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姓源自黎阳的说法,依据的是古代姓氏方面的专著《姓氏考略》和《郡望百家姓》中的记载:“都氏望出黎阳”。郡望,即某个地方的名门望族。都姓郡望黎阳,即都姓在古之黎阳为名门望族。
黎阳,即河南省鹤壁市浚县的古称。据《浚县县志》记载,浚县商代称黎。西周属邺、卫。春秋属晋。战国属魏。秦分属河内郡、邯郸郡、东郡。西汉高祖年间始置黎阳县,东汉、魏、晋沿袭。东晋永和七年置黎阳郡,辖黎阳县。东魏置黎州,延至隋。唐初置黎州总管府,辖4州8县。宋代置通利军,后改安利军、平川军、浚川军,政和五年升浚州。明洪武二年(1369年)降州为县,称谓浚县至今。按照浚县历史沿革推算,汉魏晋时期的浚县称黎阳,那么“都姓郡望黎阳”,即汉魏晋时期,都姓在这里是名门望族。因为隋唐以后这里就不称黎阳了。
在我国,民间修谱始于汉唐以后,关于祖源的追溯也只能依据姓氏方面的专著。唐代《元和姓纂》是我国最古老的姓氏方面的专著,但关于都姓则没有记载。南宋郑櫵《通志姓氏略》和《姓苑》才有“都氏望族居黎阳郡”之说。
都氏族谱,现存比较古老的一般是明清时期的修谱,目前只发现山西陵川的族谱有宋朝历史的记载。修谱时关于祖源的追溯,基本都是从明洪武开始,至于再往前的追溯,则没有明确的记载。关于源自黎阳的说法则是延续了《通志姓氏略》和《姓苑》上通用说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