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家谱馆 > 叶姓网 > 叶氏源流 叶氏源流

台湾世美叶氏

时间:2021-3-12 来源:家谱馆叶姓展区

    葉氏在國內按“新百家姓”人口排行第42位。在晉江算不上大姓,主要分佈東石西尾、潘山、溝頭、深滬、安海,現有人口 3700余人。

  據文獻,葉氏源出於羋姓。周武王得天下,封同母弟聃季為司空,成王繼位,又封聃季食邑于沈亭,其後裔以沈為氏。沈氏十八世尹戌為楚國左司馬,其子沈諸梁,字子高,任令尹司馬。楚惠王二年討平白公勝之亂,因功封南陽葉邑(今河南葉縣)為食採之地。其後代遂以葉為姓,以“南陽”為葉氏郡望。

  歷史上葉氏頗見名士顯宦,如葉法善(616—720),字道元,唐代括州人,自曾祖三代為道士,傳習攝養、陰陽、卜筮、符咒之術。得高宗、則天、中宗尊寵。拜鴻臚卿,封越國公。

  宋代葉廷珪,字嗣志,甌寧人。政和間進士,紹興十八年以兵部郎中出任泉州知州。為政清靜簡易,禮賢下士,著有《海錄雜事碎事》傳世。

  葉適,字正剛,永嘉人。宋淳熙五年進士,慶元三年知泉州。累官至寶文閣學士,通議大夫。平生喜讀書,善考論古今,品評人物,名垂當世。學者稱“水心先生”。

  葉顒,字子昂,宋代仙遊人。紹興年間進士,為人清介,處大事毅然不可奪,自初仕至任宰相,服食僮妾,不改其舊,人稱其節。

  葉祖洽,字敦禮,宋代邵武人,熙寧三年進士第一,時邵武府學有石榴樹未到時令先結二實,人謂吉祥,榜發,果然葉祖洽居第一,同郡上官均位第二,遂應石榴結實之兆。

  葉濤,字致遠,宋代趙州龍泉人。熙寧年間進士。後以龍圖閣待制提舉崇禧觀。王安石曾贈以詩,有“冠蓋累葉”之句。

  明代福清人葉向高,字進卿,萬曆十一年癸未進士。選庶吉士、翰林院編修,以禮部尚書調入東閣,與山陰朱賡、晉江李廷機同朝為相。其後獨相八年之久。時朝中朋黨交訐,各立門戶。獨向高坦直夷易,以調停國是、挽持朝綱為己任。任仕三朝,官至光祿大夫、左柱國、太傅、吏部尚書、中極殿大學士。崇禎初,贈太師,謚文忠。

  古人有聯以表葉氏名人:“介節如山(葉顒),顯冠裳于累葉 (葉濤);清平似水(葉適),兆科甲于榴花(葉祖洽)。”至如葉向高這樣的名相,則各地葉氏人皆引以為榮。

  晉江葉氏遷自同安佛嶺。其始祖名洙,一名關,河南光州固始縣人。曾任唐朝散郎,後升學士。唐末中原戰亂,乃奉父母挈家南遷,先徙居江西泰安縣射坪鄉,復於唐龍紀元年(889)隨王審知人閩,擇居同安佛子崗嶺下,子孫蕃衍,分居各地,共奉葉洙為人閩始祖,以“佛嶺傳芳”作為堂號。

  佛嶺八世葉益(1230—1313),字深叟,結縭宋魏王趙從政之妹,是為宋朝郡馬。葉益生五子:子發、子茂、子成、子秀、子榮。後代悉以“郡馬堂”作為榮稱。

  葉益次子子茂,字育天,號夏卿。夏卿生二子:以寅、以卯。
 
  葉以寅(1314—1398),字恭甫,號敬臺,謚懿德,因元末世亂,徙居晉江,先居仁和後湖(今東石後湖村),後徙西尾(雅稱日 “世美”)。娶公卿堡(今青陽蔡厝一帶)黃氏為妻。生子景良、景賢、景鳳、景壽(無傳),傳長、二、三房,又稱福、祿、壽三房,尊葉以寅為東石世美葉氏一世祖。

  相傳葉氏一世祖以寅善堪輿,自擇葬地于十二都周坑山長嶺山頂,坐乙向辛,穴深一丈三尺,號為“燈檠穴”,又稱“獅形”。地師謂之“百子千孫之地”。以寅又構居室于西尾海濱,坐南向北(艮坤寅申),門臨池塘,堂拱大石,圓凈如珠。人謂之“寶珠人室”。

  明萬曆年間,東石葉氏一族已甚蕃衍,福、祿、壽三房子孫共議,就一世祖居室構建祠堂,以奉祀始祖及列祖列宗。其時並修有族譜,訂世美葉氏昭穆自一世起為:“懿、景、廣、興、登、宜、本、日、鬱、舒、長、及、喬、允、仕、學、晉、禮、樂、恢、宏、光、祖、德、詩、書、濟、美、振、家、聲”。現已傳至二十四世“德”字輩。

  東石是濱海之區,而西尾在東石又最靠近海港,世美葉氏歷來多以航船、討海作為生計。清代閩臺兩岸商貿交通密切。葉氏一族曾置船至數十艘,川走山東、大連、福州、台灣。嗣後台灣被日本霸佔,航船則轉而遠行南洋經商,並多有僑居馬來西亞、新加坡、泰國、菲律賓者。據近年統計,東石世美葉氏現住人口 1800名,而住居海外的族裔比在鄉族人多達3倍。

  東石世美葉氏自明代創建宗祠,“左昭右穆有序,俎豆馨香不問”。又經過清道光甲辰(1844)、光緒庚辰(1880)重修,油漆、添置祭器,愈臻完備。至上世紀50年代初祠堂被徵用作糧倉,到80年代改革開放時始歸還。1999年,由海內外葉氏宗親協力按原址原貌重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