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武家族研究
柴国富 柴贞周 柴圆周 柴明周 柴维周
柴夫人把孝平皇后之意转告了柴文进跟兄弟窦融,二人听了很是为难。因为刘氏宗亲被王莽杀戮一尽,要找一位汉室宗亲承继汉室实非易事。后来,才找到大汉朝的泗水王刘良。那刘良如今隐姓埋名住在南阳宛城外白水村。泗水王刘良把侄儿刘钦之子刘秀秘密送到长安城,藏在柴相府。刘秀此时刚刚七岁,柴夫人把刘秀抱到宫中,王莽的亲信以为柴夫人抱着的还是小孙女,万没想到是刘秀。等孝平皇后看见刘秀了,很是喜爱,就把刘秀过继膝下。临抱出后宫的时候,皇后把自己手腕上戴的一对九凤玲珑透体白玉镯摘下一只来,给刘秀戴上。将来母子相逢之时,刘秀得以这只镯子为凭。窦氏夫人把刘秀抱出宫去,回到柴相府。没想到有人给走露了消息,密报王莽说:“左丞相柴文进将刘氏宗室刘钦之子刘秀抱进宫中,王皇后将刘秀过继为儿,那刘秀又被王皇后派人抱出去,藏在柴相府内。”王莽一听,大怒,立刻密令三齐王苏献到柴相府搜拿刘秀。
6,柴文进之子西汉末大 将军衢州总兵柴宏。【府山公园】 位于衢州市区东南隅,是峥嵘山和龟峰山的合称,面积300亩。《读史方舆纪要》载:“西汉末,柴宏屯兵于此后始称峥嵘山。”龟峰山,因山形像龟而得名。《明一统志》载:“其形如龟,昂首垂足,与峥嵘相连。”自唐至民国,这里都是郡、州、府治衙门所在,因此,人们又习惯称为“府山”。府山紧依城郭,山势突丌雄伟,是历代兵家驻军要地。李(伟去亻加礻)是唐太宗李世民重孙,在睿宗景云年间玄开元二十四年(736年)两次为衢州刺史。信安王府就在府山上。孟郊有《峥嵘岭》诗描述了当时的繁华。府山历代建有学庠、书院、关帝庙、三元观、贞节祠、东武楼、步云楼、桃花台、芙蓉台、班春亭、府城隍庙、鼓楼、晏公祠、忠武王庙等。山上楼阁毗连,亭台相望,美不胜收。庚子事件衢州教案,清廷赔款5万两,割地10余亩,在府署东建天 主教堂,西建洋坟八座。1927年,府山北麓辟为“中山公园”,曾建有光复纪念碑、抗日阵亡将士纪念塔等。1957年改为府山公园。园内林木蓊郁,建有亭台假山和花卉园等。【衢州府城】 始建于汉代,现存的府城以唐代为基础,明代重修。原有六门:东 称“迎和门”(今称东门);南称“礼贤门”(今称大南门,俗称通远门,又称光远门);西称“航远门”(今称大西门,俗称水亭门,又称朝京门);北称“永清门”(今称北门,俗称浮石门,又称振宸门);东南称“清辉门”(今称小南门,俗称前湖门,又称魁星门);西南称“和平门”(今称小西门,俗称埭堰门,又称通广门)。六门之上均建楼,各为两层歇山,各门形制以水亭为例:城门墙高7.3米,厚12.37米,两侧城墙残长各为30米、20米;拱券高5.55米,宽4.88米,墙基用8层条石错缝平砌,高1.5米,上用砖平砌1.4米处起券,券顶横砌。在迎和、清辉、礼贤、永清四门外包筑月城。府城现存水亭门、大南门、小南门、东门及小西门之半,各门城楼已圮。城墙残存的约有2000米,残高3—5米,城外护城河基本保存,南湖、斗潭保存较好,东侧则有待于疏浚。1989年12月公布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 柴武台位于栾城镇寺下村西。系西汉初年大将柴武的墓冢。柴武于秦末起义,跟随刘邦,垓下战役(消灭项羽之战)时统领后军,因战功赫赫封棘浦候,史书、汉书均有记载,死后葬栾城,为全国仅有的少数汉墓之一,隋代时,台上建善众寺一痤,规模盛大,唐初(玄奘)未去西天取经时,曾在善众寺挂单,可见当时寺庙规模。
柴武台于1999年3月,被县政府确定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1999年7月被石家庄市文物局批准为准市级文物保护单位,2000年申报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待批准。
2,柴武(?─前163)西汉初大将。秦末响应刘邦起义,屡立战功。参加了刘邦与项羽的垓下( 今安徽灵壁县南沱河北)决战,将项羽军击溃,时韩信为前将军,孔将军率左 .,.. 十一年( 前196年),韩王信叛汉降匈奴,汉使柴武击败韩王信军,斩韩王信于参合(今山西阳高南)。
3,柴(Chái), 出自姜姓,以祖名为氏。春秋时期,齐文公的儿子公子高之孙以高为氏,其17世孙高柴为孔门弟子。高柴的孙子以祖父的名字为姓,叫柴举。柴举的后代就以柴为姓,世代相传。据《通志》载:“柴氏,姜姓。齐文公子高之后。高氏傒,以王父字为氏。十世孙高柴,仲尼弟子。柴孙举,又以王父字为柴氏。汉有棘蒲侯柴武。裔孙守礼。五代周太子无子,以守礼子荣为嗣,是为周世宗。”《姓考》载:“齐大夫食采于柴,因氏。”又《千家姓》载:“平阳族。”
得姓始祖:高柴。据《元和姓纂》记载:“齐文公子高后,高孙奚以父字为氏,十代孙高柴,仲尼弟子,孙举,又以王父名为柴氏。汉有棘侯柴武,柴文,晋末为平阳太守。”由此可见,柴氏以汉代初为刘邦斩韩信于参合的棘蒲侯柴武开始,追溯到春秋时代的孔子弟子高柴,乃是齐文公的儿子高,得姓已有3100多前的历史。这个姓自古以来,并没有外来姓氏加入,是一脉相传的子孙。望族居安阳郡(今河南省息西县)。据《百家姓》注平阳郡(今山东省临汾县一带)。故高柴就是柴姓的得姓始祖。
4,棘蒲侯柴武之子柴奇,袭封棘蒲侯,大将军,河北省,赵县人。
5,西汉末,柴武后裔柴文进先为太子舍人,为上卿,封晋国公。后升丞相。
孝平皇后乃是王莽的亲生女儿,王莽不忍心把女儿杀死,传下旨意,命众公卿的夫人入宫,有能劝皇后改嫁的有重赏。夫人们纷纷入宫,孝平皇后除去礼仪相待,并无一言,弄得众夫人无法开口。只有一个人入宫,孝平皇后才略带笑颜,言语相还。这个人是谁呢?乃是左班丞相柴文进的夫人窦氏。
左班丞相柴文进是个深谋远虑的人,跟内弟吏部天官窦融都是汉室忠臣。王莽篡汉,柴文进与窦融虽有忠心,可是身为文官不掌兵权,满朝文武又多是王莽的心腹,不能轻举妄动。王莽未曾篡汉之前,他二人已经知道,王莽内仗太皇太后宠信,手握兵权,是除之不易了。两个人商议,对王莽佯为附和,不让王莽生疑,将来想个万全之策,再把奸贼除掉。柴文进与窦融极力靠拢王莽,王莽不但不疑,反而将他们当作心腹。这次王莽一传旨,柴文进跟窦融就猜透了孝平皇后的心意,密商之后向窦氏夫人授计。柴夫人能察言观色,入宫的时候抱着六岁的小孙女。孝平皇后苦闷宫中,又无儿无女,看见这个小女孩十分喜爱,就认为义女。有人报告了王莽,孝平皇后能跟柴夫人谈话。王莽立即传旨,准柴夫人随便出入后宫。这么一来,柴夫人经常抱着小孙女入后宫,跟孝平皇后越来越亲近,外人不知道其中的奥秘。时间一长,在言谈话语当中,孝平皇后看出来了,柴夫人虽是女流,但她深明大义。能过细言了,孝平皇后才知道柴文进与窦融忠于汉室,遂向柴夫人吐露肺腑,托她转告左班丞相与窦天官,自己有心把汉家的子孙过继一人为子,承继平帝,将来在外兴师讨贼,恢复汉室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