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家谱馆 > 支姓网 > 支氏源流 支氏源流

支姓姓氏溯源

时间:2021-3-13 来源:家谱馆支姓展区
支姓姓氏溯源:

第一个渊源:源于子姓,出自尧、舜时期的隐士子州支父,属于以先祖名字为氏。

据史籍《高士传》记载:尧舜时有个叫支父的人。

支父,全称为子州支父,是传说中的隐士,子姓,名州,字支父。是一个博学渊源的人。

尧帝曾把天下让给子州支父,子州支父回答说:“予适有幽忧之病,方且治之,未暇治天下也。”其意是说,让我作天子还是可以的。然而,我现在正有着严重的忧虑之症,正要治病,没有闲功夫去想天下的事情。天下是非常宝贵的,然而圣人不会因它而损害自己的生命,又何况其它的东西呢?

在子州支父的后世子孙中,便以其字为姓氏,称支氏,是非常古早的姓氏之一。

  

第二个渊源:源于妫姓,出自夏王朝时期大夫郭支,属于以先祖名字为氏。

在《姓氏大观》中记载:“夏有郭支,见《抱朴子》。禹乘二龙,郭支之驭。”

相传,大禹有两个护卫驭手叫郭哀和郭支,他们是有史记载的最早的为大禹驾御马车之人。

在郭支的后裔子孙中,有以先祖名字为姓氏者,称支氏、郭氏,郭支还是郭氏的鼻祖。该支氏与妫姓郭氏同宗同源,氏非常古早的姓氏之一。

  

第三个渊源:源于姬姓,出自周朝姬姓后代姓支的氏族,属于以先祖谱序为氏。

据史籍《路史》记载,周代王公、诸侯后的支子,一部分后人有以支为氏。

周朝时宗法制度下称嫡长子,先祖嫡长子为“宗子”,嫡妻之次子以下及妾子为“支子”,他们在分封时,支子有的以支为姓,遂形成支氏。又古代王公、诸侯的支子中,有的就用“支”字作姓氏。

  

第四个渊源:源于月氏部族,出自西汉朝时期月支族人的后代,属于汉化改姓为氏。

月支族人,出月支国,就是秦、汉时期的月氏国。

据史辑《古今姓氏书辨证》、《贵姓何来》等记载,秦汉之际,西域有月支国,其部族游牧于敦煌、祁连之间。公元前177~前176年,月支国遭到匈奴民族的连续攻击之后,大部分族人被迫西迁到今新疆西部伊犁河流域,称为大月支,又迁徙到妫水流域,再后征服了邻国大夏(今阿富汗),并在其地安居乐业,形成今阿富汗的主要民族;少数没有西迁的部族进入祁连山,后与羌族人杂居,称为小月支。

汉武帝时期,张骞出使西域开通丝绸之路后,有大月氏国人随大汉使者来中国觐见,他们的后代中有人便留居中原定居,以族名为姓氏,称支氏,世代相传至今。其典型的代表人物就是支娄迦谶。

支娄迦谶,简称支谶,第一次跟张骞到长安时,他带着一百多位随从人员,抵达长安后各自为业。支娄迦谶在河南洛阳定居,生有子孙称支氏。支娄迦谶不仅是一位学问广博、思想细致的译师,也是将大乘佛教传于中国的西域高僧,据说他还武功高深,后不知所踪。大乘佛教传与中国及后来的日、韩东方国家,小乘佛教则普遍流于欧洲。

东汉时期,中原地区又来了一批月支人,也是主要从事于佛教,而且引进了民乐乐器效忠东汉王朝,据传后来流传于唐朝的乐府名曲,《阳关三叠》,就是按月支人的思乡之曲《渭城曲》改编的。之后,这些月支人通过丝绸之路引商交往,后有留居于中原者,各有别姓。

  

第五个渊源:源于国名,出自春秋战国时期析支国人的后代,属于汉化改姓为氏。

析支国,为古代国名,亦称赐支国,实际上是一个古老的北方民族部落群体河湟羌,即古宓人。

在典籍《书·禹贡》中记载:“有昆仑、析支、渠搜、西戎、卽叙。析支在河关西。”

河关,是远古羌族人及其分支党项民族的重要发源地,在今甘肃省南部和青海、四川的交界处,大体在甘肃省临夏县一带(今甘肃临夏积石山大河家),统称为“析支之地”。

本书考证,所谓国析支所在的“河关西”,就是出临夏向西北五十公里黄河岸上的风林关渡口地区一带,是当时黄河上游最大的渡口,水草肥美,沃野千里,北扼黄河天险,西望积石山,是后来唐朝开元盛世时期著名的七关之一,也是唐蕃古道的要隘,更是宋朝时期西夏文化影响黄河流域的最西边,其具有千载历史的著名炳灵寺就是见证。

公元前五世纪七十年代,古羌人首领爰剑和他的众多族人做了秦朝人的奴隶,这是历史上羌人被汉人俘虏的首次记载。后来,爰剑想方设法逃回了河湟之地,被族人再次推为首领。由于他做过奴隶,而羌人一般称奴隶为“无弋”,所以就有了“无弋爰剑”的称号。爰剑逐渐扩张势力,开始向甘南一带移动。直至周安王姬骄十八年(公元前384年),他的第四代孙子忍继续扩张,与其叔父昂产生了激烈冲突。生性胆小的昂惧怕秦国的势力,担心这种扩张会招致秦国的攻击。而年轻勇毅的忍掌握着部落权力,带领族众开始向南出发。经过与其他族落的无数战斗夺杀,他们的势力逐渐向苍茫高大的阿尼玛卿山以西扩展,占领了整个河湟一带,于是羌人中又出现了一个新的族落即河湟羌。

忍的儿子研作为河湟羌首领,继承了父亲的雄心,历史上因此把河湟羌改名为研种羌。汉景帝刘启前元三年(公元前154年),在以今天临夏为中心地域活动的羌部落首领留何主动提出与汉王朝和好,汉景帝把留何安置在今甘肃的宕昌县——这是羌人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国家”。宕昌和党项发音相近,宕昌古国也即是党项古国。

汉武帝刘彻元鼎元年(公元前116年),大汉王朝在临夏建立罕县,羌族人皆被逐了出去,从此离开了大夏河流域。四年后的汉元鼎五年(公元前112年),先零羌和牢姐羌结成同盟,合兵十万攻打临夏,一度夺回了这一地区。此后,先零羌、卑南羌、烧当羌、零吾羌等先后在这里和汉政权进行过争夺。

真正能体现大夏国和当地在名谓上渊源的是大夏城的存在。早在西汉初年,这里就被设置命名为“大夏县”。大夏城的确切地点在今临夏市东南约八十公里的广河县阿里麻土乡刘家庄村一带,其北部的棺木山就是大夏城遗址。该遗址位于广通河北面的第二台地上,如今一片空旷。遗址三面环水,其北为山坡,背山向阳,与文献《临夏市志》记载的一致:“大夏城因大夏水(今广通河)而得名,为汉朝时期大夏县治所,现仅有南城残垣一段。”这在史籍《汉书·地理志》中有记载:“陇西郡有大夏县。”

晋成帝司马衍咸和五年(公元330年),前凉政权升大夏为郡,归河州管辖。十六国时期复设大夏县。据当地一些老人回忆,早些时候他们偶尔在田间还能发现些陶片。在古城遗址往东五公里处的贾家村,前些年建砖厂时还挖出了两个汉墓,出土了五铢钱和陶器,其中的一个陶罐上有“光和三年”的字样。“光和”是东汉灵帝刘宏的年号。

西北大学的黄文粥考证后认为,“大夏”之名首见于《山海经》,早在周郝王姬延十五年(公元前300年),大夏就是一个独立的国家,国都就设立在现在的大夏城,大夏人就生活在大夏河、洮河流域及和政一带,大夏水(今广通河)因住有大夏人而得名。如果这个观点成立,那么大夏城的出现就是《山海经》记录时期,与学者唐荣尧提出的党项人最早祖先“宓人”生活在这一带的观点正好契合。

秦昭王所修筑的北长城陇西段的烽火台正对准大夏河北岸的古大夏国。后迫于秦国的这种压力,大夏人开始向西迁徙。他们翻过了西倾山,涉过流沙,达到罗布泊一带,建立了若羌国。

一直到了宋仁宗赵祯景佑二年(西夏景宗李元昊广运二年,公元1035年),西夏景宗皇帝着眼于遥远的大夏河流域故地,派遣大将苏奴儿领兵两万五千人攻打驻扎在该处的吐蕃将领厮。战争以党项人的失败而告终,苏奴儿被俘。之后,李元昊亲自率军再次攻打牦牛城,僵持一个月后,机智多谋的元昊用诈和计得以破城,接着攻下了青唐、安仁、宗歌等地。厮的部将安子罗带领十万吐蕃军队截断了西夏军队的后路,双方在该地区激战二百多天,最后安子罗兵败,西夏军队也因为深入敌方补给不足,饥饿及冻死者过半。

当时李元昊已经率军抵达河湟一带,西宁地区丰沛的给养诱惑着他。因此李元昊下令渡过湟水,但却忽略了一个致命的弱点——他所带来的党项族将士来自黄土高原,全是些“旱鸭子”。于是,他派极少数懂水性的兵士先渡过河,并在河中浅水处插上小旗以示可以通过。

结果,不甘心失败的厮一边坚守不出,一边暗中派人将西夏军插在浅水处的旗子移到了深水处,随即亮出要接仗的信号,结果,西夏军因缘旗而行,溺死者又达半数以上,惨败而归。这是党项民族在史籍上有记载的唯一一次水战。

在析支国后代党项民族的后裔子孙中,有以古国名称为姓氏者,称析支氏,后省文简化为单姓支氏,大部逐渐融入汉族,世代相传至今。少部分融入蒙古族,成为后来的蒙古族席热臣氏,今冠汉姓为席氏。

  

第六个渊源:源于国名,出自汉朝时期黄支国人的后代,属于汉化改姓为氏。

在史籍《前汉·平帝纪》中记载:“黄支国献犀牛。黄支在日南之南。”

日南国在今越南中部,东汉末期以后为林邑国,在其南为古黄支国,就在今印度东海岸地区。在西汉时期,黄支国多次遣使进贡,即有留居中原之人,后按汉俗以国名为姓氏,称支氏、黄氏,世代相传至今,主要分布在今湖北地区。

  

第七个渊源:源于官位,出自晋朝时期度支尚书,属于以官职称谓为氏。

度支尚书,是三国时期曹魏国魏文帝所设置的官位,因掌管贡赋和税租,量入为出,故名度支。

南北朝时期,以度支尚书领度支、金部、仓部、起部四曹,其中北齐度支尚书兼辖左民、右民等曹,于度支之外,包括民政事务。

隋朝时期制定六部制度,即沿北齐旧制,亦设度支尚书。隋开皇三年(公元582年)改度支为民部,主管官改为民部尚书。

唐朝时期,唐高宗李治即位后,为避父亲唐太宗李世民的名讳,改称为户部,其长官亦改为户部尚书,在以后的《隋书》中以避讳之故,也均写成“户部”。以后历朝历代沿设,一直到清朝光绪三十二年(公元1906年),满清政府进行部院改革,又改户部为度支部,其长官为度支大臣、副大臣。

在度支尚书的后裔子孙中,有以先祖官职称谓为姓氏者,称度支氏,后省文简化为单姓支氏,度氏,世代相传至今。

  

第八个渊源:源于国名,出自唐朝时期条支国人的后代,属于汉化改姓为氏。

条支国,是唐朝时期见于史籍的古国名。如在《大唐西域传》中记载:“条支国临西海。”

关于条支国的具体地理位置,目前学术界有多种假说,目前最有影响的假说有两派:一派认为条支位于地中海沿岸(今塞琉西王国首都安条克或其外港塞琉西亚);另一派认为条支位于波斯湾沿岸。

在史籍《后汉书·西域传·安息国》一栏中记载:“和帝永元九年(公元97年),都护班超遣甘英使大秦,抵条支。临大海欲渡,而安息西界船人谓英曰:‘海水广大,往来者逢善风三月乃得度,若遇迟风,亦有二岁者,故入海人皆赍三岁粮。海中善使人思土恋慕,数有死亡者。’英闻之乃止。”

据史籍《后汉书·西域传》的记载:“条支国城在山上,周回四十余里。临西海,海水曲环其南及东北,三面路绝,唯西北隅通陆道。”这是甘英所抵达的条支国的地理形势,是甘英亲历所见所记。根据《后汉书·西域传》中描述的条支国地理形势,又据史籍《北史·西域传》中的记载:“从安息西界循海曲,亦至大秦”,“条支国,在安息西”。这就是说,从安息的港口也可渡海至大秦。

在史籍《北史》、《后汉书》中,都记载了去大秦国可从条支出发,走海路到达。在《北史》中又记载:“条支国,在安息西。”又记载:“安息国,在葱岭西,都蔚搜城。北与康居,西与波斯相接,在大月氏西北。”按史籍《北史》所言,安息国是在大月氏的西北。大月氏,其地理位置在阿姆河中游流域,或可广大至印度河上中游流域。安息国既然是在大月氏西北,就不可能在波斯湾沿岸,因为波斯湾的方位始终是在大月氏的西南,而在大月氏西北方向的海,那就是里海。

安息国,即帕提亚王国阿萨息斯王朝(安息)。依据历史资料的记载,帕提亚王国于公元226年(曹魏黄初七年)被波斯萨桑王朝推翻。因此,在南北朝时期(公元420~589年),安息国早已被波斯王朝所灭,原安息国的大片领土亦已被各国所瓜分,如东部的阿姆河沿岸地区,大部分已为迁徙而来的月氏族人所占据,其西部的大片土地则为波斯萨桑王朝所占据。所以,帕提亚王国安息王朝在西方历史中早已消失,而唯有在中国史籍中保还留有记载。

如果史籍《北史》中记载的安息国确有其国,那么这个安息国与波斯、康居、大月氏等周边的大国相比较,在当时也不过就是一个寡民小国而已。按史籍《北史》所言,安息国的位置在大月氏的西北而滂海,又介于康居和波斯之间,故而这个安息小国,其位置看来也只能是在里海东南沿岸一带比较符合,其所滂之海也只能是里海。

据考证,在里海的东南沿岸有一戈尔甘河流域,曾是安息王朝的发祥地,在该地区有一个地方叫帕提亚,安息王朝的缔造者最初就是在这里举行起义而走向独立的,后来帕提亚这一地名就被用作了国名。看来,在《北史》中记载的安息国,其位置恰在故安息王朝的故地,表明安息王朝被波斯王朝推翻后,仍有少部分安息国遗民在安息王朝发源故地戈尔甘河流域一带生活,并继续以安息国自称,不过只可能是一个寡民小国而已。

如果南北朝时期的安息国位置是在里海的东南沿岸,那么“在安息西”的条支国,理应也在里海沿岸一带,这样就可与安息国一样,同滂里海。在戈尔甘地区的西边、位于里海西岸的阿塞拜疆巴库地区,这是一个有山的小半岛,在这个小半岛的山上,可以看到南边和东北方的海面,而且这个小半岛只有西北方与大陆相连,这一地理形势与《后汉书》中条支国的地理形势非常相似。

所以,条支国大致就是位于亚洲西部外高加索东南部、东临里海、南邻伊朗、北靠俄罗斯、西接格鲁吉亚和亚美尼亚的今阿塞拜疆共和国。

按史书记载,甘英返回时,随有若干条支国使者,后亦有往来,亦有留住中原不返者,按汉俗以国名称汉姓条支氏,后省文简化为单姓支氏,世代相传至今,主要分布在今河北省的衡水地区。

  

得姓始祖:支父、郭支、支谶(支娄迦谶)、支叔才。

支叔才是定州人(今河北定州),唐明皇李隆基时期的知名文士,因至孝被时人所颂扬。当时天下荒馑,夜丐食于野中,其母为贼所执欲杀之,支叔才告以情,贼悯其孝心,放了他母亲。后母亲得了痈疽,他吸疮注药。母亲去世后,他在墓旁筑屋守孝,白鹤都飞来停留在他身边,世人认为这是孝感所致,故支氏族人后来大多尊奉支叔才为支氏的始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