奚姓为本地望族之一,世居召楼镇,人称“浦左首富”。
礼耕堂 位于镇中市(今革新村八组3号),初建于清乾隆五十八年(1793),为奚氏九世孙奚之炬(字镜湖)宅院。坐北朝南,有5进,12道墙门,有房共计138间,其中平房98间,楼房上下各20间。堂匾系乾嘉隶书大家伊秉绶所题。家训为“诗礼继世,耕读传家;仁礼进取,励志养德”。2003年12月15日由闵行区文化广播影视管理局公布为不可移动文物。
仁瑞堂 光绪年间,创办奚氏家塾,闻名四乡。1959年召楼农业中学迁入仁瑞堂屋,1969年秋设民办召楼中学。
宁俭堂 梅园隔河相对。建于清末。奚燕子家宅。房间里残存的欧式彩色玻璃、刻有精美卷草纹的月梁。现存堂匾,题于1923年。
纯佑堂 位于鎭西,奚渊镜宅。
资训堂 始建于光绪年间。宅主奚松,欣赏西洋建筑,因此建造时建有广泛应用木雕、砖雕、石雕工艺,而且题材古今中外均有。匾额有赵之谦手书。清末在此办学堂。1920年遭火灾而毁,后重建,但远不及当初。1980年代拆除。
奚氏家塾
清同治七年(1868)设义塾。光绪年间,奚氏家族于仁瑞堂创办家塾,聘请陈行名士秦锡圭(字镇谷,号介侯,别署见斋)任教。相传,民国名人曹汝霖、黄炎培等幼年时在此就读。据考证,曹汝霖1877年1月生于上海,后去汉阳铁路学堂读书,1900年赴日本留学;黄炎培1878年生于川沙城内,父母早丧,自幼寄居外祖父家,1901年秋考入上海南洋公学特班;而秦锡圭于光绪十九年(1893)与兄锡田同科中举,光绪二十一年中进士。奚氏家塾闻名四乡之时,应在1893年左右。当时,还有奚子鹤等创办春雨草堂,聘请朱敏侯、徐悦才任教。戊戌变法后淘汰私塾,光绪三十二年(1906)七月,奚在新在镇中市奚宅创办召楼小学堂,奚世馀等创办广智两等小学堂,后合并由奚在兹任为堂长,扩充为劝学所,推进地方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