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家谱馆 > 陈姓网 > 陈氏源流 陈氏源流

福州郎官巷陈氏宗祠历史探秘

时间:2021-2-01 来源:家谱馆陈姓展区

随着福州市政府“三坊七巷”最新保护方案的出炉,复活福州“三坊七巷”古民居之活动进入倒计时,市文管部门在文物调查时,在郎官巷32号门之青石匾上凿开了尘封五十多年的灰浆,露出了《陈氏宗祠》四个苍劲古朴的大字,一段几乎被湮没的尘封历史被拂开。  

那么,是什么人、在什么时候能在寸土寸金的南后街郎官巷口建起这爿《陈氏宗祠》?又为什么在福州的历史中少了这笔记载? 

这唤起了原居住在福州西门外梅峰马坑、陆庄、凤凰池、洪山桥一带的老一辈陈氏后人(七十岁以上老人)的儿时记忆--- 

五十多年前,每年春、秋两祭(春祭正月十三、秋祭十月十三)之时,族人从马坑、陆庄、凤凰池、洪山桥等地纷纷聚首郎官巷《陈氏宗祠》“福华堂”内,按典例祭拜列祖列宗、祭祀先人,同时族中长老向后辈子孙讲述先贤们的光辉事迹,讲述他们如何入闽、在历史的各个时代各取得什么功名、为国家社稷做出了哪些贡献,勉励后人见贤思齐、勤奋读书、效力国家,为祖争辉。 

那么,本族祖先于什么时候入闽、历代各取得哪些功名呢?这得从唐朝说起: 

一世祖陈雍,谱载“雍公,字月铭,胡公(陈氏得姓始祖胡公满)六十一代孙,汝南令摄公之子,唐高宗龙朔二年(662年)生,世居吴兴(今浙江长兴县),少好学多才以辨博善文,年二十官拜郡守,以贤良方正被举于朝对策百余人,高宗独善其对。永淳元年(682年)推为中丞。历经武后、中宗之变,闻韦后执政,百日不赴阙,为台司所弹劾。及玄宗及位,复召赴内阙,命崇政殿赐坐,询以民政。开元二十九年(741年),携次子野公迁南剑州之沙阳固发冲(今永安市贡川镇新发冲村),公年八十岁矣。夫人郑长史女生三子,孟苏迁宁化石壁,仲野居发冲,季运迁闽县(今福州,含长乐、闽清县)。公终于唐玄宗天宝十一年(752年),享寿九十有一。” 雍公以孝悌修家,忠信交友,礼义处邻,廉耻存身,蹈中守常,陈氏家族迅即崛起,后裔科甲蝉联,先后登进士第达七十七人。  

雍公之后,本族在闽之世系为: 

一世    二世      三世    四世    五世             六世     七世     八世 

         苏(宁化)        晏-→  遂―――――→   昶-→   昴-→   文逊、文靖 

雍-→  野―――→通-→  晁                       享       枢       文豫、文殷 

         运(长乐)        是      (儒、逊、遇)   昉       佥       文馀―――――→

九世                                    十世                   十一世       

    守文、慎思、世则、可法、弩郎、克谐      俨、侃、佩、伟         瓘、琼            

    世卿―――――――――――――――→                           珏―――――→ 

    世昆、世隆                              偁―――――――→     瑾、珹

十二世            十三世     十四世   十五世     十六世  十七世  …… 

正寻(渊)-→    大易       先-→   润吕       文章 

正愿(源)        大礼-→                       文音-→五八公  …… 

正揆(浩)        大乐       光       润昌-→   文序

二世祖陈野,字惟蕃,官拜仆射兼尚书省事,为避台司弹劾,同父迁到贡川新发冲定居。 

三世祖陈通,字伯达,陈野之子。官拜泗州牧,后升朝议大夫、中奉大夫。 

四世祖陈晏,字待时,官至奉政大夫。 

五世祖陈遂,字如意,官拜光禄大夫。 

六世祖陈昶(chǎng),字东升,官拜江南通判,升左寺正。 

七世祖陈昂,字志轩,仕汀州学正。 

八世祖陈文馀,字宗周,仕驾部员外郎,因子贵赠尚书。公生九子,俱登进士,女婿也同登进士。闽理学四贤之首杨时曾赠联曰:“半璧宫花春晏罢,满床牙笏早朝归”,理学集大成者朱熹亦赠联曰:“一门双理学,九子十科名”,陈氏家族遂成为远近闻名的“士大夫之家”,奠定了闽西北人文鼎盛的局面。其社会声望和影响都达到了一个顶峰阶段。 

九世祖陈世卿,字光远,号豸山,宋雍熙二年(985年)考中进士。先后任衡州推官、东川节度推官、梓州从事。后归朝为秘书郎,迁太常丞,知新安和广州通判,并被皇帝加封为太常博士。宋景德元年(1004年)任建州(今建瓯)知州。不久,升为福建转运使。因开发南剑州(今南平)安仁等地银矿有功,调任两浙路转运使和荆湖北路转运使。宋真宗授他为秘书少监,加赐金印紫绶,出知广州。宋大中祥符九年(1016年)他在广州任上去世,享年64岁。宋真宗赐他吏部尚书衔。陈世卿的灵柩运回家乡安葬,王安石为他撰写了墓志铭。 

宋史.列传第六十六 

陈世卿字光远,雍熙二年,登进士第,解褐衡州推官。再调东川节度推官。会李顺寇两川,知州张雍以州兵马为数部,使官分领。世卿素善射,当城一面,亲射中数百人。贼寝盛,同幕皆谋图全计。世卿正色曰:“食君禄,当委身报国,奈何欲避难为他图耶?”亟出白雍曰:“此徒皆懦儒,存之适足惑众,不若遣出求援。”雍从之。贼既引去,世卿适丁外艰,雍表其材,诏追出视事,就改掌书记。凡七年,归朝,为秘书郎,迁太常丞、知新安县。或荐其堪任宪台,即召归,会张金监出知广州,表为通判。将行,召见,赐绯,加太常博士。 

景德初,徙知建州。真宗知其材干,逾月,授福建转运使,规画南剑州安仁等银场,岁增课羡,诏奖之。俄代姚铉为两浙路转运使,历祠部员外郎,判三司三勾院。大中祥符四年,改度支员外郎,出为荆湖北路转运使。属澧州慈利县下溪等四州蛮人侵县境地四百余里,朝命世卿与阁门祗候史方、知澧州刘仁霸同领兵讨之,遂还所侵地,标正经界,取其要领,又令纳所掠汉口千余,复置澧川、武口等砦以控制之,自是平定,有诏嘉奖。还朝,屡述溪洞利害。召对,真宗器其材,复自言愿效用于烦剧。会邵晔知广州,被疾,乃授世卿秘书少监代之,加赐金紫。郡有计口买盐之制,人多不便,至,即奏除之。九年,卒,年六十四。录其子南安主簿俨为太祝。 

著名诗句:思古堂 

思古堂前酒一樽,共谈时事出孤村。  

临期上马无他嘱,多买诗书教子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