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家谱馆 > 桑姓网 > 桑氏源流 桑氏源流

桑氏溯源有七

时间:2021-3-11 来源:家谱馆桑姓展区
桑氏溯源少昊金天氏,乃五帝之一,东夷部落之首领。生于穷桑(今山东曲阜东北一带),又名穷桑氏,建都于奄(曲阜),墓址在曲阜东北四里,名曰少昊陵。穷桑国百姓种桑养蚕,精于织纺,成就鲁缟之滥觞。后世鲁缟享誉海内,为中国丝绸之上品。其后世子孙以国为姓,即桑氏,故少昊被尊为我桑氏远祖,桑伯子为一世祖。

殷周之际,桑氏后裔东南迁徙建郯国(今山东郯城一带),迨至春秋(前770—前476)末季,郯国大夫,我一世祖桑伯子公简政恤民,为孔子(前551—前479)所赞赏,称其“可也简”(《论语·雍也》)。公元前474年越王勾践灭吴,继之率军北扩攻破郯国。公或其后人,因戍边居于黎阳(河南浚县),国破故土难返,遂定居黎阳。其后子继孙承,繁衍生息,人口日增,才俊辈出。汉有桑弘羊、桑钦,皆闻名于世。

  

源流一

    源于神农氏,出自炎帝之妻桑氏,属于以先祖名字为氏。

    据史籍《姓氏考略》记载:“神农娶承桑氏,亦作桑水氏,其后有桑姓。相传,神农氏娶了桑氏之女作为自己的妻子,他们的后代中即有人以桑为姓氏,称桑氏,是非常古早的姓氏之一。

  

源流二

    源于己姓,出自穷桑氏(金天氏)少昊的后代,属于以居邑名称为氏。

    据史籍《姓谱》、《万姓统谱》等记载:“黄帝裔孙少昊穷桑氏之子孙以桑为氏。

穷桑氏,即少昊,己姓,名挚,字青阳,号金天氏,是远古时期东夷族的部落联盟首领,后人为了有别于太昊氏,故称其为少昊、或少暭。因其在穷桑登上了帝位并都于穷桑,故又称穷桑氏。在少昊的后裔子孙中,又一部分族人以地名称号作为姓氏,称为穷桑氏,后来省文简化为单姓桑氏、穷氏。桑氏族人大多尊少昊为得姓始祖。

  

源流三

    源于嬴姓,出自春秋时期秦国公族公孙枝,属于以先祖名字为氏。

    根据《姓苑》记载:“秦公孙枝,字子桑,其孙以王父字为氏。”

    春秋时期秦国公族有叫公孙枝,在秦穆公执政时期担任秦国的大夫,他的最著名的贡献,就是向秦穆公荐举了原虞国的大夫虞奚。在公孙枝的后裔子孙中,有以先祖名字为姓氏者,称子桑氏,后省文简化为单姓桑氏,世代相传至今,史称桑氏正宗。

  

源流四

    源于姒姓,出自战国时期古桑国,属于以国名为氏。

    据史籍《姓考》记载,春秋时期有个古桑国,亦称桑干国(今山东陵县),是依附于鲁国的一个小诸侯国,国君为大禹的后裔子孙,史书甚少记载。

    在战国后期的周郝王十年(前305年),桑君起而反抗秦国统治,因此被秦昭襄王破国,桑君被诛。在桑国灭亡后,其王族子孙以及国人中有以国名为姓氏者,称桑氏,世代相传至今。

  

源流五

    源于蒙古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

    据史籍《清朝通志•氏族略•蒙古八旗姓》记载:蒙古族桑果尔氏,亦称索罗噶尔氏,世居察哈尔(今河北张家口一带,包括河北、内蒙乌兰察布盟、锡林郭勒盟一部、山西部分地区)。后有满族引为姓氏者,满语为Solongar Hala。清朝中叶以后,蒙古族、满族桑果尔氏多冠汉姓为桑氏、索氏、罗氏、尔氏等。

  

源流六

    源于满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

    据史籍《清朝通志•氏族略•满洲八旗姓》记载:

⑴.满族乌库理氏,亦称乌色里氏,源出金国时期女真乌古伦部,满语为Ukuri Hala,汉义“细鳞鲮鱼”,世居黑龙江两岸,是满族最古老的姓氏之一,后多冠汉姓为桑氏、商氏、刘氏、乌氏、李氏、讷氏等。

⑵.满族夸尔达氏,亦称夸尔那氏、夸哈那氏,满语为Kuwarda Hala,世居哈达(今辽宁西丰小清河流域),所冠汉姓即为桑氏。

⑶.满族萨玛尔吉氏,亦称萨马尔基氏,满语为Samargi Hala,世居虎尔哈布尔哈村(今黑龙江牡丹江流域)、索伦(今黑龙江嫩江市以西广大地区)、松花江等地,后多冠汉姓为桑氏。

⑷.满族塞楞吉氏,亦称萨基氏,满语为Sailgi Hala,世居塞楞吉石赫寨(今黑龙江下游右岸),所冠汉姓即为桑氏。

⑸.满族商佳氏,亦称尚佳氏,满语为Sanggiya Hala,祖先原为汉族,东汉末期被辽东鲜卑乌桓部虏携后融入鲜卑族,后逐渐演化为海西女真,世居鄂和(今内蒙古莫力达瓦旗额尔河流域),后多冠汉姓为桑氏、商氏等。

  

源流七

    源于彝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

    彝族桑氏,源出古老的食桑氏部落,就是在史籍《山海经•海经•大荒南经》中记载的“蜮山者,有蜮民之国,桑姓,食黍,射蜮是食。有人方扜弓射黄蛇,名曰蜮人。“蜮”,就是传说中的“含沙射影”,“蜮人”,就是指“南蛮彝”;而“桑姓”在史籍《御览•南蛮六》中注释为“食桑”,实际上就是古代彝族的先民之一,统称食桑氏,早年分布在蜮山(今湖北宜都宋山)。在明朝时期的改土归流运动中,该部落头人流改为汉姓桑氏,其后裔子孙及其部分族人随称桑氏,世代相传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