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家谱馆 > 游姓网 > 游氏源流 游氏源流

游姓源流考证

时间:2021-3-12 来源:家谱馆游姓展区
游姓源流考证

  

                                                                                 ——始祖子游公是孔子的得意门生

  

姓氏研究特稿:游道鑫(武汉市)撰文

根据中国十三部历史文化古籍宝典中的五部典籍《左传》、《春秋榖梁传》、《春秋公羊传》、《论语》、《礼记》和春秋释例世族谱等有关史料记载,游氏始祖子游公,姓姬,氏驷,名偃,字子游,春秋时期,曾任郑国的卿,是郑穆公的玄孙,卒于公元前523年,是孔子的得意门生,为孔子儒家学说的完善发展和实施作出了重要贡献的历史名人。

现将有关史书原意具体论述如下:

  

一、关于春秋时期郑国的国君情况

根据《左传》记载:郑穆公名公子兰,执政22年,即从公元前627年到公元前605年;郑襄公名公子坚,从公元前604年到公元前586年执政二十年;郑悼公字伯费从公元前586年到公元前584年,执政二年;郑成公字伯睔,从公元前584年到公元前570年执政十四年;郑禧公字子罕,从公元前570年到公元前565年,执政五年;郑简公字伯嘉,从公元前565年到公元前529年执政三十六年;郑定公字伯宁,从公元前529年到公元前513年执政十六年;郑献公(公孙虿)从公元前513年到公元前501年执政十三年,乃至胜公等等。了解这段历史事实后,就会想到游吉公不以父王字号为姓而以祖父字号游字为姓,这中间到底是什么原因,一定会产生疑问,这就是本文要论证的要点。

  

二、关于春秋时期郑国的七穆的史实。

郑七穆:见《左传》1058页“子展(公孙舍)之,罕氏也;子西(公孙夏)驷氏也;子产(公孙侨),国氏也;伯有良宵,良氏也;子大叔游吉,游氏也;子石(公孙段),豐氏也;伯石印段,印氏也。

  

三、关于春秋时期郑国子游公对晋郑两国关系和好所起的作用

见《左传》1415页第四八条译注:六卿之一的子游公才华横溢,并作《风雨》诗“即见君子,云胡不夷”,由于这首诗感动了晋国大夫韩起,和解了当时郑晋两国一触即发的矛盾,为郑国的安定起了一定作用。了解这段史实,就知道子游公当时在郑国的地位和影响,这就是游吉公为什么要以祖父字号子游的游字为姓的原因之一。

  

四、论证子游公是郑穆公的玄孙,而不是郑穆公的儿子

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5月出版《左传(春秋经传集解)战国左丘明撰,西晋杜预集解》第1415页第四八条译注原文:“子游驷带之子驷偃也”。又见第1143页第二一条译注原文:“驷带子西之子”。第874页第十一条译注原文:“子西,公孙夏子驷之子”。第七零七页:“子驷,皆穆公子”。又据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出版的《春秋榖梁传》第533页第一条译注:“公子騑,即子驷,郑穆公之子”。子西有三个儿子,即驷带、驷乞、驷弘。根据上述史文记载以及附页子游世系纲横图资料,就可以清楚看出子游公是郑穆公的玄孙,而不是郑穆公的儿子。全国各地游氏宗谱上普遍记载子游公是郑穆公的儿子,所以这样的记载是不符合历史事实的。见《左传》842页子蟜(公孙虿)是子游的儿子。《左传》第987页游畈虿子,大叔畈弟。也就是说游吉是公孙虿的儿子,游良是游畈的儿子,游速是游吉的儿子。

  

五、论证《论语》典著中的子游公是游姓的始祖

上面之所以详细介绍子游公上下分支关系以及子游公卒于公元前523年的重要历史记载,就是要让族人知道子游公不是郑穆公的儿子,而是郑穆公的玄孙,又见《左传》第157页,春秋时期宋国宋庄公的儿子也叫子游,卒于公元前683年,这就证明我们始祖子游公,与宋国庄公儿子子游不是同一人,宋国子游比郑国子游早出生一百多年,在我们游氏宗族中,很多家谱没有明确论证我们始祖子游公不是郑穆公的儿子的历史真像,都把子游公当成郑穆公儿子来记载,也不敢论证我们的始祖子游公与宋国的子游不是同一人的历史事实,直到明清朝代也没有人敢论证《论语》和《礼记》中的子游,就是我们游氏宗族的始祖,更不敢明示我们的始祖子游公是孔子的得意门生,是一位伟大的政治家、思想家、著名诗人,并深受孔子赏识,为孔子儒家学说的发展、完善和实施作出了重要贡献的历史名人。

  

六、论证游吉公以祖父子游公字号游字为姓的真正原因

中国作家出版社2006年十月出版的《四书五经》《论语》宝典中记载,其中八篇有十一章记载了孔子与子游商讨治国、礼乐、孝祭、服丧等问题。如:“里仁第四”篇二十六章中记载:子游曰:“事君数,斯辱矣;朋友数,斯疏矣。”其译文:“侍奉君主进谏次数过多,就会遭到侮辱;对待朋友劝告次数过多,就会被朋友疏远。”又如:阳货第十七篇第四章记载:子之武城,闻弦歌之声。夫子莞尔而笑,曰:“割鸡焉用牛刀?”子游对曰:“昔者偃也闻诸夫子曰:‘君子学道则爱人,小人学道则易使也。’”子曰:“二三子!偃之言是也。前言戏之耳。”此译文为:孔子去城武(城武即现在山东的武成县),听到弹琴唱歌的声音。孔子微微一笑,对郑国子游说:“杀鸡,何必用宰牛的刀呀!”子游回答说:“以前我听老师说过,做官的学习了礼乐的道理后,就会有仁爱之心;老百姓学习了礼乐的道理,就容易听使唤。”孔子对学生们说:“弟子们!子游的话是对的!我刚才说的话不过是同他开玩笑罢了。”再如:先进第十一篇第三章记载:德行:颜渊、闵子骞、冉伯牛、仲弓;言语:宰我、子贡;政事:冉有、季路;文学:子游、子夏。其译文为:孔子的弟子中德行好的有颜渊、闵子骞、冉伯牛、仲弓;擅长辞令的,有宰我、子贡;善于处理政事的,有冉有、季路;熟悉诗书礼乐等知识的,有子游、子夏。在《礼记》宝典中都记载了孔子与子游商讨礼仪问题的对话,如:“檀弓上第三”、“曾子问第七”、“杂记下第二十一”等文章。孔子与子游经常探讨孝祭、服丧问题,说明孔子与子游来往频繁,既是师生关系,也像是朋友关系。子游公在春秋时期也算是一位儒家名人。

通过阳货第十七篇第四章例证,具体论述了子游在孔子的心目中所在的地位,孔子的学生中还没有一人敢与孔子当面提出不同的论理之说,而子游能当面对孔子言行提出异议,实为少见。孔子当时不但没有责难子游,反说子游讲得正确,并借口说是开玩笑,以此来缓和当时的尴尬局面,这就证明子游的学问和思想以及治国的论理深受孔子赏识和学生们的钦佩。也就是游吉公为纪念祖父子游公的功德以祖父子游公字号游字为姓的真正原因。

  

七、论证游氏族人历来忽视郑宋两国子游与孔子的关系

《左传》子游公是公元前523年卒(生年不详),孔子,名丘,字仲尼,生于公元前551年,卒于公元前479年,为此可以推算出孔子与我们始祖子游公有二十八年的同代时间,又据《论语》前言记载,孔子自幼聪明好学,二十岁时,已掌握了很多文化知识,有“博学好礼”的美誉。二十岁已成才,这就说明孔子成才后有八年时间与子游相互联系,这就是历史事实。而宋国庄公儿子也叫子游是公元前682年卒,这就证明宋国子游不是《论语》中的子游,《论语》中的子游就是我们游姓的始祖子游。这两个子游不是同一人,出生时间相差一百多年,这就论证了我们历代游氏宗谱没有具体记载游吉公为什么要以祖父子游字号游字为姓的真正原因。因为各朝文人对此历史没有认真考证,所以各朝家谱对始祖子游公的历史没有详细记载。

  

八、后语

1、游吉公,字大叔,是春秋时期郑国国君公孙虿的儿子,貌美人才出众,原为郑国的大夫,善于外交词令,见《榖梁传》第666页具体记载。子游公是春秋时期的名人,难得的人才,又是孔子的得意门生,从穆公到父亲公孙虿君王这几代,没有一个能与子游公相比,所以,游吉公要以驷偃公字号游字为姓,以此来表达他对偃公的为人及功德的敬佩和尊敬,让游氏后人永远不忘偃公,结合当前中华民族正在复兴,世界各国广开孔子学院,创建民主平等的和谐社会,为此进一步真正体现了游吉公在二千多年前为什么要以祖父子游公字号游字为姓的真正原因以及深远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

2、这次撰修游氏分支家谱时,总觉得游姓源流好像缺了什么,联想自己三十多年前读《论语》时,曾发现孔子的得意门生中有个人叫子游,难道这个子游就是我们游氏宗谱中的始祖子游公吗?带着这个疑问,再次查阅了中国十三部历史古籍宝典,由于历史古文艰深晦涩,估屈聱牙,意蕴深奥,言简意赅,通读十分困难,很多词句理解不通,书中一人有多个名字,多国有同人之名,想查清楚郑国祖公之名,相互派支关系实在不容易。通过反复阅读基本查清楚了郑穆公子孙的派支关系和宋国庄公的儿子也叫子游,卒于公元前682年的历史史实。通过两个子游卒年对比,证实了我们的始祖子游公与宋国的子游公不是同代人,而《论语》中的子游公就是我们的始祖。后将郑国祖公分别排名,并用瓜瓞横图编排郑穆公支下世系纲,最后查出了子游公是郑穆公的玄孙,不是郑穆公的儿子,是与孔子同年代生活过二十八年,孔子在子游公卒前八年间,多次与子游公商讨治国和祭孝问题,来往频繁,这在《论语》中有十三章、《礼记》中有三章共计十六章都有具体记载孔子与子游谈话的内容,这就说明子游公不但是孔子的得意门生,也是孔子的朋友。这就是游吉公为什么要以祖父子游公字号游字为姓的典故。另根据自己多年生活经历发现,及很多游氏宗亲的传说,我们游氏族人与外姓族人有个不同的特点,就是全国各地千里之外不相识的游姓宗亲相会,不论职务地位和年龄差异,都互相热情接待,胜似亲人,族情极为深厚,遗传至今,这就说明游姓族人对祖宗的无比崇敬,是有其历史根源的特殊感情,所以这次修谱不畏艰辛,四处寻找历史资料,全面论证游吉公为什么要以子游公的字号游字为姓的真正原因和历史意义,特编此文载入谱册,以飨子孙。但因吾才疏学浅,对历史古文理解不深,文中不妥之处,恳请宗亲斧正,表示感谢!

  

湖北江夏嵩公支下四十二世裔孙 游道鑫撰

2015年3月11日(修改稿)

(注: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文责编:游心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