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家谱馆 > 臧姓网 > 臧氏源流 臧氏源流

诸城臧氏从远古一路走来

时间:2021-3-13 来源:家谱馆臧姓展区
简要介绍:臧氏远祖可追溯到上古的黄帝:黄帝—少昊—蟜极—帝嚳—后稷—不窋—鞠陶—公刘—庆节—皇仆—差弗—毁隃—公非—高圉—亚圉—组绀—太王—季历—文王—周公—鲁公—炀公—魏公—献公—武公—鲁孝公(公元前806——769年),共26世。

臧氏远祖可追溯到上古的黄帝:黄帝—少昊—蟜极—帝嚳—后稷—不窋—鞠陶—公刘—庆节—皇仆—差弗—毁隃—公非—高圉—亚圉—组绀—太王—季历—文王—周公—鲁公—炀公—魏公—献公—武公—鲁孝公(公元前806——769年),共26世。

 到27世臧僖伯(名彄,字子臧,鲁孝公之子),被封在臧地(在今山东省境内郯城西南),建立“臧”国,从此他的子孙后代就以“臧”为姓往下传。即:臧僖伯—— 臧哀伯——臧瓶——臧文仲(在公元前617年左右)——臧宣叔(臧孙许)——臧贾——臧会——臧宾如——臧石——臧巧御——臧隐——臧桓——臧班——臧闵——臧定。传到41代,已经到了春秋后期。鲁国灭亡以后,臧姓散居于齐鲁大地,主要在山东的莒县、郯城、江苏的涟水。后来臧姓逐渐昌盛,发展到东莞郡望(山东莒县北)和东海郡望(江苏以北,山东以南)。由此可知,齐鲁大地是臧氏的发源地。随着时代的更替,人口的流动,臧氏族人流向大江南北,迁居于全国各地。

    元朝末年,为反抗朝廷统治,各地农民纷纷起义,经过数年混战,元朝灭亡,后由朱元璋建立明朝。由于连年战争的兵火和瘟疫的传染,山东复地人烟稀少,土地荒芜,朝廷采取移民的措施来扭转惨不忍睹的社会局面。即在洪武二年(1369年)大量移民来到山东,山东大部分来自山西洪洞县和江苏东海十八村。

相传臧公讳和符为避徐寿辉之乱,自南昌新建,跋山涉水来到宿迁,并繁衍生息,遂成为宿迁臧氏的始迁祖。其实,臧公和符原意并非要定居宿迁,而是想迁回祖居地山东。当时兵荒马乱,臧公和符用一条扁担、两个箩筐,前后分别挑着二祖、三祖,夫人怀抱最小的四祖,而大祖随行。就这样,一家六口辗转向北迁徙。不幸的是,到宿迁时,和符公的夫人一病不起,与世长辞。和符公伤心欲绝,既不愿夫人独居宿迁,也没了继续北涉的心劲。于是,就在宿迁安居下来。为了抚养四个儿子,和符公宵旺辛勤,垦荒种粮,过了五六年,家道渐殷。和符公既当父又当母,里外照顾,颇感疲惫,遂续了弦,娶了第二房夫人。这第二位夫人给他又生了一子,即五祖升。
    和符公续娶的这位夫人为防前夫人的四个儿子争夺家产,就一直排斥他们。这时大祖已经十五六岁,而且是和符公的长子,经常随父亲一起到田中劳作,没有受到过多伤害。但二、三、四祖年龄尚幼,最终“不胜其虐,离家出走,秉承父志而北迁”。

传说兄弟三人来到琅琊台,生活困难,长兄去登州福山县,其他二人留住在琅琊台,相传三世,曾有讳班祖在琅琊台居住,现有九座坟茔留于此。到智祖时,只有独人一个,已无法生活,在万般无奈的情况下,一狠心到诸城南瓦屋庄入赘了黄家。从此改姓黄,名黄智。

智祖入赘黄家后,早出晚归,和妻子黄氏一起开荒种地,养育子女,日子过得较殷实,既和睦邻里又十分孝敬双亲,所以在乡里八疃口碑甚好。

因多年的奔波,认识到无文化的痛苦,所以当儿子斐到了能读书的年龄,即送到本村大户家陪读私塾。学名黄斐,字文甫,号濬(xun)川。斐从小聪明伶俐,凡读过的书皆过目不忘。到明廷开考时,即赴省城会考,一举中得贡生,任湖广景陵卫(水路要塞)经历(秘书)。所以智祖也敕赠徵仕郎,湖广景陵卫经历。妻黄氏敕赠孺人(七品孺人)。从此臧、黄就成了一家人,也就有了臧黄不分之说,从此两姓不再联姻。智也不再受人歧视,成了瓦屋庄的大户。不久,因臧斐政绩卓著,敕授征仕郎,随升为直隶(河北直属朝廷)真定府定州同知(正五品)。后因孙臧惟一职务高贵,诰赠光禄司卿,累赠通议大夫,南京兵部右侍郎。

臧斐有子三人:节、符、策。三人皆入学塾。

在九老图中记载,臧节有子三人:惟一、惟几、惟忠。惟忠在谱中无记载,去向不明,是一个谜。

    臧节次弟符,附生。有家传。子二人,惟精、惟时。

臧惟一进京会考时,名为黄惟一,中进士后,回到瓦屋庄时,朝廷的喜报已经到家,臧家上下无不欢欣鼓舞,在臧家门前树起了进士大旗,在春风中飘飘扬扬。大门上方挂上了“进士第”的横匾。真是光宗耀祖。臧节夫妇喜得合不拢嘴。这时才想起来归宗的事,如是,经全家会议,一致同意将黄姓改为臧姓。惟一起草文书,奏请皇上归宗,折到准奏。从此臧惟一曾祖智、祖斐、父节、叔父符都改为姓臧。传说,只有叔父策不改黄姓,要他顶黄家的支。三世祖臧策一气之下出走,不知去向。2012年的夏天,臧运河、臧著忠、臧国真三人驱车到日照市的臧家荒村见到了三世祖臧策的后人,见面后亲如一家,终于失散几百年的三世祖找到了,同时归宗了,这是诸城臧氏的一大幸事,可喜可贺!

由于臧策的出走,黄家又不让全部归宗,前面提到的惟忠祖是不是给黄家顶支去了而没有归宗,当然了这只是一种猜测,有待考证。

明朝中期,诸城臧氏达到鼎盛时期,成为名门望族,官宦世家,书香门第。列诸城“臧、王、刘、李、丁”五大家之首。

从明朝万历年间始,是诸城臧氏最繁荣的时期,臧惟一、臧尔劝、臧尔令等在朝廷为官,显赫威严,光宗耀祖,是国家之栋梁,深得皇上恩崇。从此诸城臧氏树牌坊,建府宅,名扬乡里。

“太古园”是诸城司空公臧惟一的庄园。臧惟一中进士后,即在府前大街的南门里右侧(现在诸城府前街与兴华路交界处西南角沿街),建起了规模宏大的进士府第,取名“太古园” 。从此臧家名声远扬,妇孺皆知。随后又在府前大街两侧,建起了臧尔劝的“松梧堂”和臧惟精的“班京堂”。这些宽敞典雅的古老建筑,高大排场,雍容华贵,富丽堂皇。当时诸城周围不少的土地属于诸城臧氏,包括现在的五莲山。

臧惟几曾对好友明开和尚说,邑南我家有名山(指五莲山),凭你选择居住,明开被盛情感动,毅然定居五朵山(五莲山)大悲峰下。五莲山光明寺建成后,臧惟一、臧惟几、臧允德、臧尔劝、臧尔昌、臧振荣等成为五莲山护国光明寺的护法人。臧允德捐资为光明寺立了《敕建五莲山护国光明寺碑记》,此碑嵌入五莲山光明寺伽蓝楼门西约1.5米的墙内,宽l米 ,高2.43米,楷书,明崇祯元年(1628年)由光明寺开山和尚撰文并书写,锦衣卫信官臧允德谐卿氏施资立碑,并刻有碑文。

明朝末期,外敌入侵,发生了诸城壬午兵燹,城内外遭到清兵的烧杀抢掠,诸城臧氏在抗击清兵的战斗中殉难数十人,最终清兵破城臧氏家境一败涂地,剩余人员为了避难遂由县城迁到诸城周围的农村居住,于是就有了现在臧氏在诸城周围村庄散居的格局。

从清朝康熙年间开始,又有了新的转机,臧振荣等陆续考中进士,陆续步入仕途,从此诸城臧氏又发达起来。

明清两朝是臧氏兴旺的最佳时期,据不完全统计,共有进士九人,举人四十五人。列诸城五大家之首当之无愧。

诸城臧氏从城里移居到乡下各村后,又经过数十年的发展,解放前仁里村脱颖而出成为诸城城南一座较大的地主庄园,特别是望山堂拥有土地最多。当时有着“南有仁里,北有巴山”的说法,民间还流传着:“北杏堂号一大溜,不如仁里臧老六。”,臧老六就是臧纯的第六孙臧洵,可见土地之多,财源之旺,在诸城赫赫有名。特别是清朝中后期,又发展到了鼎盛时期。

发展到现代,诸城臧氏子孙比较有成就的是辛亥革命时领导了诸城独立的臧汉臣。臧汉臣,字植堂,号望山,臧氏第十三世孙,清末监生,捐资河南道许县知县,家财雄厚,对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慷慨赞助,革命爆发时,领导诸城独立。此外,还有臧松年、臧云衢、臧思堂、臧星望、臧子望、臧坤、臧爱民、臧鲁、臧家鼎、臧健和、臧克家等,他们作为臧氏子孙在不同时代为社会作出了各自的贡献,为臧氏家族赢得了荣誉,不愧为名门之后,望族子孙。

诸城臧氏分两大支系,一支属诸城臧氏,祖居诸城琅琊台,有主谱,子孙后代散居有记载;另一支属枳沟崖上庄(即臧家崖)臧氏,族无主谱,各支均有支谱,谱中均记载:“吾祖世居东鲁”,据有关资料考证,此两支属一族,均从东海和胶东迁入。崖上庄分谱载“不知何朝何代先世何人始迁于登州府福山县,延至明洪武年间先祖讳武复由登州迁回故土安居崖上庄(可见原来就在崖上庄住过,故用“迁回故土”),世世相传。

崖上庄臧氏即现在的诸城市枳沟镇臧家崖村,始迁祖武迁来后居住多年,子孙繁衍较快,自明初起就有人做官,家族随之兴旺,五世祖哲以儒士起家,官至布政使(即省长)。崖上庄臧氏与诸城臧氏同族不同谱,但辈序排列却相同,只是世不相同(如同是“真”字辈,诸城臧氏是19世,而崖上庄臧氏却是21世),这是因为没有统一族谱所造成的。

诸城臧氏原有族谱修于明末,创始人六世祖允德,此谱从春秋到明代,其中有唐人作序,可惜在明崇祯壬午兵乱中毁于战火。到清康熙年间七世祖振荣时任广西怀集知县,又升江西宁州知府,借归里休养之机,又续修新谱,因前谱毁,先祖失考,只能从记忆中的始祖智开始新修。谱成于康熙二十九年庚午(1690年)仲春,七世祖振荣作序。七十三年后,于清乾隆二十八年癸未(1763年)春,由九世祖应钧祖续修。二十六年后又由九世祖毓云第三次修谱。六十年后,又由十一世祖翰、十二世祖炅,于清道光二十九年己酉(1849年)第四次修谱,此谱称“道光谱”,目前能查到的仅有此谱由十世同族人共同议定三十二字为今后排辈之序,其是:伟臣著望、家运传真、日初山广、如泽方循、佑兹砺品、醇睦今人、恪先训后、庚亦经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