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氏祖先三国东吴大将凌统之墓,位于江苏省江阴市青阳镇悟空村寺西,江阴霞客大道东侧。据光绪《江阴县志》记载,有“吴都督凌承烈都尉统之墓”墓碑,今无存。墓基占地面积1789平方米,直径569米,坐北朝南,弧形小河绕于前,原有石人、石马,今仅剩石柱两根。石柱高七米,间隔四点三五米,上半截呈八角形,下半截呈扁方形,周长约一米,柱顶内侧有槽,深二十四厘米,宽十四厘米,下端内侧各有门臼及盘陀石。柱北并列三座土丘,即墓穴所在。今为(土夅)地,人称“石柱坟”。(注“土夅”是一个字,降字耳字旁改为提土旁。)
凌统子公绩,三国时期吴国名将。年方十五岁,孙权遂拜凌统为别部司马行破贼都尉,摄继父兵。后孙权复征江夏,凌统为前锋,斩黄祖将张硕,搏战登城,大获全捷,封为承烈都尉。不久凌统与周瑜等攻曹仁于南郡。其时甘宁在夷陵,为曹仁别军所围,周瑜用吕蒙之计,留凌统以拒曹仁,周瑜自分军救宁,反败为胜,因功迁为校尉。
凌统虽在军旅之中,却亲贤接士,轻财重义,又爱士卒,士卒亦敬慕凌统。后从孙权往合肥,为军中右部督。时全军出阵,前部已发,魏将张辽等却忽在津北出现,孙权遭围;凌统便率领亲近三百人攻入敌围,扞护孙权突走。凌统复还奋战,左右战士尽死,自身亦被创,仍攻杀数十人,待孙权无事方还。于是拜为偏将军。
嘉禾六年,凌统病卒,时年四十九。孙权闻之,哀不能自止,数日减其膳,每言及凌统皆流涕,抚育其孤,又使张承为之作铭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