象州等两县韦氏
多年蒐集、浏览、选辑有关史书、志书和姓氏通书、族谱等资料表明,广西韦氏有两支。第一支,也是最早最大的一支,即夏朝始祖元哲裔孙,秦、汉、唐、宋等朝从北方和中原大批南来,开发广西,繁衍后代,如今苗孙遍布八布桂东南西北中各市县。史书、志书、族谱凡写有“士著”者,还应上朔至战国,春秋、西周、商朝,骆越、西瓯族从黄河下游游牧到岭南(广西)定居的韦氏。第二支,汉朝韩信儿子韩滢,因父被害而改韦氵营,密送南海,某朝始,其子孙西移,如今分居八桂一些市县。
秦朝从军来,移民来,流放来的韦氏,广西中部象州,南部平南有考。东北西部市县也应有考,以逐步查清祖源,理出世系。
象州县韦氏
韦文机、韦敏主编,1994年出版的《象州县志》载:①韦姓系象州县第二大姓,仅此于覃氏。②象州县大乐乡韦贵豪保存的《韦氏族谱》记,韦姓颛顼(编者注:应为元哲)之裔,国号豕韦,迁广西后为岭南著姓。③历史上象州县有两支汉人南来,一支系秦朝从北方和中原移民岭南,一部份在象州定居,成为象州县早期移民(含韦氏)之一。另一支则是宋朝北方和中原大批汉人南来(含韦氏)。④明朝后,韦氏多由东兰沿红水河流经来宾、柳江迁入象州,韦山涛子千二韦景明的裔孙从东兰来,以那勒、韦瑞、巴廖、交址为聚居点。千五韦景文的裔孙韦经从平南来,住寿村、大乐、百丈、皇姑、象州、北晶、运江等乡镇。广西壮族自治区原主席韦纯束系韦经28世孙。
注:韦经,同名者两人或三人。这里的韦经系韦景文五世孙。
平南县韦氏
1993年出版的《平南县志》考:“平南韦氏大抵是在不同的历史时期进入和形成的,如秦汉‘徒中原罪人(编者注:大量的是从军来,移民来)九居期间。魏晋南北南,北主多战乱,部份士族南迁,先到广西(陆川、平南)一带落户。清康熙(1662-1722年)、乾隆(1736-1795年)年间,曾行奖励垦耕的政策,招集闽、粤汉人入桂务农。道光(1821-1850年)以后,广西南海、番禺、顺德、肇庆等地汉人,不断地到县内各圩镇经商。民国特别是抗日战争时期,大批粤藉汉人流入平南。据考,韦经,宋仁宗嘉祐七年(1062年)入桂,后封地于融州、宜州一带(编者注:韦经、千五韦景文孙。韦景文,北宋皇祐五年(1053年)平侬智高来,这里韦经入桂年代有误,或非千五韦景文孙。)韦经生三子:应仁、应文、应礼。应仁之曾孙、韦五嗣因避乱从宜州到平南。平南韦氏目前主要分布于东华、丹圩、六陈、大安、环城、平山、大鹏、国安、秀练、大新、安怀等乡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