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家谱馆 > 卢姓网 > 卢氏宗祠 卢氏宗祠

福建德化祠堂

时间:2021-2-05 来源:家谱馆卢姓展区
大约在明末清初时,也是卢氏族人发展到第二十三世,卢智的卢氏就分为天、地、人三支派,因而出现盖私祖和祠堂多的原因。

美留堂,位于昭穆堂右侧,该祠堂坐子向午兼壬丙水消酉。是通卢姓的二祠堂约建于明朝年间,建筑面积100多平方米。就是一厅二房木料结构。

云从堂,位于昭穆堂右后背坐卯兼酉,始建于清朝崇德(1636年),由二十三世祖番六公(地房)与陶六公(天房)合建,其建筑规模不亚于昭穆大祠堂,总占地约700多平方米,建筑面积600多平方米,(后附规模详见原有建筑平面图)在顺治和康熙年也被附三公和吉七公盗贼们所焚烧,原建筑荡然无存,现在地基上方已建起一座一厅四、六扇的民居房屋。

天护堂,位于士地名叫天护架的地方,在天护头大坵田下,依田园坐坤向艮兼未丑而建,建于乾隆西已二年(1737)该祠堂可能是因为云从堂烧毁后没有重建原因,阝番大公和陶六公(天、地房)合建的私祖。该地就风水先生谓其为“背覆琵琶形”。

儒林堂,位于去昭穆堂路上的半山腰处,也是昭穆堂侧对面,名叫西山的地方,坐庚向甲水消丑傍山而建,约建于乾隆年间,是阝番六公(地房)单独建造唯一地房私祖。该祠堂总占地280多平方米,建筑面积240平方米,木料结构,上下堂结构。

第二小节(上林)

龙黾堂是始祖亮公在元朝成宗乙未年(公元1295年)八月始建的祠堂。位于叫“祖厝窟”的地方,也就是陈坂的侧对面,祠堂的右边是庵头溪,该溪顺流而约在祠堂门口处与由陈坂而下的际头溪而汇流,呈腰带形,环绕着祠堂,祠堂的左边溪尾有茂盛的千年古木有如卫士拱卫着祠堂,祠堂就坐壬向丙兼子午,祠堂左边是黄氏的祠堂,两座祠堂共一水沟,卢氏祠堂建后100年(1395年)曾转向坐子向午兼壬丙而坐,就在一九九三年卢姓讨论并决定转回亮公始建时的坐向,现在祠堂坐壬向丙兼子午。祠堂总占地面积近400平方米,祠堂为四梁扛井式建筑,建筑面积120平方米,祠堂左边有横楼,名叫长兴堂,建筑面积100平方米,曾毁于58年,后又重建。在长兴堂的外畔又建一座80平方米的新兴堂横楼,确切的位置位于黄氏祠堂第三个埕的右角上。

第三小节(龙阙、高阳)

处边堂,是龙阙、高阳卢氏总祠堂,座落于肖田,是始祖发保公所建,始为简陋的茅草屋。二世祖长房佛仔公子改用木结构,也用“处边”的名字,又称“下厝”,既保留了始祖发保公早年建茅草屋时所取的“堂名”,但建筑的格式有所改变。五世祖妈赖诏娘再次主持重修“处边堂”,把“处边堂”修成当时典型明式祠堂,全座为24间平房建筑。在二十世纪七十年卢氏族人把“处边堂”翻修为二层木结构的楼房。

龙山堂,系龙阙卢氏二房的祠堂,座落于桥下角落,几经兴废,在乾隆二十年(公元1755年)由二房正地公为董重修祠堂,由原构缩成今貌,后经数度修缮,至今保存完好。

第四小节(鹏都、下寮、大安、有济)

祠堂原名叫厚洋堂,坐壬向丙兼乙亥,由于年代久远,木料结构经风吹雨打,破损程度十分严重,在一九九一年卢氏后裔踊跃倡议并捐资,祠堂按历史上的坐向修建竣工,建筑面积约500平方米左右,并将祠堂更名为“厚福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