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农门黄氏
根据现有墓碑记载,我们木顶农氏家族如今所能追溯得到的最早的一位祖先,是被称为农门黄氏的一位老孺人。但其碑文十分简单,以至于老孺人叫什么名、是何方人氏、其丈夫是谁、子女状况及生卒年月等等,都是一个谜。农门黄氏的坟墓葬在“囊坊捞”(地名,距木顶村西边约1.5公里处公路对面的山半腰上,这里是农氏家族的主要祖坟坟地之一),其碑文仅标明系清道光16年(1836年)农历十月初九日所立,而其生卒年月、子女状况、是谁人所立等其他情况均无记载。这说明,在其后人立此墓碑之前很久,老孺人即已去世。因年代久远,其各方面情况后人们已无法考究,故无法刻记。在无其他新发现的情况下,我们暂且将这位老孺人及其丈夫农公定为农氏家族的第一代。
(二)农正诗和农亚贵
这是现已查明的我们农氏家族的第二代。
农正诗和农亚贵的生卒年月及生平事迹均不详。两人的坟墓都葬在“囊坊捞”,墓碑系民国五年(1916年)农有福所立。根据农正诗的墓碑记载,农有福、农有禄、农有寿及何农兴、何农清等人均为其玄孙,但农有全和何农贤却未见记载;农朝荣(后改名农最荣)、农京荣、农卜行、农懋仁、农懋荣、农懋功、农懋生等均为其来孙,而农的超、农的四、农的七、农的元、农的光、农的兴、农的里和农的长等则为其来孙女。农正诗的儿女及孙子状况,墓碑没有明确记载。
农亚贵的墓碑碑文则十分简单,仅标明农有福一人为其玄孙,其他情况均毫无记载。据此,我们推测,农亚贵和农正诗应为同胞兄弟,亚贵可能患有某种残疾而依附其兄农正诗,至少是没有子嗣,甚至终身都没有婚配。
另外,农正诗的婚姻状况、生平事迹及其他各方面情况,均已无法考究。
(三)农士林
我们农氏家族的第三代,现已查明的仅有农士林一人。但其生卒年月、婚姻状况及生平事迹等状况均不详。农士林的坟墓葬在“囊平迎”(地名,这里是木顶村最大的一片坟地,在距木顶村往皿帖方向一华里多的公路上边),其墓碑乃农有福所立。根据其墓碑记载,农士林生有农广能和农广禄二子,而农有福等人则为其曾孙。据此,我们估计,农士林应该是农正诗的儿子,其生活年代当在清乾隆末年至嘉庆年间。而其父农正诗和农亚贵应为乾隆时代的人。
(四)农广能、农广禄、广能妻陆氏
农氏家族的第四代,现已查明的有以上三人。
农广能(1805—1884),乃士林公之长子,小名“亚能”,生于农历乙丑年(清嘉庆10年)丁亥月丁亥日丁未时,卒于光绪十年农历八月十九日戌时,享阳80年,比较高寿。广能公娶妻陆氏,陆氏应为云南布侬人。陆氏生于丁丑年(清嘉庆22年)庚戌月壬子日辛丑时,卒于庚申年(清咸丰10年)丙戌月甲辰日戌辰时,比广能公小12岁,享年54岁。广能公共生文英、文周、文宗和文华四子,生女不详。广能公与陆氏的坟墓葬在“坪丁”(地名,即木顶村中寨对面山的山顶上),夫妻俩合墓。墓碑乃其孙农有福所立。广能公及陆氏的生平事迹均不详。
农广禄(?—?),乃士林公之次子。其生卒年月、婚姻状况、生平事迹及坟墓葬在何处均不详。据目前所知,广禄公仅生独生女农玉莲(小名的玉)一人。
(五)农文英、农文周、农文宗、农文华、农玉莲
以上五人乃农氏家族的第五代。到了第五代,农氏家庭的人丁才终于兴旺了起来。但直到这时候,农氏家族的家境依然十分穷困,基本上都是靠长年给富户打长工来度日。因此,死了人之后,都无力给其立坟碑。
农文英(?—?),乃广能公之长子,其生卒年月、生平事迹、婚姻状况及坟墓葬在何处等均不祥。另外,文英公是否有子嗣及其后人情况等均不详。
农文周(?—?),乃广能公之次子。其坟墓葬在何处不详,其生卒年月、生平事迹及婚姻状况等亦不详。现根据族中老人口碑,悉知文周公生有农阿敏一子。
农文宗(1845—1926),又名宗文,乃广能公之第三子。文宗公因患有先天性手抖症,故人称“老颤”。文宗公这支人丁兴旺,子孙众多。娶何氏和秦氏二妻,何氏生农有福一子,秦氏生农有禄、农有寿、农有全和农女下灿等三子一女。文宗公年轻时家贫,穷得叮当响。娶了寡母何氏后,因何氏逃亡来时携带了些许银两,于是夫妻俩便将其置买了一些田产,生活才逐渐富足起来。文宗公有福有寿,活了81岁,这在当时的木顶村,是少有的长寿者。其坟墓葬在“囊糯”(地名,在木顶村中寨南面“渭地”沟的半山腰上,这里也是农氏家族的一片祖坟坟地之一),墓碑为其长子农有福所立。何氏(1829—1873),云南人,人称“讨饭婆”。何氏对农氏家族子孙后代的兴旺发达具有关键性的作用,故何氏及文宗公的生平事迹将另文专述。何氏享年仅45岁,其坟墓葬在“八渭勒”(地名,在木顶往皿帖方向一公里处的公路上边,这里是农氏家族主要的祖坟坟地,因葬有何氏和其子农有福等人,而两人均对农氏家族子孙后代的兴旺发达具有关键性作用,故历年清明节期间,农氏家族的子孙均聚集于此上坟扫墓,祭祀祖先),墓碑为其子农有福所立。秦氏(?—?),乃文宗公嫡妻何氏去世后之续弦,何方人氏不详,其墓葬在“囊访捞”,其墓碑为农有福所立。
农文华(?—?),又名宗华,乃广能公之幼子,因不知其坟墓葬在何处,故其生卒年月、生平事迹及婚姻状况等均不详。
农玉莲(?—?),小名的玉,乃广禄公的独生女。招婿入赘,其夫姓何,不知何方人氏,生卒年月及生平事迹等均不详。因其子何农兴跟随岑毓英到安南抗法有功,被朝廷封为三品武官,赏戴花翎钦加协镇都督府义勇巴图鲁,因而,玉莲老孺人被例赠为“肉帛老宫人”。生何农兴、何农清、何农贤、的兴、的光、的里和的长等共三子四女。其坟墓葬在“那站”(地名)田上边,墓碑为其孙农懋仁于民国五年所立。其坟墓两旁原种有两株柏树,“文革”期间已被人砍伐。
(六)第六代
农氏家族到了第六代,人丁就更加兴旺了,无论男女都比较多。除本族谱所列举之外,也许还有遗漏。
农有福(1869—1945),乃文宗公之长子,何氏所生,因其额头上长有一颗红色肉瘤,故人称“老角”。有福公是农氏家族最有作为和贡献最大的一个人,是对子孙后代的兴旺发达起最关键性作用的一位祖宗,故其生平事迹另有专述。有福公先后共娶七妻,其中四妻有子嗣,三妻无子嗣。班氏(1873—1926),乃有福公之嫡妻,本村班家之女,为人贤慧有德性,生的超(又称凤英、女下先六)、最荣、的四和的七共四个子女,享年53岁,其坟墓葬在“岩翁”(地名)。陆氏(?—?),何方人氏不详,生的元和家荣一子一女。陆氏一日与村人前往那佐赶墟,在返家途中于岩卡山顶上不幸遭遇土匪劫杀,死时年仅34岁,其坟墓葬在“囊糯”(地名)。陆氏(?—?),这是有福公的另一个陆姓的妻子,何方人氏不详。陆氏仅生农莲第(乜忠林)一女,享年59岁。其坟墓亦葬在“囊糯”。尹氏(?—?),何方人氏不详,无子嗣,其坟墓葬在木顶小学校园附近。尹氏虽无后代,但族中老人曾嘱咐后人,每年清明节勿忘给其上坟扫墓。据此,估计尹氏为人贤慧,有德性,且对农氏家族有过贡献,但具体情况不详。李氏(?—?),本村人,只生农莲青(小名的bai,即最小的女孩之意)一女,其坟墓葬在何处不详。因其女农莲青解放后不久即改嫁到云南,故其坟墓已有数十年无人祭扫。无名氏(?—?),何方人氏不详,估计其人生前德性较差,所以农氏家族的子孙后代历来没有给其坟墓祭扫过。女下最(?—?),云南布侬人,姓氏不详,她是陪伴有福公到老的唯一伴侣。由于有福公仙逝后,她即改嫁到了八柴屯,加上又无子嗣,故基本上与农氏家族脱离了关系,因此其以后的各方面情况均不详。
农有禄(?—?),乃文宗公之次子,秦氏所生,又称抱货。生卒年月、生平事迹、坟墓葬在何处均不详。生一子,名不详。因其孙名阿货,故人称卜货。有禄公成人后到木顶上寨自立门户,其子孙后来迁居到云南者烈屯,以后各方面情况均不详。
农有寿(?—?),文宗公之三子,乃秦氏所生。生卒年月、生平事迹及其坟墓葬在何处均不详。生的富(乜凤)、阿利(卜绍兴)、的余(乜改成)和的冷(乜松法)等共一男三女。
农有全(?—?),文宗公之四子,乃秦氏所生,生卒年月、生平事迹及坟墓葬在何处均不详。有全公生阿杯和绍清(阿威)二子。
农阿敏(?—?),文周公之独生子,因不知其坟墓葬在何处,故其各方面情况均不详。阿敏公生一独生女名的生。
何农兴(?—?),农玉莲之长子,其父姓何,因到农家上门入赘,故带何、农双姓。年轻时,曾到云南投军,在云贵总督岑毓英摩下任三品武官,曾到过安南抗法,并荣立战功,被朝廷封为战斗英雄即义勇巴图鲁,其生平事迹将另文专述。娶二妻,嫡妻姓氏不详,妾骆氏,越南人,后在木顶去世,其坟墓葬在“那捞”(地名)河边。何农兴公生农懋仁一子。其坟墓葬在“囊营徕”(地名,即木顶营盘山山半腰上),墓碑雕龙画凤,具有极高的艺术欣赏价值。1995年,其坟墓被盗墓者挖掘。
何农清(?—?),农玉莲之次子,因其兄曾为朝廷荣立战功,故被清廷例赠五品官。其生平事迹不详。生一子,名不详,其坟墓葬在“岩翁”(地名)公路上边。
何农贤(?—?),农玉莲之三子,其生平事迹不详,坟墓葬在“坪当”(地名,在营盘山下),生懋荣、懋功二子。
七)第七代
从第六代开始,由于有福公超人的聪明和智慧,致使农氏家族一跃而成为木顶村中的首富,并且开始在附近村寨中扬名。而第七代的人丁,就更加繁盛了。
农凤英(?—1960),有福公之大女,班氏所生,小名的超,晚年人称女下先六。招婿入赘,其夫姓汪,云南三卡人,生卒年月及生平事迹不详。受句町壮族民间上门入赘习俗的影响,凤英因系家庭中的长女,且家里又富足,故未嫁出家门。凤英与其夫汪公生有毕武和的忠一男一女。共产党推翻了国民党政权之后,实行土地改革和划分阶级成分之后,凤英被划为“地主分子”,致使其父辛苦一世所分给她的所有财富(包括土地、房屋及其他财产)全部被没收并分给了“贫下中农”。这还不算,平时还经常被大队干部和民兵强迫进行各种“义务劳动”,丧失人身自由。且不时被批判斗争,逢年过节则被拉到学校或大队部关押隔离。晚年生活极其穷困凄凉,由于贫病交加,终于在1960年的“三年经济困难时期”悲惨死去。其坟墓葬在“囊平迎”。
农最荣(1894—1938),原名朝荣,小名阿成,有福公之长子,乃班氏所生。曾到香港求学,句町故地第一批国民党党员,与定安农绍朴(姚典)、那劳韦家瑞并称“西林三秀”。曾在县、乡政府任职,后回乡办学,终生致力于家乡的教育事业。娶四妻。嫡妻姓黄,来自云南弄同屯,生桂和、世宝一女一男,后被傣族妇逼疯而亡。二房姓李,本村人,曾生有多个男孩,但都未能养大,最后只有桂福、桂芳和桂清三个女孩,1963年初夏因饿饭和患痢疾不治而亡,其坟墓葬在那捞(地名)公路上边的茶油树林里。三房姓何,本村人,只生一女,叫乜永志,其坟墓葬在何处不详。四房来自云南傣族,姓氏不详,曾生一子名保达,已早夭。傣族妇为人凶悍泼辣,妒忌心强,经常恃宠逞能,曾把嫡妻黄氏逼疯而流落外乡。一次黄氏流落到云贵总督岑毓英的故乡那劳村时,被宫保府的人见了,认识是最荣之嫡妻,才派人将其送回家来,但后来仍被傣族妇逼死。由于傣族妇生性凶恶、刁钻,因此无论在家中还是在村里,都很不得人心,故其死后坟墓葬在何方,不得而知。最荣公坟墓葬在“囊访捞”。1995年间,其坟墓被贼人盗掘。最荣公的生平事迹另文专述。
农的四(?—?),有福公之次女,乃班氏所生,嫁在本寨,又称乜玉林,生的英、的会和的旦三个女孩。长女的英嫁去本乡西利屯后生蒙志明等子女,已亡故。次女的会嫁给本寨黄斐文,生金瑞、的言和德康(小名保安)二女一男,已于1962年间病逝。三女的旦嫁在上寨,人称乜保和,尚健在。
农的七(?—?),有福公之三女,乃班氏所生,嫁去皿贴那羊屯,人称乜有代,生卜凡和乜乾一男一女。
农的元(?—?),有福公之四女,乃陆氏所生。招婿入赘,其夫姓氏及何方人氏均不详,生桂香、的二两个女孩。
农家荣(1906—1960),小名阿昌,有福公之次子,乃陆氏所生,与的元为同胞姐弟。娶二妻,长房廖氏(?—1954),二房黄氏(1915—2003),都是云南革坠布侬人。廖氏本来生育众多,除小儿子农陶存活长大成人外,其余均早夭。廖氏于1954年间因患痢疾不治而亡,其坟墓葬在“囊糯”。黄氏生仕贤、仕忠、仕刚和桂花三男一女。解放后因被划为“地主分子”,为避免遭受歧视和无情批斗,黄氏即带领子女回云南革坠娘家居住,但仍逃脱不了“地主婆”和受管制的悲惨命运。“文革”期间,“造反派”和民兵专程到云南革坠将黄氏押回木顶,进行残酷批斗。他们不但将其捆绑吊打,而且命其在碎瓦片上长时间罚跪,差点死于非命。黄氏为人勤劳俭朴,慈善仁厚,因而十分有寿。2003年农历二月二十五日,黄氏在革坠屯去世,享年89岁,其坟墓葬在云南革坠。家荣公之生平事迹另文专述。
农莲第(1922—2001),有福公之五女,乃另一陆氏所生。招婿入赘,前夫姓氏不详,早已病故。与其前夫生有一女,名的弯,20世纪六十年代的“三年经济困难时期”为了活命而逃荒到云南省富宁县阿用公社平兑屯,并嫁在平兑,生子后称乜天任。莲第之后夫亦姓农,入赘后称农志昌(1916—1995)。莲第与后夫生忠立、忠胜二子。解放后,莲第亦被划为“地主分子”,受到管制而毫无人身自由。尤其是“文革”期间,屡屡被“造反派”无情批斗,捆绑吊打,弄得死去活来,惨不忍睹。莲第一生勤俭简朴,仁慈有寿。于2001年去世,享年80岁。
农莲青(?—?),有福公之小女,乃李氏所生。招婿入赘,其夫乃西平乡平寨屯之富户罗春德,时任乡官。生一女名的冬。因其夫罗春德于解放初期被镇压,后改嫁到云南三卡,与后夫生一子名卜敬。以后情况不详。
农的生(?—?),阿敏公的独生女。招婿入赘。其夫原姓李,入赘后改称农李成。生祯祥、的思、祯良、祯研和祯毓共四子一女。的生与其夫农李成的生平事迹均不详。
农的富,生年不详,乃有寿公之大女,原本招婿入赘,其夫姓氏及何方人氏不详。与原夫生有一子,名阿奉。其夫死后,家贫,遂下嫁给农卜先隆,又生一女,名卫群(小名的烂,又称乜海同)。的富为人勤俭朴素,有寿,于2009年去世,享年93岁。
农阿利(?—1968),有寿公之独子。因其父母早亡,几兄妹又不善营生,遂致家道中落,沦为穷困。解放后被划为“贫下中农”。抗日战争后期,曾应征入伍,当过国民党兵,并到前线打过日本鬼子。生绍升、阿拾、正日和的谊等三男一女。1968年间因病去世。
农的余(?—?),有寿公之次女。招婿入赘,其夫姓氏及何方人氏不详。生改成、的婷和的九一男二女。其夫于上世纪六十年代初的“三年经济困难时期”因饿饭而死亡。其夫死后,的余带其子女到云南改嫁后不知所终。
农的冷(?—?),有寿公之小女,嫁去皿贴村那羊屯何家,生育后称乜松法。其子何理才后担任国家干部,曾任林场场长。
农的伍(?—?),有全公之女,被人贩子拐卖到南宁,上世纪八十年代仍活着,以后的情况不详。
农阿杯(?—?),有全公之长子。解放前夕,其家道亦败落,故解放后被划为“贫下中农”。为人老实厚道,无文化。后到外乡上门入赘,不久即病故,无子嗣。
农绍清,1936出生,有全公之次子,小名阿威。曾上过几年小学,略识文化。解放初被政府送去参加卫生培训班学习,故能看病打针。后担任大队赤脚医生多年,对木顶村的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及村民疾病防治,曾作出贡献。爱好文艺,是村壮剧班的主演之一,常扮演小旦,舞姿优美,深受观众喜爱。娶妻的正,乃族兄农懋功之女。生的永金、军明、的满、的细、的义和陆军二男四女。其子女多有作为,其中一女嫁到浙江,二女在县城定居。晚年,绍清公亦到县城跟随子女生活,安享清福。
农乜顶松(?—?),有全公之女。嫁去西平,后迁居斗米,生有几个女孩。
农懋仁(?—?),何农兴之子。生的妹等几个女孩,无子,其余情况不详。
农某某,,名不详,何农清之子。生农娅布和农保生一子一女,另收一养子农卜自达。农保生于解放前夕被人打死,死时尚未婚配。
农懋荣(?—?),何农贤之长子。善打铁。生乜永安、乜祖国和阿祖明二女一男。其余情况不详。
农懋功(1910—1999),何农贤之次子。念过书,小学文化,会测吉日,善查八字。其妻来自弄汪农家,生的正和宗宝共一女一男。长寿,享年90岁。
除以上之外,尚有农卜货、农京荣和农卜行等,但各方面情况均不详。
(九)第九代
农春芳,1932年出生,小名先六,农毕武之长子,乃陆氏所生。娶妻农氏,本村上寨人,原本亦有亲戚关系。生炳丰、炳立、炳益、爱萍和炳坚共四男一女。其生平事迹另文专述。
农春岗,1941年出生,小名阿正,农毕武之次子,乃陆氏所生。高中毕业后回家务农,后到本寨黎家上门,其妻黎佩莲。生玉莲、爱琼、炳新和秀珍三女一男。1989年黎氏去世后,曾续娶县医院一清洁工,弄汪人,但不久离异。再娶黎氏秀荣,亦弄汪人。其生平事迹另文专述。
农的印,1942出生,农毕武之独生女,乃王氏所生。其父死时,年纪尚幼,后随其母王氏改嫁到者怀屯。招婿入赘。其夫王正安,西利屯人,已去世。生志姑、启祥、志勇、启顺、启运、启俊、志英五男二女。
农垦(1941—2001),小名先隆,农桂和之独生子。其父云南人,姓李,因系上门入赘,故随母姓。中师文化,小学教师。娶妻何氏,名彩仙,本村人,卫生系统合同制工人,已退休。生兰芳、咏梅、的花、的太(夭)、慧美、农斌、秀萍六女一男。2001年6月间,农垦因患心肌梗塞病经抢救无效而在西平卫生院去世,享年60岁。其生平事迹另文专述。
农安逸,1946年出生,小名帮志,乃农世宝之大儿子。其父被害时,年纪尚幼。母亲改嫁后随其母到六篓王家生活,后回木顶成家立业,妻何氏,名秀英。小学文化。生少杰、文松、文高、文亮和文武共五子。其生平事迹另文专述。
农帮贤,1949年出生,农世宝之次子。其父被害时,年仅两岁。后随母改嫁到六篓王家。仅念过初小,略识几个汉字。自小务农,成年后到皿贴中寨班家上门入赘,后又携妻儿回六篓定居,倾其力供异父弟王绍成、王绍绩上学读书并成材。“文革”期间,无端被批斗、吊打,惨不忍睹。生农正、农腾二子。
农有才,1951年出生,乃桂福之长子,后改随父姓。六岁上学读书。因时逢“文革”浩劫年代,仅念完初中即被迫辍学。务过农,筑过公路,修过水库。1971年2月始任民丨办丨教丨师,次年10月转公办。在过木顶小学、弄徕教学点、那务附中、西平乡教育组、西林县教师进修学校、职业中学、西林中学和县教育局等学校或单位。历任小学教师、附中教师、教育组扫盲专干、语文辅导员、副组长、县教育局普教股股长、秘书股股长、进修学校教务主任、职业中学校长、西林中学校长和县教育局副局长等职。中学高级教师职称。荣获“全国优秀教师”荣誉称号。通过自学考试获得汉语言文学专业大专毕业文凭。读过两年中文本科函授,但未毕业。有文章在区内一些刊物发表。娶妻班氏,名翠兰,合同制工人。生韬鸿、韬鹏、韬奋三子。
农安乾,1952出生,小名阿辉,农桂芳之大儿子。因其父被戴上“四类分子”帽子,读完小学后即不许继续上学,故年纪虽十分幼小,便已辍学在家务农。后到云南弄同屯黄家上门,几年后携妻儿回木顶安居。妻黄氏。生海秀、农晔和文杰一女二子。
农春光,1961年出生,小名维里,农仕贤之长子。高中文化。现在云南省广南县化工厂工作。曾任仓库主任等职,并荣获该厂“优秀工作者”称号。娶妻陆氏,革坠人。生新华(海川)、新洁二女。
农春良,1963年出生,农仕贤之次子,初中文化。在家务农。娶妻陆氏。生海芳、海倩二女。现在云南革坠屯安居。
农春祥,1968年出生,农仕贤之三子,高中文化。在家务农。娶妻唐氏。生女海阔,子海丰。现在云南革坠屯安居。
农春美,1972年出生,农仕贤之独生女。初中文化。嫁在云南革坠屯本寨,其夫亦姓农。生二子。
农春平,1966年出生,小名阿艳,农仕忠之长子。大专文化。幼年丧父,由奶奶及伯父抚养长大。高中毕业后曾任多年民丨办丨教丨师,后转为公办教师。通过在职学习,获得大专毕业文凭。曾荣获省级骨干教师称号。现任云南省广南县董暮村小学教务主任。娶妻廖氏。生女爱业,子农伟。
农春林,1969年出生,农仕忠之次子。幼年丧父,随母改嫁到董暮屯。小学文化。有其父之相貌、风范和为人。曾任董暮村干部。善交际,好结交各类朋友。后专营个体,跑运输。如今,在董暮村亦算小有名气的新时期依靠劳动致富的富裕户之一。2004年,投资十多万元,在董暮屯建成一幢三层钢混结构的洋楼,是该村当时最富丽堂皇的建筑物。妻农氏,民间侬歌歌手,曾到文山州电视台播唱过侬歌。生海思、海飘二女。
农春泽,1972年出生,农仕刚之长子。小学文化。在广南县阿科乡木检村安居,务农。妻亦农氏,生二女。
农春国,1977年出生,农仕刚之次子。初中文化,现在深圳打工。
农扬兵,1981年出生,农仕刚之三子。初中文化。原为打工,现已初有所为。目前在深圳市发展。
农安坤,1964年出生,农桂芳之次子。原为中专毕业,后通过在职自学考试获得大学毕业文凭。历任县汽车站会计、站长、县汽运公司经理、运管所所长、县交通局副局长、县扶贫开发办副主任和县人大办公室副主任等职。娶妻邓氏,名春秋,广西德保县人,大专文化,在县卫生系统任护士。生女王莹滢。安坤及其妻善经营,孝顺父母,2005年间,曾带父母及全家到北京等地旅游。
农武平,1970年出生,农陶之长子。中专文化。原在西林县水泥厂工作,后调到百色市汽车总站。兄弟俩在父母扶持下,在县城兴建了一幢六层洋楼,开日用品批发部一间。娶妻李小立,初中文化,亦系木顶村人,现在百色市汽车总站工作。生一女,名艺茜。
农武刚,1972年出生,农陶之次子。中专文化。现在西林县药监局工作。为人豪爽,善交际,讲义气,乐于助人。与其兄武平一起,在父母的扶助下,在县城建有一幢六层洋楼,开日用品批发部一间。妻覃扬,初中文化,现在县人民医院工作。生一子,名千祥。
农文光,1965年出生,农正帮之长子,小名建国。广西艺术学院师美系大专毕业后分配到西林县八达镇中任美术教师。1995年秋调到广东省番禺市(后划归广州市)石楼镇任中学教师,现在广州市番禺中学任教。在广州工作期间,通过在职学习,已获本科毕业文凭。中学一级教师。善书法、绘画,曾有多幅作品在省级或全国刊物发表并获奖。广州市美术家协会会员。娶妻黄迎春,广西田东县江城人,中专文化,原在西林县人民医院任护士,后随夫调往广州市。生一女。
李建东,1966年出生,农桂福之次子,随父姓。原为中师文化,参加工作后,通过在职函授学习获大专毕业文凭。曾在者夯小学、八达镇三小等校任教,现在八达镇一小。小学高级教师。原妻黄梅玉,广西田东人,在县妇幼站工作,生女李婷婷,后离异。后妻农氏,云南省广南县人,生一子,名志贤。
李建功,1968年出生,农桂福之三子,随父姓。广西柳州市畜牧兽医学校中专毕业后,因不包分配,曾在者夯乡任小学代课教师和乡教育组成教专干多年,后到百色民师进修学习并获中师毕业文凭,旋转以工代教。现在西林县职业中学任会计。后经在职函授学习,获中华会计函授学校大专毕业文凭。娶妻陈福香,高中文化,八达镇旺子村人,汉族。生女李姗姗。
农凯雄,1968年出生,农正帮之次子,原名文军。高中毕业后,通过招干考试被县公安系统录用,任干警,分配在那佐乡派出所,后调县公安局工作至今。爱好音乐,善唱歌,曾参加县歌咏比赛多次获奖并被评为“西林县十大歌手”之一。娶妻廖美艳,皿帖村人,初中文化,原系西林县汽运公司工人,后下海干个体。生一女,名喻媚。
李建勋,1970年出生,农桂福之四子,随父姓。百色农校中专毕业,曾在那佐乡农业站、者夯乡农业站工作,现在八达镇农业站任技术员。原妻张氏,云南省广南人,已离异,生李素敏一女。后妻黄氏,本县八达镇花贡村人,生一子,名韬卓。
农安涛,1977年出生,农桂芳之三子,小名阿猛。原就读于广西交通学校,毕业后因成绩优异被学校推荐考入湖南省交通学院。大学本科毕业后分配到南京市第二建筑设计院工作,不久辞职前往深圳市谋求发展。善书法。
黄仁山,1946年出生,农桂香之长子,小名阿木。随父姓。小学文化。到本寨李家上门入赘,妻李少姑。曾在生产队和本村任过多年村干部。一生务农,有木工手艺。生独子名宗耀。
黄建新(1949—1988),农桂香之次子,随父姓。初中文化。曾在家务农,筑过公路,修过水库,后在本村小学任过多年民丨办丨教丨师。因患肺结核病辞职居家,于1988年不治身亡,享年40岁。妻何氏,本寨人。生宗辉、的水、丽霞和阿王二子二女。
黄建华,1953年出生,农桂香三子,小名阿比,随父姓。初中文化,曾在皿帖供销社任营业员多年,后辞职居家务农。在本寨农家上门,妻的眼。生玉春、阿搓、阿多一女二子。
黄建能,1965年出生,农桂香之四子,小名阿羽,随父姓。原为河池师专中文系大专毕业,后通过在职学习又获得法学专科文凭。曾在那佐乡初中任语文教师,后调县教师进修学校任校长至今。中学一级教师,兼职律师。娶妻岑丽洁,那佐人,原在县农行工作,现专营个体。生女诗棣。
农业兴,1938年出生,农祯祥之长子,其父早亡。文盲。解放后被划为“贫下中农”,一生务农。在木顶上寨居住,娶妻李氏,本寨人。生的立和美花二女。
农的兰,1942年出生,农祯祥之女,文盲。在家务农,招婿入赘。其夫姓王,本寨人,名阿冷,聋哑人,生阿改一子。
农阿寿,1952年出生,农祯祥之次子,小学文化。其父死时年纪尚幼,曾被人领到云南董暮作抱养子,后迁居弄聋屯。娶妻农的卵,乃农桂和之小女。生农陆军(小名宝玉,高中文化,已于2005年10月遭车祸身亡)一子和农秀玲一女。
农阿芳,生年不详,乃农的思之独生子。其父云南者岭人,本姓不详,入赘后称农祯隆。后迁居云南江龙屯,务农。其妻姓氏不详,生阿红、阿路、的由和的尾二子二女。
农的艾,生年不详,乃农祯良之大女。文盲,务农。招婿入赘。生的雄、的朋二女。
农正回,农祯良之子,小名阿木。小学文化,务农。在木顶上寨居住。娶妻农氏,本寨人。生明新(小名海漂)、明忠二子。
农阿凡,农祯研之长子。文盲,务农。生的莲桂、阿贤、阿星、的乾和的同二子三女。
农阿家,农祯研之次子。因其父死得早,故名阿家(“阿家”即孤儿之意)。初小文化,务农。生阿明、阿洋和的小二子一女。
农自金,农女下稳之长子,文盲。后到六篓屯上门入赘。生子彩顺等。
农正光,小名阿主,农女下稳之次子。小学文化,务农,已病故。娶妻苏氏,皿帖村木卡屯人。生彩春、彩雄等三子一女。
黄农坚,1961年出生,农乜自欢之子。小名阿里,带黄农双姓,原高中文化。经招干考试,被录用为国家干部。曾任西平乡党委办秘书,后调县交通局工作至今。娶妻王氏,本村人。生黄占、阿桥一女一子。
农燕飞,1964年出生,农乜自欢之女。高中文化,嫁在本寨,夫何松平。
农卜胡,19年出生,农女下布之长子。在云南省富宁县阿用乡平兑村定居。
农卜布(?—2006),农女下布之次子。小名阿八,小学文化,务农。娶妻农的屯,乃农桂和之大女。生农建雄等。
农永安,1945年出生,农乜永安之子。小学文化,务农。娶妻黄氏,本寨人。生的肉、美花二女。
农的林(1948—1988),农乜永安之女。务农。嫁在本寨,夫农正尧。生阿建标、阿卵、的务和的朵二男二女。
农阿定,农乜替之儿子。小学文化,务农。
农的替,农乜替之大女。嫁去垌肖,
农的被,农乜替之次女。
农的兴,1970年出生,农宗宝之大女。嫁去者怀。
农任武,1978年出生,农宗宝之子。初中文化,务农。
农的鲁,农宗宝之小女。
农阿虎,农宗宝之小儿子。
农的虽,1954年出生,农桂福之次女。文盲。在家务农,嫁在本寨。其夫黄何兴,生显林(卜凤丹)、黄李成、阿波(卜黄乾)和黄李锋共四子。
李的来,1958年出生,农桂福之四女。文盲。在家务农,招婿入赘。其夫王友法,本寨人,初中文化,务农,生志昌、素英一子一女。
农乜海能,1960年出生,农桂芳之长女。文盲,在家务农。其夫农军明,族中人,初中文化,务农。生海能、阿横二子。
农安慧,1966年出生,农桂芳之次女。在职大专文化,小学教师,现在八达二小任教。嫁林小辉,其夫隆林人,大专文化,现在县政府办公室工作。生一女,名世杰。
农秀兰,1968年出生,农桂芳之三女。小学文化,在家务农。嫁族人农世芳。生的捧、的两二女。
农安娉,1973年出生,农桂芳之四女。在职大专文化,在县汽运公司工作。嫁本公司职员徐杰,其夫马山县人。生一女,名雅雅。
农乜布,1943年出生,农桂和之长女。文盲,在家务农。嫁族人农阿八。
农的卵,1946年出生,农桂和之次女。初小文化,务农。嫁去弄聋屯,其夫乃族人农阿寿。
农卫群,1961年出生,小名的烂,农卜先隆与乜凤之女。高中文化,嫁给雷德兴。其夫本寨人,在县水泥厂工作。
农雪飞,1967年出生,农正帮之长女。在县防疫站工作。
农雪琴,1970年出生,农正帮之次女,在县妇幼保健院工作。
农美珍,1943年出生,农的二的独生女。文盲,务农。招婿入赘,其夫农松成,本寨人,生雪颖、的芳、阿海、的区和五卖一子四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