庞姓姓氏来源
庞(páng)姓来源有:
折叠 源流一
毕公高赐封其支庶之子于庞乡,后世子孙以封邑为氏,称庞氏,世代相传至今,史称庞氏正宗。庞氏族人大多尊奉毕公高为得姓始祖。
折叠 源流二
源于高阳氏,出自黄帝之孙颛顼的后代,属于以先祖名字为氏。据史籍《百家姓注》记载,颛顼有八子,号称"八凯",分别形成了八个以高阳氏为中心的氏族部落,其中之一名叫庞降。
在庞降的后世子孙中,有以祖上的名字为姓氏者,称庞氏至今。庞降被庞氏族人尊为得姓始祖。
折叠 源流三
源于襄阳庞氏。相传,古时襄阳有一大户,其家富盛,好为高屋,乡党荣之,曰庞高屋,后遂以庞为姓氏,子孙世代因袭之。
折叠 源流四
源于西羌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据史籍《汉书•王莽传》记载,西汉时期,西羌族人中有庞恬。当为汉化改姓为氏。当时庞恬率族人活动在以青海湖为中心的地区。
直至唐朝贞观年间,青海湖地区始为大唐王朝控制。至唐朝开元年间,该地区被吐蕃、回纥等民族轮流控制,西羌民族逐渐分化瓦解,除极少部分迁徙至西南滇、黔地区得以保存外,其他的大部皆融合于各个民族之中,而原来的庞恬所部早以庞为氏,融入汉族中了。
折叠 源流五
源于满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据史籍《清朝通志•氏族略•满洲八旗姓》记载:
⑴.满族庞佳氏,满语为Panggiya Hala,祖先原为汉族,东汉末期被辽东鲜卑乌桓部虏携后融入鲜卑族,后逐渐演化为辽东女真,世居青城子(今辽宁海城),后多冠汉姓为庞氏。
⑵.满族尼玛哈氏,源出唐朝末期女真"通用三十姓"之一的尼漫古氏,金国时期为女真尼庞古部,以部为氏,满语为Nimaha Hala,汉义"鱼",世居辽阳,是满族最古老的姓氏之一,后多冠汉姓为庞氏、俞氏、于氏、余氏、胜氏。
折叠 源流六
源于其他少数民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
今土家族、瑶族、壮族、蒙古族等少数民族中,均有庞氏族人分布,其来源大多是在唐、宋、元、明、清时期中央政府推行的羁糜政策及改土归流运动中,流改为汉姓庞氏,世代相传至今。
得姓始祖
庞降、毕公高。周初著名政治家。商朝末年,周文王的第十五子高,随周武王兴师伐纣立下赫赫战功。西周建立后,他负责处理被商纣王关押的犯人。后被周武王封于毕国,爵位为公。世称毕公高。武王驾崩后,其为顾命大臣之一,他与周、召二公等一起辅政,毕公高支庶有封于庞乡者,后世子孙以封邑为氏,称庞姓。因毕公高名声显赫,他们尊毕公高为其得姓始祖。
宗族特征
1、庞姓是中华古老姓氏之一,距今已有四千多年的历史。
2、家规家训勉励后人。庞尚鹏讲:"轻浮则矫之以严重,偏激则矫之以宽宏,暴戾则矫之以和厚,迂迟则矫之以敏迅……"。
3、堂号来历脍炙人口。如遗安堂出自后汉庞德公。刘表讲:"先生不肯受官禄,将何以遗子孙乎?"庞德公则对:"人皆遗之以危,吾独遗之以安。"拒绝出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