高o.73米,碑四周绕以云纹。二碑已残,腐蚀严重,字迹脱落。1986年初,开封市文物管理委员会办公室在钢窗厂内,原游梁祠之旧址上将两碑竖起,并建一座高4.80米,厚0.71米,宽2.98米的碑楼加以保护。

 

目前,石碑作为开封孟子游梁祠和游梁书院的历史见证,但对历史遗迹的修缮与维护依旧没有得到当地政府的充分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