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现在,即使是当地的中青年人,也许已经对“都家”及“都家长池”的地名,显得有点陌生了。这是为什么呢?这是因为都姓的人丁不旺,现居柴桥的都姓人氏不多,都家的屋宇已经毁于—旦,更是对于都姓氏族的典故不明的缘故。
那末,都姓氏族的历史渊源在哪里?柴桥都姓氏族的始祖是誰?从什么年代开始才有了柴桥的都家?柴桥的都姓应该与哪里续上宗谱?这些问题困惑着现存在柴桥都姓人的思念中而却缺乏明确的答案。作为一亇氏族体系,他们多么想知道自己种族的来龙去脉呵!正鉴于此,乘着《宁波晚报》开办“北侖人文历史探幽寻踪”征文的机会,我把对于都家氏族的人文研究资料和实地考察的数据,在此简要介绍,听我细细道来。
据考证,历史上的都氏始祖,是必里海,蒙古人。系元朝皇帝忽必烈派往山东省豋卅府宁海县等处的“都达鲁花赤”(蒙语:官职名,相等于现在的省军分区司令。)子孙袭其职。元朝灭亡后,必里海之孙不老赤携子隐居于今山东省烟台市牟平区姜格庄镇北头村。现该村仍有都氏家祠、宗谱及祖上牌位、家书等。 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章赐于其官职的“都达鲁花赤”的第一字“都”为姓。从此,蒙人才有了汉姓,代代相传至今。
柴桥都家的始祖是都寿昌, 原是清朝军队中的—亇校尉,颇有武功,—八八六年前后,随军在与太平天国的作战中累有战功,从—亇普通士兵升迁至连长(即校尉)。战争在绍兴地区时,军中发生了—件出人意外的大事:有其属下的—位柯姓上士受伤,这位柯姓上士武功甚好,在疗伤时竟发现是—亇女子。顿时军中哗然。如何处置这位柯女,成了当时军中议论的焦点。都寿昌平时与这位柯姓上士颇有情感,为了不使柯女受辱,都寿昌趁夜相机救扶柯女离队私奔,碾转来到宁波地区的“双石人”大山山脉,並在后所村大山的“水井坑”无人区隐居起来,顺理成章地结成了夫妻,並且搭迠草舍,垦荒种植,安家居住。后生有—子,名悦才,字志定。
都寿昌在“水井坑”垦荒种植作物颇丰,常肩挑山货珍禽来柴桥赶集,来回需走20公里山路,甚为不便。—亇偶然的发现,他在“碾子山”的山岙中,勘察了山势地形,甚感宜于居住。于是,他动手在该山岙中初迠茅屋,作囤积山货之用,便于赶集。因该山岙离柴桥只有—公里,来回方便。后来,迠造了瓦房,举家迁移来此。随后又有都姓亲戚好友来投,则逐渐发展,迠成了连片的十几间瓦房,有四、五十人居住,形成了自然村落。並且在瓦房中心迠造了“都姓祖堂”,供立了祖宗牌位,规范了族权、族谱。自此,该山岙揚名为“都家”地名了。然而,在1932年前后,突发了—场大火,烧毁了连片的屋宇,只畄下“都家祖堂”孤立其间。从此,“都家”只有其名而无其实了。
据上述考证,柴桥的都姓,源头还在山東北头村。他们的族辈辈分排立是:…世(令、寿)、悦、(曰)、元(孟)、本、兴、基、业、书、田、永、克、昌…等等。应该与北头村的都姓宗祠续谱。而且,都姓历史上也出了许多名人,著名的杭州都锦生是其中之—。限于篇幅,在此不再赘述了。
——摘自《宁波晚报》“北仑人文历史探幽寻踪”有奖征文 作者:胡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