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家谱馆 > 虞姓网 > 虞氏源流 虞氏源流

虞氏源流考纪

时间:2021-3-12 来源:家谱馆虞姓展区
源流考纪

  

源流亦“本之所自出支之所由分,系指姓氏的产生与演迁,每一姓氏均有各自不同之源流,虞氏引用氏源志氏族珠 玑等书云虞氏,居河南陈留郡赐姓之初舜在称帝前,先封在虞国在山西永济县蒲州镇称帝后,以虞作为国名,称为有虞氏,后来夏禹又封舜的儿子商均为虞侯,其后代称虞氏。周文王时建立诸侯国,姬姓开国君主是古公檀父之子虞仲的后代,在山西平陆县北人周武王改封舜的后裔虞阏父之子妫满为陈胡公。其子孙也称虞氏固有二北之不周矣然。陈留郡近有虞县,昔传以为舜所居故名。吾虞氏为舜后无疑。司马迁世表言五帝之相承,三王之相继,无非出于皇帝之后,则二者未始不源于也。汉光武帝时有虞延者,王莽琳兵乱撤离卫钞血赖其全者,甚众建武初虞延除细阳令仗腊遣徒归家应期而还,又诛马成之奸盗被谤见信于帝终为司徒,其曾孙虞放纩为杨震门生。及震被谗自杀,诣关曰震无罪如名于世,放纩之子虞彦汉议郎谏灵帝入钱拜爵事谪贬章安即吾之鼻祖也,再传虞翔字鹏举为鄱阳太守以文著世,按会稽典录云与御史中丞句章任爽,各驰文檄晔若春荣见吴志虞翻传注吴子良喜城志亦有记录,三传子寿公佐汉帝赏为司州中监,四传晦公仕晋怀帝官至刺史,五传诚学公迁居临之墨崖,即乌岩为始迁祖至今约有一千八百多年历史。

兹将虞氏有关开列于后。

虞山:古称海隅又称乌目山,在江苏省常熟县城西北相

传西周虞仲葬此故名为游览地。

虞乡:旧县城在山西省西南部,公元一九五四年与解县

合并设解虞县,公元一九五八年解虞县与安邑县合并为运城县。

虞书:尚书组成部份之一,相传记载唐尧虞舜夏禹等事

迹之书。

虞初:河南洛阳汉武帝时任侍郎汉书艺文志列入小说家

  

文献论文

我国文化教育事业自古以来颇为昌盛,上层建筑的文化教育相应地提倡忠君尊孔、封建迷信,以为统治者服务为主的。科举制度沿用的,像明朝以来的旧法,是用经义、八股、诗赋、小楷取士。少数人在私塾蒙馆,读“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千家诗”;县设县学于孔庙(亦称文庙),设置教谕、训导,培养封建统治者,以金榜题名为荣。忠君尊孔,崇文尚武,读五经四书,读“古文观止”、“唐诗”、“宋词”。所谓耕读家风,盖我虞氏家族的一贯传统。历史上也出现了许多文学巨匠,像文学大家虞集、虞世南等,盖我族之荣光也。他们的著作本书有较详细的篇幅绍介。但宋朝虞复,吏部尚书远斋公,归隐故乡义乌华溪东岩,闭门著书立说,其中光“成已集”即有40 多万言,史称此书“茹涵古今,啸咏泉石裕如也”。“成己集”计60 余卷;“告蒙”、“告忠”、“远斋集”、“孔峰集”合八十余卷。明著名医学家华溪虞抟,号天民,与义乌著名医学家朱丹溪、现代名医陈无咎(号黄溪),合称义乌医家“三溪”,现义乌市区五叉路口有朱智彪开办的“三溪国药馆”,享誉义乌城。虞抟著作颇丰:有“医学正传”八卷、“方脉发蒙”六卷,还有“证治真铨”、“苍生司命真复方”、“百字吟”、“半斋稿”等。民间散失不多,十分珍贵。且现在复印的,几乎可以说零。好象仅在中国医学验方大全中约略见过收入了几个虞抟的著名验方。似乎我们中国医学界忘记了祖国的国医中药,而追求所谓的西方先进医学,发扬挖掘祖国传统中医的工作实在令人遗憾。而虞抟的著述珍贵得连日本也作为高等医学院校的教材,举国欢迎。是“墙内开花墙外香”吗?还是崇洋媚外的结果呢?又如明朝刑部尚书虞守愚,是个著名的藏书家,也是著名的文学家。他的著述颇丰,在辞官回家后,于华溪东岩“留余”居所埋头著述,著有“东崖文稿”、“虞台拙稿”、“经书一得录”等一大批著作,可惜皆失于战火,残存的也在文革中付之一炬。现在编者收集到的作家作品名录己少之又少,但也可见“历朝尚书府,累朝翰苑家”的虞氏家族大有文才,人人称慕。是弥足珍贵的。资料不全,是个缺憾。但也足以提醒我们后代,要珍惜传承虞氏文化,并发扬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