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家谱馆 > 应姓网 > 应氏源流 应氏源流

应氏外纪溯源(汇总探讨)

时间:2021-3-12 来源:家谱馆应姓展区
应氏外纪溯源(汇总探讨)

第一世

应叔,字儒林,号仁寿,讳韩。应氏之世系出自姬姓,。在公元前1046――1043年间西周武王――姬发四太子名曰姬达,出自雍妃(即雍娘娘)所生。姬达受周武王所封侯于今河南省宝丰以东,鲁山东南及平顶山、叶县、襄阳一带。而后立国为应国,并以国号应为氏即是应姓,子孙遂以应为姓。(引自《中国姓氏寻根》一书)

第二世

雄;

第三世

珏;

第四世

里;

第五世

守太(开府公);

第六世

道;

第七世

尹昌(宁国公,世袭);

第八世

琳;

第九世

纲(仕中山相);

第十世

佳推(开国公);

第十一世

荣。(以上十一世自公元前1050――公元前684年止为世袭诸侯应国,最后被楚国合并)。

第十二世

杞;

第十三世熹;

第十四世

兆;

第十五世

暌;仕司寇。(战国时为鲁司寇)

第十六世

哲;因后周衰,失政散处

第十七世

子颐;

第十八世



第十九世

涣;为宋太宰

第二十世

延;

第二十一世

复;

第二十二世

宗定;

第二十三世

庆;为楚大夫

第二十四世

从华,仕秦(公元前280年间)太师;

第二十五世

恭礼;

第二十六世

曜公,号淮阳先生,(约公元前210年前)仕于秦,秦灭(汉高祖刘邦公元前202-195年间)隐居淮阳山中,汉高祖刘邦慕其贤,欲徵命曜及四皓(东园公、绮里季、厦黄公、冉里先生),独曜不至,时有“商山四皓,不如淮阳一老”之称,帝赐“汝南郡”;

第二十七世

能;为江阴宰

第二十八世

佩;

第二十九世

洪;为淮阳王相

第三十世

偃;字姬,妻寡居,见神光照室,得黄金,自是富盛,子四:宏、富、完、宙。

第三十一世

宏:汉中兴时诸子宦学,文章雅士;

富:汉中兴时诸子宦学,文章雅士;

宪:汉中兴时诸子宦学,文章雅士;

宙:汉中兴时诸子宦学,文章雅士;

第三十二世

顺公:字仲华,后汉南顿人,历仕冀州刺史、汉明帝(公元58-76年)仕太尉、和帝(公元89年)时河南尹、将作大匠,生十子均以才学明世(引自《后汉书》);

第三十三世

叠公:(公元89年左右)仕江厦太守,汉和帝(公元89-105年间)时太尉《后汉书》;

第三十四世

彬公:(公元126-131年左右)仕武陵太守,汉顺帝刘保(公元126-131)时太尉《后汉书》;

第三十五世

奉,字世叔,顺公曾孙,少聪明,一目五行俱下,汉代宦武陵太守,桓帝永兴中(公元153年间)为司隶校尉。党事起退居,追思屈原,作感骚三十篇,建宁三年(公元170间),赠山林夫子,载《后汉书》

第三十六世

劭公:(公元191年左右)字仲远,奉公之子,少督学,汉献帝初平辛未(公元191年)进士,仕泰山太守,战却黄巾三十万众。又删律仪历令,著汉官仪及文选风俗通纪以辩物类。御称国宝,兴平甲戍(公元194年)拜军谋太尉,并册定律令、官仪、撰风俗通等《后汉书》;

第三十七世

郇公:登汉建安乙丑(公元209年左右)进士,为太史令;子三:瑒、琏、璩;

第三十八世

瑒公:字德琏,魏明帝太和庚戍(公元230年间)及第,与陈林灿、徐干、曹植等号称建安七子,太祖丞相侍郎,五官将文学,建安七子之一,子:廷《三国志》;

琏公 字保连,魏青龙癸丑(公元233年间)及第,仕侍郎大将军、常侍;

璩公 字休琏,魏青龙丙辰(公元236年间)及第,仕侍中,大将军长史,后封开国公。三为承明殿学士,帝问何德?对曰:三入承明庐。以上三兄弟连举状元《三国志》;

第三十九世

廷;袭侍郎爵。生贞。

第四十世

贞公 字吉甫,晋武帝炎 太康期间公元281-289年间为抚军将军、参军、散骑常侍,后迁太子中庶子官散骑常识侍卒。上下九世具以文章轩冕相袭爵禄,官至半千,紫袍金带内外文武并全,元帝呼为盛族;

第四十一世

廉,字绍,(公元310年间)晋怀帝时宦黄门侍郎,御史;相袭侍郎等职;

第四十二世

昶公:相袭侍郎等职;

第四十三世

道贵公:宰相袭侍郎等职;

第四十四世

侃公:赠光禄大夫,都督府都督,相袭侍郎等职;

第四十五世

虎公:赠光禄大夫,冠焉候,相袭侍郎等职;

第四十六世

詹公:字思远,生晋太康己酉(公元289)年3月25日。晋元帝(公元317-322年)间以义勇立功,授武功大夫,晋明帝(公元322年)间宦都督前锋军事,江州刺史,东晋成帝(公元325年)间出镇湖南督理南平、武陵、天门三郡军事境土安全,成帝时期(公元326-342年间)敕封镇南大将军平远冠阳候(缙云龙溪应氏至今一直袭用“冠阳郡”),东晋康帝建元初(公元343间),加封天下兵马都元帅忠国武平王《晋书》;卒晋废帝太和2年丁卯(公元367年),寿七十有九。次年太和3年戊辰(公元368年)转葬于杭之赤水乡,建塔曰六和。配夫人李氏杨氏唐氏俱封贤德夫人。。应詹随元帝渡江南下,仕至镇南大将军,占籍于婺永。应詹生男二,长应玄、幼子应诞,应玄将军随至婺之永康官田后改名诸应,,后因子孙繁衍迁居江南各地。应詹推为应氏南宗鼻祖。

第四十七世

应玄,字应元,号德深,生晋咸康庚子(公元340年)12月20日。永和癸丑(公元353年)尚成帝第七圆贞公主,拜驸马,后加封节度行军司马检校,升散骑常侍兼御史大夫,食邑五百户,遂家婺州官田;知制诏国史令。配钱氏,慈忠夫人。子三:开、闻、闵。二室:姜氏、万侯氏、封令人。薨太元壬辰(公元392年)4月6日未时,葬官田桥陵。(官田桥陵现名芝英上坟坛为上祖墓地)。

应诞,字守硕:仕镇江太守;拜六郡太守,居江西宜黄。

第四十八世

开公,字懽,讳欢,仕朝奉大夫。娶梅氏,赠夫人。

闻公,字忻,讳忻,仕朝散大夫。娶武氏,赠夫人。

闵公,字悦,讳悦,仕朝议大夫,娶梅塘赵氏,赠恭人。合柎官田桥陵,子三:敬、回、聪。

第四十九世

敬,讳亮。

回,讳明。

聪:字胃隽,袭父爵,判开封府。南朝宋明帝太始丁未(公元467年间)进士,仕开封府佥判;娶王氏赠令人,合葬永康卧龙岗。子男三:达、通、进。(清末明初在卧龙岗中造一庙叫骑龙庙,后习惯叫骑龙山)。

第五十世

子和公,名达,字子和,博学工诗,诗词出名,有两岸夕阳红、纸烛短烧红、风过落花红之句,御封三红秀才,仕进士;与张三影齐名。

子穆公,字通,字子穆,生晋义熙癸丑(公元413年)3月29日寅时,卒南朝大明癸卯(公元463年),寿五十一。娶陈氏,继室胡氏,葬永康官田眠牛山。子五:仁、信、傅、倍、传。(眠牛山现名困猫,又名坟山沿,年代久远,睡牛变睡猫。)

进。

第五十一世

仁,字宗1。

信,字宗2 生宋元嘉戊寅(南朝公元438年)11月17日。梁天监戊子(公元508年)领荐刺史豫州,以老辞。卒天监庚寅(公元510年间),寿七旬有三。娶胡氏,葬官田桥陵祖墓。子四:往(原字起手有日字)、昕、时、昭。

付,字宗3。

倍,字宗4,(公元515年间)仕粱金部郎中;

传,字宗5,仕梁关西大督都;

第五十二世

往(原字起手有日字)公:仕相州提刑;

昕公:彦士;彦士。

时公:隐士:子四:詠、谌、诰、诜。

昭公:昭,生齐永明丁卯(公元487年)8月20日,卒永定戊寅公元558年4月16日。粱太清三年己巳(公元549年间)长女入宫为简文帝淑妃,封太师大冢宰。寿七十有二。娶张氏、司氏,俱赠永康郡夫人。子男二:谦、让。

第五十三世

詠公:彦士;兵部主事。

谌公:文学先生;工部郎中。

诰公:山林儒士;

诜公:号云山先生;

谦公:字退之,梁大宝辛未(公元551年)封临海郡王,遂家于黄岩,为黄岩祖。娶吕氏、殷氏,封临海郡夫人。

让公:字仰之,生梁普通甲辰(公元524年)正月10日,大宝辛未(公元551年)封太尉,安定郡公。卒隋大业乙丑(公元612年)8有5日,寿八十有九。夫人陈氏,封定安郡令人,合袝眠牛山。子五:周、郢、贞、禹、郜。子五:周(原字右加耳朵)、郢、郧、禹(原字右加耳朵)、吉(原字右加耳朵)

第五十四世

周(原字右加耳朵),字享龄,陈仕建安将军;生梁承圣乙亥(公元555年)3月5日,卒唐贞观丁酉(公元637年)2月16日,寿八十有三。娶王氏,合袝官田桥陵下,子男二:智颜、智玑。

郢公:南北朝后期(从官田析居衢州,为常山祖);

郧公:

禹(原字右加耳朵),娶何氏,生两子:智颖、智项。

第五十五世

智颜公:字同生,生隋开皇己酉(公元589年)正月13日,卒唐贞观己酉(公元649年)9月27日,寿六十有一。娶湖广黄氏,葬清溪。子二:从正,居正。

智玑,居可投,

智项公:(公元612年间)隋末于江西招募义兵,保靖一方,武德五年(公元622)间归唐为靖州刺史《中国人名大字典》;后徙靖州庙食,为靖州祖。配新昌梅氏,遂家新昌后复迁靖州,死为城隍之神庙,食二郡。

智颖公:从官田析居福州建延平路,为延平祖。

第五十六世

居正公:讳熊

从正公,字顿,讳且彪,字从正,生隋大业壬申(公元612年)6月1日,(公元628年)唐武德间靖国节度使,卒唐贞观庚寅(公元630年)8月24日,年只一十九。娶刘氏,年十九而寡,生两子:长文光、年甫两岁,次文采遗腹子,父卒后八月而生。刘氏断发,誓死不易节。唐高宗显庆四年(公元659年),诏旌表门闾为贞节第宅。合葬延长墩溪旁。(现名延长山)

第五十七世

文光。

文彬,赠户部仕至蜀州司户。子一:演。

文采。文彩,字延著,生唐贞观辛卯(公元631年)4月8日,卒唐永昌己丑(公元689年)12月17,寿五十有九。娶东阳金氏生贞观庚寅(公元630年)10月12日,卒唐延载甲午(公元694年)8月17日,寿六十有五。子一:温源,合葬黄毛湾。(现名茅草山,六十年代以前有守坟入居住)

第五十八世

演公,字温源,唐高宗咸亨辛未(公元671年间)进士,出仕蜀州司户,武后加封之山西河东抚尉大使;生唐显庆丙辰(公元656年)6月15,卒开元己巳(公元729年)12月1日,寿七十有四,号寿光先生。娶东阳谢氏,葬金家湾。子二良奇,良音。(金家湾,现名金家村,在延长山后)。

第五十九世

奇;良奇,生唐永隆庚辰(公元680年)6月13日,卒天宝癸巳(公元753年)12月2日,寿七十有四。娶向氏,合葬官田桥陵,子二:荣庄、华庄。

良音。

第六十世

荣庄,生唐圣力庚子(公元700年)11月11日,卒大历己未(公元779年)10月23日,寿八十岁。娶杨氏,合葬官田桥陵,子五:青芝、黄芝、绿芝、槐芝、松芝。

华庄,子九:苗芝、苌芝、茂芝、桂芝、椿芝、桓芝、桧芝、莲芝、术芝。



第六十一世

槐芝公 字梦瑞,(公元742-755年元天宝间) 助边有功,拜都知兵马使;生唐天宝癸巳(公元753年)6月9日,卒开成丙辰(公元836年)11月15日,寿不受八十有四,由进士仕唐,为分水县尉,升山西河东抚慰大使,娶永康陈氏,继室严州黄氏,合葬永康上青,坐西南朝东北。子二:良俊、良杰。(上青现名芝英乌龟潭水库东方,五十年代尚有古树林,有守坟人家居住。)

青芝,字明瑞,仕唐为左拾遗,陷于朱此乱二中没。

黄芝,字中瑞,从李光弼征讨有功,封为行军司马令史。

绿芝,字廷瑞,唐乱隐居白鹿洞,与李泌交泌,占之不应,号友鹿生。

松芝,字苓瑞,从兄讲学不仕,号属苓子。

长芝。(居官田)

茂芝。(居官田)

桂芝。(居官田)

椿芝。(居官田)

柏芝。(居官田)

桧芝。(居官田)

莲芝。(居官田)

第六十二世

彪公,又名良俊,字彰德,唐靖国节度使,余姚郡刺史,安康郡刺史,生唐永太乙卯(公元775年)10月7日。卒开成庚申(公元840年)11月8日,寿六十有六。娶姜氏,葬上青父坟下,子二:泳,恩.

良杰。居官田.

第六十二世 彪

字德彰,汝南人,汉司隶校尉,纬奉之裔,唐长庆X卯任明州刺使,祛害兴利X湖筑堤X 甬江浮桥民甚德之,因疾乞休,直其乡有兵变延寓居小江里居久宜俗遂上籍于鄞宜人鲁氏后公五年而卒,葬鄞治四十里西山石马里应岱,名二子 泳 思

第六十三世

泳,字裒然,生唐长庆甲辰(公元824年)2月13日,唐末黄巢陷长安,以辅粱太祖有功,开平丁卯(公元847年)梁篡位,拜都知兵马使。卒后汉乾佑庚午(公元907年)5月25日,寿八十有四。宋健隆辛酉曾以孙皓贵,蒙恩追赠吴国公,娶钱氏、叶氏,追赠吴国太夫人,立诸侯庙于杭州享祀,男四:勤、谨、和、缓皆仕。

恩,(以下为永康,宁波世系,)

第六十三世 思

字元承刺使公子谦恭谨宏乡,拜称为良者,娶阳氏卒附葬于先宏之次一子彦夫

第六十四世 彦夫

字叔晦 元承公子,见理明达持心公平,乡党有不平咸事求折之,一言以服因称为不徇翁,娶乐氏中年而亡,誓不复娶人咸义之,卒葬祖,二子 端 靖

第六十五世 端

字肃之, 叔晦公长子,负才秉志壮游京国不偶,娶陈氏善相助,晚年以子贵并X秩偕老而卒附葬应岱一子公辅.

第六十六世 公辅

字 忠肃公之子,景福间(唐892年)任镇海节度使,力击刘文之跋扈,巢清流贼之猖獗,沿边郡县赖之咸宁暇督士民垦田筑塘与屯兵之力,封观阳侯,卒于位,赐葬金塘大众民,立庙祀之纪德于碑,配卜氏封顺德夫人,生一子 仕.

第六十七世 仕

字志行, 观阳侯之子,以文泽历仕招讨使,累著勋绩,拜骑常侍食邑永康,配冯氏合葬南文山沿生五子 绶 宏 纯 级 缟

第六十八世 绶

字彰文,行七,散骑公长子,仕后唐为捡校司徒,以劳得疾后卒于鄞(宁波鄞州)娶钱塘褚氏合葬鄞东圣女山之阳,生二子 聘 职

第六十八世 宏

字昭文行八散骑公次子,仕吴越为镇海军节度使判官,生四子,其后居永康

第六十八世 纯

字德文,行九, 散骑公三子,官都司,娶方氏宦道,江西避难而隐今广昌之族是其裔也

第六十八世 级

字崇文行十, 散骑公四子,仕衙推卒于官葬翕欠之方山其后遂寓居焉

第六十四世

勤公 字隐珍,行第七,懿宗咸通(公元860-873)间仕检校司徒平章事,充度支盐铁使,遂从官田析居山东齐)遂为齐院山东应氏祖;

谨公:字隐瑶,行第八,仕滁州判官,遂家于江苏吴,遂为吴院祖;

和公:字隐琢,行第九,熹宗乾符(公元874-879)间以军功授金吾大将军,镇行营兵马节度使,遂家于楚,为湖北楚院祖;

缓公:字隐阶,行第二十,(公元864-953) 昭宗大顺(公元890)间仕杭州观察军事衙推,后粱开平戊辰(公元908)由婺徙钱塘,以其地属浙东,号曰浙院祖,唐天复辛酉(公元901)间授江西判官,唐天佑甲子(公元904)间晋升度支铁盐使,后因兵革之扰转迁台州宁海梅林(梅林第一世祖),以孙贵赠会嵇郡公,恩赐家庙于旧居钱塘;配蒋氏赠夫人。生子九:晟、昇、昙、长、日今(原字上日下今)、最、旻、昱、量。

第六十五世 (以下宁海梅林世系)

晟公:字承剡,后晋太祖(公元936-940)拜颍州刺史,迁行营读指挥使。由官田迁钱塘,仕颍州刺史。

昇公。字承则,号文学居士,娶钱氏。

昙公。字承删,仕汉,官至太平节度使,娶何氏,封孺人。

昌公。字承列。

日今(上日下今合为一字),字承制,仕颖州刺史迁点检,登后唐天成丙戍(公元926)状元、迁吏部考功郎中谏议大夫中书舍人兼翰林院学士、拜谏议大夫,长兴辛卯(公元931)间晋靖海节度使,以子贵赠金紫光禄大夫会嵇郡公开府仪同三司,仕至秘书省校书郎、吴越郡王。修浙院并修上宗谱,宋健隆辛酉(公元961年)以子皓贵,蒙赠恩国公。后梁开平二年(公元908年)间析居钱塘,生后梁乾化辛未(公元911年)5月11日,卒于宋淳化辛卯(公元991年)8月13日,寿八旬有一,娶周氏,封恩国夫人,继室邱氏封夫人。立诸侯庙享祀,葬宁海十二都桐岭清泉岭父坟下。子十三:元江、元海、元滔、元润、元浩、元汪、元淦、元洁、元渭、元口、元澄、元清。

最公。字承利,娶孙氏子二。

旻公。字承 ,隐居教授,号草堂先生,子四:元淘、元制(原字左边有三点水)、元渊、元幸(原字左边有三点水)。

昱公。字承刷,后汉乾佑(公元948年)中检校刑部,历官至尚书郎,兼御史大夫,娶赵氏子三:元湖、元潭、元潮。

量公:字承剖,号草庐先生,子二:元涧、元涓。唐天复二年(公元937年)间从钱塘析居东阳;

第六十六世

养浩公,讳浩,字本深,生(公元936-1012)。登后周广顺癸丑(公元953)进士,授检校兵部郎中兼御史中丞,立功于吴,宋太祖受命谕钱弘佐归款封郡王。吴越平,封褒三世,立庙以诸侯礼享祀。宋建隆二年(公元961)以开国元勋进爵郡王,宋太平兴国五年(公元980)吴越献土,后加封吴越郡王。便宜处分吴越事。宋真宗咸平四年(公元1001年),辞官隐居台州路黄岩州宁海,赐梅林地。命有司建府以居。自号东皋野人、薨宋大中祥符壬子(公元1012年)2月3日,寿八十有九。娶赵氏赠越国夫人,柴氏赠令人,苏氏赠恭人。合葬梅林。子二并袭爵光禄大夫。

汪公,徙居黄岩为黄岩始祖。

江公:从宁海梅林析居绍兴会嵇;夫人周氏所出。

海、滔:浙院

润(金氏夫人所出)公,从宁海梅林析居上海松江;

汪公:从梅林析居黄岩;

洋、淦公:从梅林析居绍兴三阴;

洁公析居温州永嘉;

渭公:从梅林析居处州;为均溪始祖。

泽公,从梅林析居钱塘;

元口,仕宋,检讨国子学,徙居山西长子县,遂为长子祖。

元澄,仕宋,潮州刺史,居浙院。

元清,居浙院。

元淘,仕周,官至中书省中书令,居浙院。

元制(原字左边有三点水),居浙院。

元渊,仕周,主簿华阴县,居浙院。

元幸(原字左边有三点水),仕宋,主管淮西,就家于淮西。

元涧,居浙院。

元涓,仕宋,徐州知府,遂居于徐州。

元湖,仕宋,招讨山西等处使,千户,卒于官田,子孙遂居山西。

元潭,居浙院。

元潮,随兄元湖之任山西。

元河,仕宋,任山东大名府经历,升兖州府判。

元滨,居浙院。

第六十七世

维嵩公 字公廉,生宋建隆壬戊(公元962年)2月25日,至道元年(公元995年)袭父爵银青光禄大夫、上将军散将。卒大中祥符壬子(公元1012年)2月22日,寿五十一。, 靖十居东院,由太学內舍登太平兴国丁丑(公元977)进士,初任刑科给事,中转侍御史改授广东提刑进秩银青光禄大夫;配周氏王氏俱封夫人,合葬郑公岙花心穴。子四:世万、世穆、世询、世戬。

维岳公:字公明,靖十六居西院,登雍熙丙戍(公元986)进士,初授南安军教授转太常博士,袭父爵光禄大夫,骁骑都尉,同行诸军事,终尚书右郎官;配金氏李氏孺人,生五子,合葬海史山之原。居梅林。

第六十八世

世万,迁临海西乡蓼岸桥头等地

世穆,迁临海西乡蓼岸桥头等地,昌国东宅祖。

世询,迁临海西乡蓼岸桥头等地,昌国西宅祖。

世戬,又名万戬,字彪。第二十八,居东应(即夏阁),配罗氏加封太宜人,葬东应评园。生子二:节岩、傅岩;

万真,讳瑗,生太平兴国庚辰(公元980年)3月15日,卒天圣癸亥(公元1023年)3月9日,寿四十四。娶陈氏,合葬同岭岗。子一:泽,此即日岭旧谱嗣三府君。

第六十九世

节岩公(公元1006-1076):居仙居夏阁,仕太傅;配夫人郑氏,夏阁祖。子一:纪。

傅岩公(公元1010-?):讳大临,字有介,号傅岩居士,宋封将侍郎,又加封迪功郎,朝奉郎。以子贵,封朝奉大夫,配铜山石氏,封宜人,葬十二都纺车岙。又谱载:仕台州经略,太子少傅;配夫人汤氏合葬临海石塘居夏阁怀仁里祖。子五:从谦、从诜、从谐、从诱、从谅。

第七十世

纪公(公元1026-?节岩公之子):仕大中大夫进秩光禄大夫,(居夏阁,为缙云应氏内纪第一世始祖,……至內纪第五世德洽公来缙云龙溪发祥,为龙溪始祖……);配夫人蒋氏,生一子:逵。(详见缙云龙溪应氏宗谱内纪)

第七十世

琉,字公玉,行百小一,号东皋,生宋天喜(公元1021)辛酉4月21日,卒宋熙宁癸丑(公元1073年)10月29日,寿五十三。娶花园李氏,合葬汶西娄家岙花心穴,子五:贤、俊、仁、翰、与。

珏,字敦良,行百小三,领乡荐,特恩补县尉,碛境祖。

介,行百小四,徙居白石坑。

从谦公,行百小八,柯村祖。配叶氏,析居绍兴柯桥;

从诜公:行百小十二,官司大理寺评事,至朝奉大夫,胡岙祖。登熙宁丙辰(公元1076)进士,任大理寺评事,析居椒江梓林;

从谐公,行百小十三,官司至将仕郎,双桥祖。同登熙宁丙辰(公元1076)进士,授安东司户,徙居临海双桥祖。

从诱公:行百小十五,居梅林,子三:告、吉、古。登北宋大观己丑(公元1109)进士,任大理寺评事,居仙居夏阁;

从谅公:配东岙周氏,葬八都后沈周家岭,迁回宁海梅林。

以上资料查证:

缙云龙溪应氏裔孙 应子根

永康芝英应氏裔孙 应昌金

(本资料由应卫强宗亲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