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家谱馆 > 彭姓网 > 彭氏源流 彭氏源流

彭氏远祖世系

时间:2021-3-10 来源:家谱馆彭姓展区

彭氏远祖世系

摘自彭嘉庆主编《中华彭氏大典》(福建卷)第一卷第二章

 

彭祖有54个儿子,因此,彭祖子孙世系算起来 也有若干个主干世系,而现今发现的仅有彭祖54子中的7个儿子(潨、韩、珍、灏、昭、夆、武、夷)的后裔繁衍世系。而这七大世系中,最为完整的是彭祖的第三子彭潈公的这支世系。根据北京文史馆收藏的《彭氏远祖世系》、以及在湖南民间发现的《青山彭氏孰睦谱.陇西彭氏源流嚄图》所载:“彭祖至彭宣83世,彭宣至构云26世。彭祖至构云108世。”现将彭祖三子彭潨公这支世系编录于后。

 

(一)始祖彭祖1世至82世懋勋公(子:宣)世次

即从黄帝第8世至第89世

(附:彭祖四十九妻、五十四子、五女详表)

1. 彭祖第1世(黄帝第8世)

彭祖:陆终公之三子,名篯铿,黄帝之八世嫡孙。生于公元前2265年6月12日。篯铿是“大彭氏国”之国君,子孙以国名“彭”为姓,后人称为彭祖,乃受姓始祖。彭祖有四十九妻、五十四子、五女。元配有邰氏女姬,五子:夜、完、潨(直系)、韩、稽。一女:嫁阙姓。  

 

附:彭祖四十九妻、五十四子、五女详表

元配有邰氏女姬,五子:夜、完、潨(直系, zhōng音“忠”)、韩、稽。一女:嫁阙姓。

又配庸成氏,二子:頺、高。               又配鬼方氏,一子:起。

又配皇覃氏,一女:嫁离娄公。             又配蜀山氏,二子:垕、牟。

又配东户氏,二子:桑、驯。               又配爽鸠氏。无出。

又配飞龙氏,二子:东、杲。               又配散宜氏,一子:翼。

又配蜀山氏,一子:铺。                   又配车正氏,一子:升。

又配居龙氏,一女:嫁阙姓。               又配青云氏 ,二子:副、阶。

又配吉夷氏,二子:农、略。               又配丹鸟氏,二子:志、目。

又配启统氏,一子:书。                   又配塗山氏 ,一子:并。

又配有莘氏,四子:项、遂、缭、呈。       又配鄒屠氏。无出。

又配上敬氏,一子:昭。                   又配有娀氏,二子:攸、沮。

又配散宜氏。无出。                       又配握登氏。无出

又配凤鸟氏,三子:恒、瘱、淼。           又配娵訾氏。无出。

又配伊祁氏,二子:啇、平。               又配女莘氏,二子:任、亓。

又配青鸟氏,二子:峰、防。               又配元鸟氏。无出。

又配有扈氏,一子:宇。                   又配庖正氏,一子:共。

又配祝鸠氏,一子:烈。                   又配有仍氏。无出。

又配有虞氏,二子:律、腾。               又配彤城氏。无出。

又配夏后氏,二子:结、崑。               又配祝鸠氏,一子:巨。

又配有男氏,二子:皈、阙。               又配空桑氏。无出。

又配陶唐氏。无出。                       又配苍舒氏,一子:道。

又配共工氏。无出。                       又配斟鄩氏。无出。

又配牧正氏,一女:嫁阙姓。               又配有鬲氏,一女:嫁阙姓。

又配穷桑氏。无出。                       又配高辛氏。无出。

又配公孙氏。无出。                        又配夏后氏,二子:武、夷。

2. 潈公,彭祖第2世(黄帝第9世) 

潈(zhōng音“忠”)公:彭祖与元配夫人有邰氏之第三子,又名香保,号太彭。任夏禹司徒。娶伯赵氏,四子:伯福、伯寿、崑泉、崑石。

3.伯寿公,彭祖第3世(黄帝第10世)

伯寿公:潨公之次子。又名希祖。任夏启司寇。娶伊祁氏,三子:振祉(房)、振祥(角)、振禧(亢)。

4.振禧公,彭祖第4世(黄帝第11世)

振禧公:伯寿公之三子。又名亢。夏仲康时任贤大夫。娶有穷氏,一子:俶康(癸)。

5.俶康公,彭祖第5世(黄帝第12世)

俶康公:振禧公之子。又名癸、政宇。夏帝相时任司马。娶祝鸠氏,二子:养廉、季廉。

6.养廉公,彭祖第6世(黄帝第13世)

养廉公:俶康公之长子,又名赞廉。夏帝少康时任掌膳之官。娶有鬲氏,一子:献(梧)。

7.献公,彭祖第7世(黄帝第14世)

献公:养廉公之子。又名梧、义朗。夏帝杼时任掌膳之官。娶有仍氏,四子:参正、矣池、宁帆、民求。

8.宁帆公,彭祖第8世(黄帝第15世)

宁帆公:献公之三子。夏帝芒时任牧正。娶在有鬲氏,一子:梦熊。

9.梦熊公,彭祖第9世(黄帝第16世)

梦熊公:宁帆公之子。夏帝不降时任贤臣。娶公孙氏,生一子:秉;又配有仍氏生一子:琼。

10.秉公,彭祖第10世(黄帝第17世)

秉公:梦熊公之长子。因有仙术,晚年周游四方,不知所终。娶斟鄩氏,二子:可爱、可行。

11.可爱公,彭祖第11世(黄帝第18世)

可爱公:秉公之长子。夏帝廑时任庖正。娶豢龙氏,生五子:积古、庄汉、严真、木英、立吉。

12.积古公,彭祖第12世(黄帝第19世)

积古公:可爱公之长子。夏帝孔甲时好鬼神之事,不务修业,公遂不仕,而任军士。娶轩辕氏,生一子:颂新。

13.颂新公,彭祖第13世(黄帝第20世)

颂新公:积古公之子。夏帝发时任大夫。娶御龙氏,生一子:团。

14.团公,彭祖第14世(黄帝第21世)

团公:颂新公之子。夏帝履癸无道,诸侯多叛,公与伊尹告以尧舜之道,履癸不听,遂弃妻逃于分(今陕西西安邠州)。娶御龙氏,生二子:竭忠、靖忠。

15.靖忠公,彭祖第15世(黄帝第22世)

靖忠公:团公之次子。商成汤时避居西戎。娶伊祁氏,生一子:奇瑞。

16.奇瑞公,彭祖第16世(黄帝第23世)

奇瑞公:靖忠公之子。商太甲时任大夫。娶丹鸟氏,生一子:道琮。

17.道琮公,彭祖第17世(黄帝第24世)

道琮公:奇瑞公之子。商沃丁时任膳御。娶仲氏,生一子:继崧。

18.继崧公,彭祖第18世(黄帝第25世)

继崧公:道琮公之子。商小甲时任大夫。娶顾氏,生三子:景敬、景敷、景政。

19.景敷公,彭祖第19世(黄帝第26世)

景敷公:继崧公之次子。与费侯中衍友善,商大戊时任车正。娶巫氏,生二子:愈岗、惠岗。

20.愈岗公,彭祖第20世(黄帝第27世)

愈岗公:景敷公之长子。商大戊时任青州牧,弟惠岗商仲丁时征讨西戎,任前驱。娶伊氏,生一子:伯。

21.伯公彭祖第21世(黄帝第28世)

伯公:愈岗公之子,字锡侯。商河亶三祀已丑(公元前1532年)克邳,辛卯(公元前1530年)伐班方。娶巫氏,四子:钦保、钦仲、钦仕、钦仪。

22.钦保公,彭祖第22世(黄帝第29世)

钦保公:伯公之长子。公为人多谋,略先计后,有古名将风度,偕父讨班方,屡建功勋,封班方伯。娶姚氏,生二子:揆、度章。

23.度章公,彭祖第23世(黄帝第30世)

度章公:钦保公之次子。商祖辛时人,寿高136岁终。娶有熊氏,生一子:尔贤。

24.尔贤公,彭祖第24世(黄帝第31世)

尔贤公(直系):度章公之子。商沃甲时处士。娶蔡氏,生二子:柏山、荣施。

25.荣施公,彭祖第25世(黄帝第32世)

荣施公:尔贤公之次子。商南庚时端人。公清正在朝,事非理不言,行非礼不动。娶有莘氏,生一子:端肃。

26.端肃公,彭祖第26世(黄帝第33世)

端肃公:荣施公之子。时商道寝衰,耿都(今山西河津县)又遭河决之害而于盘庚十四年癸丑(公元前1388年)迁于毫(今河南偃师县),公随之。娶费氏,生二子:制、列。

27.列公,彭祖第27世(黄帝第34世)

列公:端肃公之次子。殷小乙时,公从古公亶父征狄人有功,任邢都牧。兄制公官于并州(今山西太原市),遂家其地。娶费氏,生一子:东候。

28.东侯公,彭祖第28世(黄帝第35世)

东候公:列公之子。殷武丁三祀己未(公元前1322年),从帝伐鬼方。元配姬氏,又娶姜氏,生三子:才华、晕、蓉郎。

29.才华公,彭祖第29世(黄帝第36世)

才华公:东候公之长子。殷武丁时人,有奇才大勇。娶姜氏,生一子:佐商。

30.佐商公,彭祖第30世(黄帝第37世)

佐商公(直系):才华公之子。任大夫,殷祖甲淫乱,公谏之勿听,遂弃官不仕。娶韦氏,生一子:音。

31.音公,彭祖第31世(黄帝第38世)

音公:佐商公之子,字宁徽。殷庚丁时任士师(秋官司寇的属官,掌禁令狱讼刑罚)。娶姒氏,生二子:跃彩、辉彩。

32.辉彩公,彭祖第32世(黄帝第39世)

辉彩公:音公之次子。见殷武乙无道,常为偶人,遂弃官为隐士。娶邓氏,生一子:圭。

10.秉公,彭祖第10世(黄帝第17世)

秉公:梦熊公之长子。因有仙术,晚年周游四方,不知所终。娶斟鄩氏,二子:可爱、可行。

11.可爱公,彭祖第11世(黄帝第18世)

可爱公:秉公之长子。夏帝廑时任庖正。娶豢龙氏,生五子:积古、庄汉、严真、木英、立吉。

12.积古公,彭祖第12世(黄帝第19世)

积古公:可爱公之长子。夏帝孔甲时好鬼神之事,不务修业,公遂不仕,而任军士。娶轩辕氏,生一子:颂新。

13.颂新公,彭祖第13世(黄帝第20世)

颂新公:积古公之子。夏帝发时任大夫。娶御龙氏,生一子:团。

14.团公,彭祖第14世(黄帝第21世)

团公:颂新公之子。夏帝履癸无道,诸侯多叛,公与伊尹告以尧舜之道,履癸不听,遂弃妻逃于分(今陕西西安邠州)。娶御龙氏,生二子:竭忠、靖忠。

15.靖忠公,彭祖第15世(黄帝第22世)

靖忠公:团公之次子。商成汤时避居西戎。娶伊祁氏,生一子:奇瑞。

16.奇瑞公,彭祖第16世(黄帝第23世)

奇瑞公:靖忠公之子。商太甲时任大夫。娶丹鸟氏,生一子:道琮。

17.道琮公,彭祖第17世(黄帝第24世)

道琮公:奇瑞公之子。商沃丁时任膳御。娶仲氏,生一子:继崧。

18.继崧公,彭祖第18世(黄帝第25世)

继崧公:道琮公之子。商小甲时任大夫。娶顾氏,生三子:景敬、景敷、景政。

19.景敷公,彭祖第19世(黄帝第26世)

景敷公:继崧公之次子。与费侯中衍友善,商大戊时任车正。娶巫氏,生二子:愈岗、惠岗。

20.愈岗公,彭祖第20世(黄帝第27世)

愈岗公:景敷公之长子。商大戊时任青州牧,弟惠岗商仲丁时征讨西戎,任前驱。娶伊氏,生一子:伯。

21.伯公彭祖第21世(黄帝第28世)

伯公:愈岗公之子,字锡侯。商河亶三祀已丑(公元前1532年)克邳,辛卯(公元前1530年)伐班方。娶巫氏,四子:钦保、钦仲、钦仕、钦仪。

22.钦保公,彭祖第22世(黄帝第29世)

钦保公:伯公之长子。公为人多谋,略先计后,有古名将风度,偕父讨班方,屡建功勋,封班方伯。娶姚氏,生二子:揆、度章。

23.度章公,彭祖第23世(黄帝第30世)

度章公:钦保公之次子。商祖辛时人,寿高136岁终。娶有熊氏,生一子:尔贤。

24.尔贤公,彭祖第24世(黄帝第31世)

尔贤公(直系):度章公之子。商沃甲时处士。娶蔡氏,生二子:柏山、荣施。

25.荣施公,彭祖第25世(黄帝第32世)

荣施公:尔贤公之次子。商南庚时端人。公清正在朝,事非理不言,行非礼不动。娶有莘氏,生一子:端肃。

26.端肃公,彭祖第26世(黄帝第33世)

端肃公:荣施公之子。时商道寝衰,耿都(今山西河津县)又遭河决之害而于盘庚十四年癸丑(公元前1388年)迁于毫(今河南偃师县),公随之。娶费氏,生二子:制、列。

27.列公,彭祖第27世(黄帝第34世)

列公:端肃公之次子。殷小乙时,公从古公亶父征狄人有功,任邢都牧。兄制公官于并州(今山西太原市),遂家其地。娶费氏,生一子:东候。

28.东侯公,彭祖第28世(黄帝第35世)

东候公:列公之子。殷武丁三祀己未(公元前1322年),从帝伐鬼方。元配姬氏,又娶姜氏,生三子:才华、晕、蓉郎。

29.才华公,彭祖第29世(黄帝第36世)

才华公:东候公之长子。殷武丁时人,有奇才大勇。娶姜氏,生一子:佐商。

30.佐商公,彭祖第30世(黄帝第37世)

佐商公(直系):才华公之子。任大夫,殷祖甲淫乱,公谏之勿听,遂弃官不仕。娶韦氏,生一子:音。

31.音公,彭祖第31世(黄帝第38世)

音公:佐商公之子,字宁徽。殷庚丁时任士师(秋官司寇的属官,掌禁令狱讼刑罚)。娶姒氏,生二子:跃彩、辉彩。

32.辉彩公,彭祖第32世(黄帝第39世)

辉彩公:音公之次子。见殷武乙无道,常为偶人,遂弃官为隐士。娶邓氏,生一子:圭。

33.圭公,彭祖第33世(黄帝第40世)

圭公:辉彩公之子,一名伯藩,字炳煌。殷帝乙时,同季历伐始呼翳徒之戎有功,任贤大夫。娶有崇氏,生二子:咸、成。

34.咸公,彭祖第34世(黄帝第41世)

咸公:圭公之长子。字福康,殷纣王时任贤大夫。公见君无道常谏,因纣勿听而投水自尽(见楚辞离骚经注)。今陕西鄜州宜君县城外八十里彭村有商贤大夫彭祖墓,乃咸公之墓。娶南宫氏,生三子:遵、祖寿、九元。

35.祖寿公,彭祖第35世(黄帝第42世)

祖寿公:咸公之次子,字绍贤,殷纣王时任豫州伯,封兖州侯,于孟津河阵亡。公元前1122年,周武王追赠谥愍公(见封神演义)。兄遵,字悟明,纣王时任先行,于界牌关阵亡;弟九元,字巨仁,官副将,于万仙阵阵亡。娶商氏,生一子:宝云。

36.宝云公,彭祖第36世(黄帝第43世)

宝云公:祖寿公之子。周武王时任司马(掌管军政军赋)。娶散宜氏,生二子:后农、士怀。

37.士怀公,彭祖第37世(黄帝第44世)

士怀公:宝云公之次子。周成王时任司徒(掌管国家土地人口、籍田、征发、徒役等)。元配鄂氏,又娶商氏,生二子:淇、治。

38.治公,彭祖第38世(黄帝第45世)

治公:士怀公之次子。西周成王时任大夫。娶姜氏,一子:类超。

39. 类超公,彭祖第39世(黄帝第46世)

类超公:治公之子。周康王时任兖州伯。娶虞氏,一子:为达。

40.为达公,彭祖第40世(黄帝第47世)

为达公:类超公之子。周昭王元年已丑(公元前1052年),夜观有五色贯紫微,因知周道渐衰,遂不仕。娶蔡氏,生二子:自昭、自明。 

41.自昭公,彭祖第41世(黄帝第48世)

自昭公:为达公之长子。周穆五时任大仆正。弟自明,字宗,号法先,周胆王癸巳年生,年二十弃家修道,拜杜仲为师,寿150岁。周历王时,老君遣仙官迎为太清真人。娶毕氏,生二子:程、科。

42.程公,彭祖第42世(黄帝第49世)

程公:自昭公之长子。为周穆王御,随造父迁居赵地(今山西赵城县)。娶毕氏,生一子:昶。

43.昶公,彭祖第43世(黄帝第50世)

昶公:程公之子。周懿王时任豫州牧。娶造氏,生二子:观凝、静凝。

44.观凝公,彭祖第44世(黄帝第51世)

观凝公:昶公之长子。周孝王时(公元前909年)大雨雷电,牛马死,江水冰。公谓此戾气也,履霜之象已兆于此,可畏也夫!娶吕氏,生二子:丁、甲。

45.丁公,彭祖第45世(黄帝第52世)

丁公:观疑公之长子。周夷王时,从虢公帅六师,伐太原之戎至俞泉,获马千匹。娶唐氏,生一子:寅。

46.寅公,彭祖第46世(黄帝第53世)

寅公:丁公之子,字跃祖,周厉王时任大夫。娶姚氏,生一子:能运。

47.能运公,彭祖第47世(黄帝第54世)

能运公:寅公之子,字兴周。周厉王时,从虢帅师征淮夷不克,徙于齐(今山东昌乐县)。娶有敫氏,生三子:愚岑、百皇、贵山。

48.贵山公,彭祖第48世(黄帝第55世)

贵山公:能运公之三子。周宣王元年甲戌(公元前827年)任大夫,同尹吉甫讨西戎。兄愚岑,任西垂大夫,后与方叔南征荆蛮,殁于其地,子孙遂家于此。娶尹氏,生二子:和美、祥真。

49.和美公,彭祖第49世(黄帝第56世)

和美公:贵山公之长子。西周幽王时任司寇。娶滕氏,生一子:友荧。

50.友荧公,彭祖第50世(黄帝第57世)

友荧公:和美公之子,一名荧。东周平王时(公元前770--720年)任师旅。娶杜氏,生八子:文、韬、武、略、富、贵、发、达。

51.略公,彭祖第51世(黄帝第58世)

略公:友荧公之四子。周平王时人,公敏颖绝人,读书能一目数行,博古通今,屡诏不仕。长兄文,徙居褒(今陕西汉中褒城县)。娶苏氏,生二子:大郎、小郎。

52.大郎公,彭祖第52世(黄帝第59世)

大郎公:略公之长子,讳趪,字行。周桓王时任卿士。弟小郎,讳耀,官司马。元配苏氏,又娶秦氏,生一子:荣。

53.荣公,彭祖第53世(黄帝第60世)

荣公:大郎公之子,字怀美。东周庄王时(公元前696--682年)人,谱载公喜修炼术,迁居于楚(今湖南江陵县)。娶辛氏,生一子:忽。

54.忽公,彭祖第54世(黄帝第61世)

忽公:荣公之子。字国秉。积学能文,行尤谨厚。娶熊氏,生一子:仲爽。

55.仲爽公,彭祖第55世(黄帝第62世)

仲爽公:忽公之子。字定父。东周僖王时(公元前681--677年)人,春秋时任楚文王令尹(为楚国最高官职,掌军政大权),子孙居楚,多人仕楚为大夫(见左传)。秦灭楚,迁其大姓于甘肃省陇西郡,彭其一也。娶熊氏,生二子:建国、建夏。

56.建夏公,彭祖第56世(黄帝第63世)

建夏公:仲爽公之次子。东周惠王时,任楚司寇。娶苏氏,生一子:俊宜。

57.俊宜公,彭祖第57世(黄帝第64世)

俊宜公:建夏公之子。周襄王时(公元前651--619年),晋国饥,乞粜于秦,纳百里奚之言,遂输粜焉,由此被襄王封任晋大夫。娶黄氏,生三子:西林、东柏、义伯。

58.西林公,彭祖第58世(黄帝第65世)

西林公:俊宜公之长子。东周定王时(公元前606--586年),任掌百正。弟义伯随父官于晋,遂家于此。元配子车氏,又娶公孙氏,生一子:名。

59.名公,彭祖第59世(黄帝第66世)

名公:西林公之子,字世成。东周简王时(公元前585--572年)任楚共王膳御(见左传)。娶子车氏,生二子:宏载、继名。

60.宏载公,彭祖第60世(黄帝第67世)

宏载公:名公之长子。东周灵王时(公元前571--545年)人。公好读书,不乐仕进。娶颜氏,生一子:益开。

61.益开公,彭祖第61世(黄帝第68世)

益开公:宏载公之子,讳生。周景王时(公元前544-520年)人,任楚灵王大夫(见史记)。娶李氏,生二子:元果、元杲。

62.元果公,彭祖第62世(黄帝第69世)

元果公:益开公之长子,讳殷卷。东周敬王时(公元前519--477年)人,立品端方,顺亲睦族,仕楚任大夫。元配李氏,又娶颜氏,生十七子:训彝、训乘,余十五人佚名。其弟元杲,又名桥,任楚大夫,娶李氏生祺、俞、颖三子,分为三房,世居楚,称大姓。秦灭楚后,大部迁居陇西郡。

63.训弈公,彭祖第63世(黄帝第70世)

训弈公:元果公之长子,讳侗。周敬王时(公元前519--477年)任楚大夫。娶孟氏,生七子:敖、教、政、敬,余三子佚名。其弟训乘,讳俦,旧谱载:俦居楚。

64.敖公,彭祖第64世(黄帝第71世)

敖公:训弈公之长子,字荣轩。东周贞定王时(公元前468--441年)人,仕鲁任司空,遂家于鲁(今山东省曲阜县)。娶林氏,生三子:百、千、万。其弟教、政、敬仍居于楚。

65.万公,彭祖第65世(黄帝第72世)

万公:敖公之三子。周威烈王时(公元前425--402年)人,积学不仕,著书颇丰。娶田氏,生二子:嗣恢、嗣慎。

66.嗣慎公,彭祖第66世(黄帝第73世)

嗣慎公:万公之次子,字谨斋。周威烈王时(公元前425--402年)人,任大夫。娶林氏,一子:时梁。其兄嗣恢,品学兼优。

67.时梁公,彭祖第67世(黄帝第74世)

时梁公:嗣慎公之子。东周安王时(公元前407--376年)人,公幼颖敏,有大志。甫十二能文章,年未三十而卒,惜乎不寿。娶阙氏,生一子:君实。

68.君实公,彭祖第68世(黄帝第75世)

君实公:时梁公之子。周烈王时(公元前375--369年)人,因周室衰微,诸侯莫朝,故公不仕。娶毕氏,生二子:更、蒙。

69.更公,彭祖第69世(黄帝第76世)

更公:君实公之长子,字子端。周显王时(公元前368--321年)人,战国时孟子弟子,以孟子传食诸侯为泰,告以食功、食志之道(见孟子及中国名人大辞典)。娶亚圣孟子之女,有淑行,生二子:金元、金和。其弟蒙,战国时著名哲学家。

70.金和公,彭祖第70世(黄帝第77世)

金和公:更公之次子。周显王时(公元前368--321年)人,任兖州太守。娶任氏,生一子:绍更。

71.绍更公,彭祖第71世(黄帝第78世)

绍更公:金和公之子。东周慎靓王时(公元前320--315年)人,公恪守祖训,勤于诗书,知周道衰微,以隐士终。娶姜氏,生二子:实吾、宜吾。

72.宜吾公,彭祖第72世(黄帝第79世)

宜吾公:绍更公之次子,字甸南。东周赧王时(公元前314--256年)任山阳令。治所在山东巨野东南,遂家于此。娶侯氏,生一子:文台。山阳汉为昌国,后为昌邑。史载越公昌邑人,即越公之籍也。

73.文台公,彭祖第73世(黄帝第80世)

文台公:宜吾公之子,讳德,字正芝。时秦周鼎革,兵戈扰攘,故公不仕。娶孔氏,生二子:秦、令昭。

74.令昭公,彭祖第74世(黄帝第81世)

令昭公:文台公之次子。讳明德。秦始皇时(公元前246--210年)人,为歌师。公曾游闽之武夷山,于幔亭峰上仙乐竞唱人间好哀曲,留下千古佳话。娶张氏,生二子:珅、琨。

75.坤公,彭祖第75世(黄帝第82世)

珅公:令昭公之长子。字禹卿。秦始皇时任仆射,帝令烧诗书百家之语,公谏之勿听,遂弃官而隐。娶周氏,生二子:越、赵。其弟琨,字舜卿,秦二世时任会稽太守。

76.越公,彭祖第76世(黄帝第83世)

越公:珅公之长子,字仲引,昌邑(今山东金乡西北)人。生于秦始皇元年乙卯(公元前246年)2月。秦末聚众起兵。楚汉战争时,将兵三万归从刘邦,又从刘邦灭项羽于垓下(今安徽灵壁南)。高祖元年乙未(公元前206年)官将军,封建成侯。高祖二年丙申(公元前205年)拜魏相国。高祖五年已亥(公元前202年)受封梁王,都定陶(今山东曹州),为汉朝立下汗马功劳。因刘邦秉性忌贤,遂以莫须有的谋反罪定案,公于公元前196年5月与长子绶荣一同遇害,时年51岁,葬大梁(见西汉演义)。娶张氏,诰封一品夫人,葬昌邑,生二子:绶荣、绶华。

77.绶华公,彭祖第77世(黄帝第84世)

绶华公:越公之次子,字紫阳。西汉高祖九年癸卯(公元前198年),任上中大夫、护军都尉。因父与兄同时遇害,逃奔于淮阳阳夏(今河南陈州太康县),幸免于难。娶萧氏,诰封淑人,生一子:斐然。

78.斐然公,彭祖第78世(黄帝第85世)

斐然公:绶华公之子,字成章。西汉文帝时(公元前179--157年)人,聪慧好学,博览群书,因避难以隐士终,卒葬淮阳阳夏。娶蒯氏,二子:佑奎、佑张

79.佑奎公,彭祖第79世(黄帝第86世)

佑奎公:斐然公之长子,字石亨。西汉景帝时(公元前156--141年)人,公力学不倦,守身必衷礼法,隐居不仕,卒葬淮阳阳夏。娶刘氏,生一子:世琼。

80.世琼公,彭祖第80世(黄帝第87世)

世琼公:佑奎公之长子,字瑞瑶。西汉武帝时(公元前140--87年)任博士。卒葬淮阳阳夏。娶曹氏,生三子:纪、纲、维。

81.维公,彭祖第81世(黄帝第88世)

维公:世琼公之三子。字凤藻。西汉昭帝时(公元前86--74年)任右将军,赠金紫光禄大夫。卒葬淮阳阳夏。娶施氏,诰赠一品夫人,生二子:懋勋、绩勋。其兄纪,字龙章,任中护军。二兄纲,字虎文,拜议郎迁尚书仆射。

82.懋勋公,彭祖第82世(黄帝第89世)

懋勋公:维公之长子。字辅臣。西汉元帝时(公元前48--33年)任御史大夫,诰赠金紫光禄大夫。娶韩氏,诰封一品夫人,生一子:宣。

90.极文公,彭祖第90世(黄帝第97世、宣公第8世)

极文公:淮公之子,一名翼,字纯武,行纯一。东汉桓帝延熹六年癸卯(公元163年),拜为左龙韬上将军。献帝时历官建平、北海、长沙太守,封宜春侯。卒葬宜春台下。元配胡氏,生一子:仕恭;又配李氏,生二子:仕敏、仕忠。

91.仕恭公,彭祖第91世(黄帝第98世、宣公第9世)

仕恭公:极文公之长子,讳伯,字仲鼎,号德之,行心一。东汉灵帝光和时(公元178--183年)拜宣议郎。统纪谱载,董卓欲杀卢植,公谏之曰:卢尚书海内人望,若害之恐天下震怖。卓乃止。公因董卓专权而隐退(见后汉书卢植传)。配龚氏,生一子:季聪。二弟仕敏,讳求,官广汉太守。配林氏生一子:羕;三弟仕忠,字仲信,三国蜀汉章武时(公元221—222年),任南郡太守(今湖北江陵县)。

92.季聪公,彭祖第92世(黄帝第99世、宣公第10世)

季聪公:仕恭公之子,一名慎。字敏言,一字雍廷,行金一。蜀汉刘禅建兴12年(公元234年),以军功授县尹。配黄氏,生二子:永昌、顺昌。仕敏之子羕,被庞统荐为仅次于诸葛亮之军师,为蜀汉所重用。

93.永昌公,彭祖第93世(黄帝第100世、宣公第11世)

永昌公:季聪公之长子,字君美,号伯淳,行景一。三国吴景帝时(公元258--264年)任衢州太守(今浙江衢县)。配邓氏,生二子:爵、郁。其弟顺昌,字君善,号仲淑,行景二。蜀汉后主景耀时(公元258—263年)授宣议郎。

94.郁公,彭祖第94世(黄帝第1生01世、宣公第12世)

郁公:永昌公之次子,字发夫,一字鹤嵩,行秀二。西晋惠帝永兴时(公元304--305年),由茂才举晋阳参军(今山西太原市)。配罗氏,三子:隆简、隆略、隆光。其兄爵,字凤嵩,行秀一。西晋武帝太康时(公元280—289年),任左营卫长官。 

95.隆简公,彭祖第95世(黄帝第102世、宣公第13世)

隆简公:郁公之长子,讳丙,字静卿,一字迪康,行明一。东晋元帝大兴时(公元318--321年),任司隶校卫,迁马步军都指挥使。配薛氏,生三子:沂、沿、治。其弟隆略,官至都将,迁鄱阳太守。

96.沿公,彭祖第96世(黄帝第103世、宣公第14世)

沿公:隆简公之次子,字亿钧,行百二。东晋穆帝升平时(公元357--361年),任太常博士。配邹氏,生一子:希进。其兄沂,字万鉴,行百一。任洛阳尹。

97.希进公,彭祖第97世(黄帝第104世、宣公第15世)

希进公:沿公之子,一名熙进,字德修,行顺一。东晋孝武帝太元时(公元376--396年)拜宣议郎。公博学力行,处事刚果,有古人风。元配其氏,生一子:抗;次配穆氏,生一子:拒。

98.抗公,彭祖第98世(黄帝第105世、宣公第16世)

    抗公:希进公之长子,名伉,字武阳,号素庵,行寿一。居兰陵(今江苏武进县)。东晋安帝元兴时(公元402—404年)举孝廉,累官至兵部尚书、左丞相。西晋永康时(公元412—419年)至南昌讨逆,以长女归许逊而授仙术,享寿136岁,葬兰陵莲花洲。配周氏,生五子:超、赴、起、赵、趋。其弟拒,字文阳,行寿二,亦任兵部尚书。

99.赴公,彭祖第99世(黄帝第106世、宣公第17世)

赴公:抗公之次子,字仲适,号尧封,行方二。南北朝宋孝武帝孝建时(公元454--456年),任北魏晋阳参军。元配程氏,生一子:苍;又配张氏生一子:荏。其兄超,字仲达,行方一,宋文帝元嘉时(公元424—453年),任涿郡太守;三弟起,字仲远,一字仲道,行方三,宋孝武帝大明时(公元457--464年),任司徒;四弟赵,字仲遵,行方四,生平未详;五弟趋,字仲进,行方五,隐泰山。

100.荏公,彭祖第100世(黄帝第107世、宣公第18世)

荏公:赴公之次子。字桐扶,行和二,居京兆(今陕西西安市)。齐朝时(公元499--501年)人,北魏授邺城都护,累赠骠骑大将军。元配淳于氏,又配魏氏,封高阳郡夫人。又配欧阳氏,生一子:乐。

101.乐公,彭祖第101世(黄帝第108世、宣公第19世)

    乐公:荏公之子,字子兴,号福安,行聪一。精晓兵法,勇悍绝伦,以雄勇名闻天下。梁武帝太清二年(公元548年)任东魏并州刺史,因擒斐宽有功,进大都督,封陈留王,御赐玉带。居安定(今甘肃泾川县),诰命赠检校太保,谥忠勇,敕封神勇将军。唐睿宗景云二年(公元711年)因其六世孙景直,克肖先贤而追谥文宣公。元配李氏,又配夏氏,诰赠文宣夫人。生二子:龙韬、龙文。一女:淑华,为北齐武成帝夫人。

102.龙韬公,彭祖第102世(黄帝第109世、宣公第20世)

龙韬公:乐公之人长子。字德中,号叔略,行敏一。陈武帝(陈朝建都于建康)永定时(公元557--559年),任贺州太守(今广西钟山县),授将仕郎。北齐官至殷州刺史,移居京兆。配高氏,渤海世族。生三子:君德、君用、君材。其弟龙文,字钦文,行敏二,陈文帝天嘉时(公元560—565年)任宜阁将军。

103.君用公,彭祖第103世(黄帝第110世、宣公第21世)

君用公:龙韬公之次子,字安富,号尊荣,行俊二。。陈文帝天康时(公元566年)任吏部尚书。配段氏,京兆世族。生一子:履真。其弟君材,字建龙,号在田,行俊三,陈宣帝太建时(公元569—582年)任柳州太守。

104.履真公,彭祖第104世(黄帝第111世、宣公第22世)

履真公:君用公之子,字复临,一字协和,号南勋,行揆一。隋炀帝大业时(公元605--616年,任龙州(今广西崇善县)府尹,迁瀛州尹,擢瀛州剌史,遂家瀛州河间(今直隶河间)。后周官至内史中大夫。配谭氏,生二子:仲敬、仲德。

105.仲德公,彭祖第105世(黄帝第112世、宣公第23世)

仲德公:履真公之次子,一名坤元,字方直,号子义,行福二。唐高宗永徽时(公元650---655年),任光禄大夫。公品高学博,以孝友闻名。配黄氏,生一子:明远。其兄仲敬,一名乾元,字进修,号子业,行福一。高宗永徽时(公元650---655年),任泉州太守。 

106.明远公,彭祖第106世(黄帝第113世、宣公第24世)

明远公:仲德公之子,一名宏照,字镜高,号毅农,行英一。唐中宗景龙三年(公元709年),以子景直贵,例授吏部侍郎,诰赠金紫光禄大夫。公幼通文学,乐善好施。元配郭氏,女一;又配宁氏,女三,再配房氏,清河世族,诰赠一品夫人,生一子:景直,另一女。

107.景直公,彭祖第107世(黄帝第114世、宣公第25世)

景直公:明远公之子,字美正,号品方,行端一。唐中宗永昌已丑(公元689年)12月23日生。当年久旱,公呱呱落地时,大雪漫天,积雪盈尺。弥月时屋内又见一朵青云直上云霄,华堂生辉,景象万千。祖父惊奇,为之取名“景直”。公聪敏超人,力学不倦。登中宗景龙二年(公元708年)进士,为大常博士,后升礼部郎中,转礼部侍郎。丞相苏延有评:通理内融,含辉外静,文尚典雅,学穷精博。公遵古制,修订大唐礼,成为影响深远的著名礼官。居河间瀛州(今河北河间县)。配徐氏,唐封京兆郡夫人,与夫合葬定陵集云峰下。生一子:构云。

120.汝砺公,彭祖第120世(黄帝第127世、构云第13世)

汝砺公:思超公之子,字器质,宋治平二年(公元1065年)乙巳科举进士第一,任保信军推官,武安军掌书记,彰州军事推官,补国子监直讲,改大理寺丞,擢太子中允,御史中丞。神宗元丰初年(公元1078年)任江西转运判官,代还提点京西刑狱。哲宗元佑二年(公元1087年)为起居舍人。逾年进中书舍人,会知汉阳事。因以言事落职后知徐州事,加集贤殿修撰,入权兵刑两部侍郎。又徏礼部真拜、吏部侍郎,进权吏部尚书。后降侍制,出知江州,至郡数月而病。朝廷方以枢密都承旨命之时已卒,乃告赐其家。公生于仁宗庆历元年辛巳(公元1041年),卒于绍圣元年甲戌(公元1094年),寿54岁。徽宗崇宁元年壬午(公元1102年)奉敕葬湖北兴国州,俗称彭尚书墓。墓侧有公祠(见明一统志)。因公有士望,召对士策,皆人所难。公著有《易义》、《诗义》和《诗文集》五十卷。宋史有传,通鉴、通志、名臣言行录、东都事略等书籍均有记载。配陶氏,常以公俸置义田给族中贫困者,子一:明佩(汝方之子承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