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广东大小开基祖公的派系分布概述:  
 全广东各县市都有温氏。但是,不成村的不算开基。  
 又因温氏大量进入广东梅州开基的时间,多在元明时期,传代不超过三十五代;温氏大量进入广东梅州以外各地开基的时间,多在明清时期,传代不超过三十代。故基本只能集中在山区(平原已因后到而难以进入了)。故很适合分片研究。  
 (一)东北部山区(梅州山区)情况  
 主要以三大派组成。  
 肇基派梅州本系(又可称梅州五郎系),以松口为核心,分衍开基到丙村、白渡等地。  
 “林五郎”派宗泽梅州本系(又可称梅州六郎系),以松源为核心。  
 梅州七郎系良善公分系,以石坑为核心,分衍开基到梅西区、南口、平远、兴宁。  
 其次,“林五郎”派小七郎梅州本系(又可称梅州七郎本系)有分散性、小量性分布。  
 大部分聚居地开基传代二十多世,开衍核心地开基传代三十世左右。以高辈村为主。其中五郎系、六郎系传代三十多世,良善公分系传代二十七、八世。  
 (二)东南部山区(莲花山山区)情况  
 一是以五华县贵和公系为主要分衍源,以五华县为核心,向南分衍开基到紫金县、揭西县、普宁市、陆丰市。  
 二是梅州小七郎梅州本系后人移居,主要集中于澄海市、紫金县开基。  
 三是梅州小七郎系之良善公分系后人移居,主要集中于现惠州市及其郊县区、河源市及其郊县区、龙川县、紫金县、龙门县开基。  
 以开基传代二十世左右的聚居地为主,北部五华县、龙川县开衍核心地相对高辈些,传代二十五世左右;沿海县市相对低辈些,也多有传代十几世的低辈村。  
 (三)中部山区(清远、广州北郊山区)情况  
 一是以先到始兴县的“六二郎支”为发源,再迁基到的翁源县为分衍基地,以万一郎公分系为主力。以翁源县为核心,向南分衍开基到英德市、清远市及其郊县区、广宁县、新丰县、佛岗县、广州北郊花都、从化、增城、白云区;也有个别分衍开基到韶关市一些南郊县区、阳山县。  
 二是梅州梅州小七郎系之良善公分系后人移居,主要集中于清远市及其郊县区、广州北郊花都、白云区;  
 另外,清远市及其郊县区也有不少梅州六郎本系的。  
 以开基传代十几世左右的聚居地、低辈村为主。  
 (四)西南地区情况  
 以贵清公系后人为主,以鹤山市为核心,向北向西分衍开基到新会市、新兴县、阳江市及其郊县区。  
 在廉江也有贵和公系的开基后人。  
 以开基传代二十世左右的聚居地为主。  
 (五)西北、北部山区情况  
 许多是从江西移居来,反而大都不如广东其他地方的温氏来粤早。  
 不像广东其他地方的温氏那样互相多有远近不一的同源关系;也跟广东其他地方温氏没有明显同源关系。具多源性。  
 有名的小始祖公有:曲江的士谦公、南雄的庭华公、始兴的祖贤公、乳源的政公、怀集的迏明公,还有南雄的“经”字辈公、“德”字辈公。这些都是开基传代十来二十世的低辈小始祖公。  
 怀集的尚一公,开基传代二十七、八世。与广东温氏(除梅县外)四大分衍大祖公比,与良善公、贵和公、贵清公近辈,比永良公(万一郎公)高辈。但是,从其后人在广东各地的分衍度、从其本人在广东温氏中的影响度看,也惜为小始祖公。  
 (六)例外情况  
 广东其他一些沿海县市,也有开基温氏是直接从江西或福建移居来,不像广东其他地方的温氏那样互相多有远近不一的同源关系;也跟广东其他地方温氏没有明显的同源关系。  
 如:敬轩公,从江西移居陆丰市开基;奕东公,从福建移居海丰县开基。这些也是开基传代十来二十世的低辈小始祖公。  
 三、“六二郎派”及其分派“万一郎分派”概述:  
 梅州开基祖之一的小七郎禧公,其祖父的“七郎总派”,除了有在梅州“小七郎梅州派”及其其后代“良善公分派”是广东著名的派系外,其在上杭也有重要分派。其上杭分派常有分支来广东。其中,23世迁粤的“六二郎分支”,是广东梅县以外地区的广东四大分衍  
 祖之一—“万一郎”公——永良公的源祖。  
 •(一)“六二郎分支”到广东前的早期传代情况  
 18世  
 七郎(十七郎)  
 字:桂图?  
 迁上杭杨梅洞  
 19世 小一郎 小二郎 小三郎 小四郎(迁返溪南)  
 (十一郎) (十二郎)  
 (十三郎)  
 (十四郎、19郎)  
 (名不详) (名不详) (名不详) (名不详)  
 20世 三六郎  
 三九郎(迁茶地)  
 21世 念一郎  
 (念二、三、四、五郎)  
 念六郎(迁横岗)  
 (去江西?)  
 22世  
 五五郎  
 五七郎  
 23世 郎 刘斌郎 六二郎 ,  
 (良斌) (迁广东始兴)  
 24世 百四郎 百五郎 百六郎 百七郎  
 (二)“六二郎分派”的重要支派“万一郎支派”的传代情况  
 六二郎在迁广东始兴后,其子与孙千一郎、千四郎等近迁广东翁源县墨岭开基。其后代“万一郎系”又发展成为粤中山区最大开衍派系。  
 千四郎长子万一郎的子孙分迁遍及韶关市南部、清远市全境、广州市北郊等县市,传后代称“万一郎支派”。万一郎是广东中北部山区县市的温氏最大分衍祖,也与良善公、贵清公、贵和公并列为广东梅县以外地区的四大分衍祖。  
 其分衍前后的传代情况:  
 26世 六二郎  
 27世 百五郎 百六郎 百七郎  
 28世 千一郎 千二郎 千三郎 千四郎  
 29世 万一郎 万二郎 万三郎 万四郎 万五郎  
 30世 百一郎 念二郎 念三郎 百益公  
 三、广东大始祖公与大分衍祖公概述:  
 (一)广东温氏在主要发源地梅县以外的主要分衍派系与祖公  
 广东温氏在主要发源地梅县以外,主要分衍大“派系”有:  
 (梅州七郎系之)良善公分系、贵和公分系、贵清公分系、(梅州六郎系之)万一郎公分系四大“派系”。  
 广东温氏在主要发源地梅县以外的四大分衍大祖公为:良善公、贵和公、贵清公、永良公(万一郎公)。  
 四大“派系”占广东温氏在主要发源地梅县以外开基村落的90%以上、占广东温氏在主要发源地梅县以外总人数的80%以上。  
 (二)广东温氏的源派系与源祖公情况  
 1)梅州地区主要大“派系”有:  
 肇基派梅州本系(又可称梅州五郎系);“林五郎”派宗泽梅州本系(又可称梅州六郎系);“林五郎”派小七郎梅州本系(又可称梅州七郎本系);梅州七郎系良善公分系。而梅州七郎系良善公分系,又分属于 “林五郎”派小七郎梅州本系(又可称梅州七郎系的支系)。  
   
 •2)梅州温氏主“派系”与广东温氏主要分衍大“派系”的关系:  
 良善公分系、万一郎公分系两大“派系”,同属上杭“ 林五郎”派。  
 贵和公分系、贵清公分系疑似属于梅州地区主要大“派系”的肇基派梅州本系(又可称梅州五郎系)支系,如果属实。则:  
 广东温氏基本由三个大始“派系”:肇基派梅州本系(又可称梅州五郎系)、“林五郎”派宗泽梅州本系(又可称梅州六郎系)、“林五郎”派小七郎梅州本系(又可称梅州七郎系)组成。  
 广东温氏三个大始祖公:梅州五郎公(又称:肇基公);梅州六郎公(又称:宗泽公);梅州小七郎公。  
 如果贵和公分系、贵清公分系属梅州五郎系支系,则:  
 通俗地说,广东温氏的80—90%来源自:距今近1000年、近40代,跨石城—上杭两地的一个宋皇朝驸马家族——温紫相家族。来源自:在温紫相家族遭遇灭门之灾中侥幸逃脱的三个破碎家庭中的其中两个家庭。  
 爱讲派性的人说,来源自:跨石城—上杭两地的温氏“六龙”派(又可称千四九郎派、紫相派)。是来源自“六龙”派中:广东肇基分派、上杭“林五郎”分派、宁化仲和分派(又可称八十二郎分派)三大分派之中的其中广东肇基分派与上杭“林五郎”分派两个分派。  
 正是: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  
 是非成败转成空  
 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  
 一壶浊酒喜相逢  
 世间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ZEN  
 于广州-2008年9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