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家谱馆 > 萧姓网 > 萧氏源流 萧氏源流

明清萧氏家族与移民运动

时间:2021-3-11 来源:家谱馆萧姓展区

明清萧氏家族与移民运动

 

    明清时期,江西萧氏人数继续居全国之冠,仅庐陵一地就有三百二十五支萧氏家族;但两湖萧氏家族伴随着移民潮迅速增长,已有超过江西的趋势,原不彰显的湖南萧氏家族开始展露头脚;再其次是福建。这一时期出名的家族,明代有泰和宰相萧铉家族、庐陵状元萧时中家族、泰安萧大亨家族和潮阳山东道御史萧端蒙家族等,清代有广西巡抚萧永藻家族、新疆史地家萧雄和太平天国西王萧朝贵等等。

 

    这一时期萧氏族人的迁徙主要是伴随着几次全国性的人口大流动而进行的,即江西填湖广、湖广填四川和移民开发台湾。

 

    明清的湖广主要指湖北、湖南和广东的部分地区。魏源《古微堂外集》卷六《湖广水利记》载:"当明之季世,张贼屠蜀民殆,楚次之,而江西少受其害。事定之后,江西人人楚,楚人人蜀。故当时有江西填湖广,湖广填四川之谣。"其实,江西填湖广和湖广填四川的移民运动早在元末明初已经开始。洪武年间湖广凋残,人口稀少,而江西则存在着较严重的人多地少的问题,于是便出现了江西填湖广的移民潮。在江西填湖广的同时,两湖民众却向四川迁移。元末明初和明末清初,由于元初蒙古军队的残酷杀戮、明末战争的破坏和自然灾害不断,四川地区人口锐减、城市废弛、土地荒芜、灌丛密布、野兽横行,人烟罕见。明初和清初都曾组织移民四川,而尤以清初规模较大。清初推行鼓励移民西进的政策,如占地为己、免于起科、官给耕牛等,并"滋生人丁永不加赋"以鼓励生育,如此湖广填四川达到了高潮。

 

    江西填湖广和湖广填的移民运动,使两湖和四川地区的萧氏家族也增多了起来。

 

    谭其骧先生在《湖南人由来》一文中说:湖南人来自历古,五代、宋、元、明居其什九;元、明又居此诸代之什九;而元末明初六七十年间,又居元、明之什九。又指出:湖南人来自天下,江、浙、皖、闽、赣东方之人居其什九;江西一省又居东方之什九。湖南人主要来自江西填湖广运动。江西有利的地理位置是湖南移民中的江西人居多的主要原因。江西移民只要越过湖南东部的罗霄山脉就可以进入湖南纵深,与其他各省相比路途近且方便。

 

    伴随着江西移民两湖潮,萧氏族人也大量迁居两湖。江西的萧氏主要集中在吉安市、吉安县、吉水县、泰和县等地区,而来自江西的湖南移民中又以"泰和最多,丰城、庐陵次之,南昌、吉水、安福又次之",所以在萧氏族人聚集的地方,有大量的萧姓族人移居湖南,高陶《天涯萍踪--记萧三》称"转徙于湘阴县的萧氏后裔多达十万人",可能有些夸张,但某种程度上却说明了移居湖南的江西萧氏族人之多。据湖南各地方志和萧氏族谱统计,约有十八个以上的县市地区的萧氏宗族在明初从江西迁来,而源于吉安、庐陵、泰和的萧氏又占百分之八十以上。另外移居湖北、广西、广东的各省萧氏族人,也以江西萧氏人数为最。

 

    入川的外地移民主要来自湖北、湖南、江西、福建以及广东等省,尤以两湖为多。据统计,当代四川人口中百分之八十以上是清代湖广填四川大移民运动中的移民后裔,总数达六七千万之巨。

 

    此次萧氏族人迁徙四川,以湖南、湖北为最。据清湖南新化《萧氏族谱》载:明清时,新化萧氏宗族中富公房家族迁四川三十三家,广西八家,其他外徙三十七家;贵公房家族迁四川二十六家,广西二十四家,其他外徙十三家;隆公房家族迁四川三十一家,广西十一家,其他外徙四十三家;魁公房家族迁七家,广西六家,其他外徙四十家;老公房家族迁四川二十一家,广西六家,其他外徙六家;大器房家族迁四川九家,广西四家,其他外徙四家;大乐房家族迁四川八家,广西六家,湖:家,其他外徙十二家;宗贵公房家族迁四川二十家,广西十六家,湖北十家,其他外徙二十四家。仅仅湖南一个萧氏宗族迁往的就达一百五十五家,可见当时湖南萧氏迁四川之盛况。

 

    据《台湾省统志》氏族编不完全调查统计表明,萧姓在台湾居第二十七位,所占姓氏比例为百分之零点九八左右,比大陆萧氏比例高约零点五个百分点。萧氏族人移居台湾始于清代移民开发台湾之初。《台湾姓氏之研究》一书称,萧氏人台,为时甚早,据现在台北炙三芝乡的萧氏家族世代相传,他们的祖先是在郑成功平定台湾以后,就已经移居于大屯山鹿(今北投)。闽、粤萧氏的大批入台开基,则是康熙末年以后的事,有明确纪录的则为以下几件:康熙六十年(1661),朱一贵反,广东籍义民萧能成等居于下淡水港,稍后有诏安的萧姓人士人垦大目根堡竹头崎庄及覆鼎庄;雍正、乾隆年间,萧明亮人垦今台南县六甲乡;乾隆初年,萧姓泉州人入垦武东堡枋桥头红毛社等庄;同年,萧、林二姓入垦打猫东仕樟脚、大湖底苦苓脚等地,并制纸发售;乾隆十年(1745),广东萧姓人人垦今台中县东势镇;乾隆三十五年(1770),萧秉忠人垦今基隆市八堵、暖暖;福建人萧光禄、萧朝汤入垦今台北县瑞芳镇上天里;乾隆四十三年(1778),萧姓漳州人人垦今台北县林口乡东林村漳寮;萧心匏入垦台北县石碇乡丰田村峰头。

 

    《台湾区姓氏堂号考》称,台湾的萧氏主要来自福建、广东两地。其中福建有泉州府的同安、晋江、安溪、南安等县,漳州府的南靖、长技、诏安等县;广东的饶平、大埔、梅县和陆丰等县。

 

    这一时期,伴随着华人的海外移民,也有一部分萧氏族人走向海外,今天的东南亚诸国以及欧美非等地都有不少萧氏后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