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家谱馆 > 范姓网 > 范氏源流 范氏源流

范氏由闽入粤实录

时间:2021-2-01 来源:家谱馆范姓展区

由闽入粤实录(广东省阳春范氏念七公)

 

上范景献讳丰,号满郎,世居福建上杭县溪南里六图(今福建龙岩市)民籍因人稠地逼慕粤宽腴,故明永乐初年(1403年为元年)同兄范景茂公移居广东惠州府长乐县清化都(今五华县)后徒潮州海阳继旋长乐。茂公遂于景泰三年(1453)告答户图久居焉,唯献公弃长乐自迁河源县大洲都(今城区)开基。妣谢氏生四子孟仲叔,查证未真,不敢强载。季子 成公讳贵生乃系,献公第四子也,妣徐氏生七子:常、华、昌、环、珍、玹、璋。其长二三六房尚在河源县居住。我 始祖 于嘉靖七年携男妇同四五房子侄等直抵高电,卜居未遂,至十三年迁春州始迹东水山焉。此由闽入粤之实录也。

注:范景献公(约生于1401—1465)在河源大洲都岗头径村(今河源市)告终初葬于此,后迁葬于长乐县清化都(今梅州五华县),妣谢太(1446—1505)约于清化都水寨 燕塘 告终(今梅州五华县)。葬于今五华县横陂寺前黄泥垌。成公(约1445—1512),成公妣徐太终于约(1449年),此年代是据山口村范绍杞手抄旧谱推算。推算年代如下:

范景献公1401—1465 享寿65岁,妣谢太1446—1505 享寿59岁。公永乐初年约5-8岁与兄茂公移居长乐县,景泰年间已经四十几岁。

范贵生公1445—1512 享寿68岁,妣徐太终于1449年。成公的官名贵生,约四十岁生念七公。(有可能是当过官的)

范念七公 1485—1547 享寿63岁,年四十五岁由河源入高电,五十一岁来阳春至东水山居住,嘉靖二十五年(1547)遂终于此。(阳春始祖范璋。念七公)

范友升公 1508—1571 享寿76岁,年二十二岁来高电,二十八岁来东水山,四十岁念公故。(阳春的二世祖范永安)

范太復公 1528—1597 享寿70岁,在河源出世,八岁到阳春东水山,二十岁 念公故。(阳春三世祖范锦繍,胆量过人,一方勇士,曾为本土的安定出过力量。)

(注)是本人据新、旧谱整理的资料。有些新族谱也没记载。

 

 

附录成公裔出七房世系以备查考

长房讳常号念一郎,妣詹氏生二了:李福、福安。李福配古氏,福安萧氏此房住河源大洲都。

二房讳华号念二郎,妣江氏生三子:淋养,永宽,永窗。淋养配赖氏,永宽配管氏生四子:潮皮、刘生、粘米、隆宠。潮皮配管氏,刘生配傅氏,粘米配童氏,隆宠配杨氏。永窗配管氏生四子:石生、三狗、亚五、细子。三狗配谢氏,亚五配曾氏,细子配刘氏继配郑氏。此房住河源大洲都竹子坪移居荷木垌。

三房讳昌号念三郎,妣温氏生二子:谢贵、瑜。谢贵配叶氏,瑜配邓氏生四子:叫喙、阿二、普贵、贺宝。叫喙配王氏,阿二配张氏,普贵配邓氏,贺宝配管氏。此房住河源大洲都。

四房讳环号念四郎,妣傅氏生四子:永宗、永峰,永、永葱。廷贵。永宗配邓氏生二子:阿丁、阿双。此支与我始祖同来住阳春太平都六甲保木杀。永葱配苏氏,廷贵配赖氏,生一子:林生。此三支住河源大洲都。

五房讳珍号念五郎,妣朱氏生男永保,继谢氏生男黑古。永保配吴氏,黑古配许氏生男名日养配朱氏生男名维号敬霄配戴氏无嗣,葬下泷车田角山坐南向北。此房与我始祖同来下泷秧地冈。

六房讳玹号念六郎,妣林氏生二子:苌、土养。苌配谢氏生子名阿丙,此房住河源大洲都。

七房讳璋号念七郎,乃我族之肇祖也。辟土春疆,长发其祥,引之勿替。

 

阳春范氏族谱原序

人以本生,爱由本立。故欲合一隆之人心而鼓舞挖墙脚粉为深仁孝之思,以无坠先德,是要于举一脉动之传,振纲挈领条分缕析,使人知所本。传记云:人之大亲亲而已矣,又云:亲亲故尊祖,尊祖故敬宗,敬宗故收族,以此知家谱之修宜亟也。盖必修谱而后世系厘然,支派秩然,启承隆替亦复灿然,而敦本之念更无不油然,谱其可缓乎!吾族发源闽省,肇迁于粤之惠州河源。帮明嘉靖七年,我 太祖范念七公由惠徙高,十三年始来春邑而卜居。传二世 祖友升公生享乎成,箕裘克绍。延及三世祖守愚公,时逢猖獗,出力纠众而廓清之。避处田心止居荷禄。至 高祖太復公扩大前业,建造楼宇,子孙聚居。传数传而后生齿日繁,朴为农,秀为士,家业殷盛者固多,而身列庠乘循礼乐善者指不胜屈。所虑氏远则恩义难维,亲尽则途离电解质起,将一派而戚人视之亲亲安在?一本每系凭妥集族议,订署家乘,自吾身而上溯始祖,自始祖而下逮来昆仍云。务期详明备列其中,立轶闻以为这纲,立谱以为之目,图仿史记年表一纵一横,各相表里。世氏自上而下,齿序自右而左。大宗总轶闻有不宗支拉。谱仿史记列列传,详世系长次,著妻妾姓氏并旦育这数,嫡庶这分,间或纪善行,表事功,志墓祠,书祀产,事事务归信实。虽踵事增华有待于后,而世系明,支派昭,先德以著,宗法以定,疏辨以余同异以分,亲亲在其中,尊祖在其中,即敬宗收族亦在其中。奕世子孙披图按谱,油然生其孝弟之心,而上知尊祖敬宗以慰先灵,下知同伦睦族以绳世德,于敦本立爱当小补也。是为序。

 时乾隆十七年壬申岁冬谷旦八世孙成楷、成槐敬书于敦本堂

 

启建荷禄基图考

从来创业因人乎,未始不资乎地,无其地,百计变且称霸徒劳。试观庞洞村落荷禄为最,我太祖来时即属意焉。权卜古牛东水山之阳,皆侄共处,知非立来所也。阅十余载,太祖以寿终,二世祖友升公暂次业筋竹园寨犹寄耳,迨 三世祖守愚公创业垂统,率成太祖志,于嘉靖三十五年(1555),顶受许姓田心寨田塘屋地,立地而居。越五年始置荷禄村场,原其址则购邱、陈二姓丘田为业也。隆庆间寇寇盗猖獗,西山贼首黎汝成占洞,当事弗能弹压,人各逃生。唯我三世祖出力纠众,前往广西招募狼兵,剿平贼党,一方赖以安宁,朝廷以功给千戎答付,诰授武节将军。斯时家业所存无几,清平后经营数年,万历初原业渐复,于是筑围立寨,督耕就活,户口差觉丰盈矣。又六年,隆庆元年就居荷禄,人康物阜,家道日以兴隆。万历十三年,被翁尚禹属贼供攀牵累两载,十八年重建造灰墙瓦屋,率家人妇子居之,窃以为安土焉。亡何横祸频加,事缘迥姓被人凌辱,家业旋复一空。迨祸解冤消始行补苴,其时,劝课农桑,视前途更迫,由是铢积寸累。至万历二十四年统计始末,家业恢复,又从而式廓焉,我祖殊意满也,逝靡憾矣。四世祖太復公安常履顺,善继善述,建楼宇以大贻谋,设宗祠堂以崇祀典,躬亲学校课子弟而则效忠良。皈依香门施供养而时懔福报。八士挺生,一门毓秀,大有造于门闾焉。奕世基图实扩于此,由今追昔,列祖三迁,艰难尝试,为子孙者幸际升平,举念时思先德,即逢闭塞还期无坠落家声,庶不负启建之初心焉耳。

 

大宗祠沿革建置

大宗祠向在庞洞保荷禄村坐乙向辛兼卯酉。四世祖所肯构巍然焕然思以妥 先灵而垂永久也。大清初被萧靖忠馀党劫掠焚毁后,续修更为五间,中设三龛立主祀奉,其偏间分各房居住。当斯之时,服同五代,一脉相维,惟是讲仁义,敦孝弟,门庭和蔼,大有张陈遗风。迨其后子孙繁庶,春秋祭祀逼促难容,议将各房经分廊宇一概估值个出为恢廊计。人谋既协,谨詹乾隆六年拆卸仍其旧址重新鼎建,上深圳四柱拱蓬迁步詹屏,中则八柱排串花柁斗拱,三栋前后迎装加以雕饰。是役也,经始于辛酉之冬,落成于壬戌这暮。三龛焕彩,奕世增光,时则八世孙允善常睿与有功焉。未几,梁桷詹楹被蚁蚀耗,前生崩颓。越数十年,至道光戊子平基拆卸,重新鼎建,上座六柱拱蓬,中座八柱串插,下座前后迎装,其体制轩昂,材料坚固,视前有加,左边另造一座三间,中间设为西归祠主神龛,春秋附享。其时经营谋度鸠工庀村主理其任者则十一世孙昌绅也。由是寝庙既成,典礼如初。迩年来文教鸿开,财丁殷盛,此祖宗福荫灵长所由欤。

兹我 大安邦治国祠建于荷禄之乡,为庞洞宅场之巨擘,前有尖峰耸峙,后有大嶂环拖,右有笔阵排列,所惜者左边峰峦不起,特无人事以补天这不足耳。于是,光绪戊寅春受集族议,将敦本堂尝钱拨叁佰千文,在南方坤位创建文笔一座以作应星:立魁、文二星君,朝暮香灯供奉,名这曰魁文阁。其香灯费用即疳建造所剩钱文,另择能者权其母子以为递年供奉之次。此非邀神作福,实为风水所关,祈族内子孙切勿轻弃为幸。特志。

 

 四世太復公大宗祠遗志

盖为两仪立,三才备,人伦明于上,姓氏别于下,而九族之谱用是昭焉。余也,仰维 太祖食釆于范邑因封氏焉,群隶高平,籍登江左。昔居七闽汀杭,继入百粤潮惠,弃长乐就河源。届嘉靖之七年,来高电面籍附春州,先迹古牛东水之阳,食力不遂,继业庞洞筋竹之胜,渐乐斯乡。惟享三下年之太平,而西山之寇复作,僮徭猖獗,抚御空虚。彼时,曾祖与王父已终,我 考一身茕茕在疚(没有弟兄,敢到孤独),独断独行,拼命与众目同仇,捐力募狼兵镇护。逮乎世事清平,产业消尽矣。所幸皇天倦佑,未数年家道重兴,赋倍他日。于焉筑围田心,避眼前之祸害;继而启迁荷禄,卜百世之基图。企以乐太平之休嘉,膺无疆之福寿。绵绵瓜瓞,缉缉螽斯,岂不美欤(YU)!第虑支分派远离合无常,若不竖立宗图,上无以知先人之德,下无以徵一脉之传,将使子若孙罔由附夫。且世系秩然,谱牒灿然,源远流长,百世后篾弗知其一本者焉,谓非敦本睦族之盛典也哉。

 时 飞龙万历四十六年戊午岁清明上浣吉旦志

 

阳春庞洞小学校史

庞洞为阳春范姓群众聚居之地,历来重视文教事业,明崇祯四年(1631)四世祖太復公设书室于大宗祠,聘请教师,招生读书,参加科举考试,到清雍正十年(1732)改名书院,清嘉庆二年(1797)设立文社,由各祖尝拨田租及捐款,作为聘请教师教学之用,光绪三年(1877)做习题办兴宗义学,范姓族老集会于祖祠,拟议振兴教育,妆动族中富绅,捐资,购置田产,共得田租三百余石,作为办学以费,义学凤大馆,蒙馆,聘请名师教学,并资源共享助学生参加科举考试。至光绪三十二年(1906)停办,(义学名义仍保留,租石作为补助学生学费)改办范氏高初两等学堂。民国十一年(1932)为纪念镇守边疆有功的范仲俺改名为:澄宇小学。意谓[澄清宇宙、太平盛世]。民国二十九年(1940)为纪念始祖念七改名为:念七小学。1951年与庞没中心小学及第三保校合并为庞洞长一小学,1953年改为庞洞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