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家谱馆 > 牟姓网 > 牟氏源流 牟氏源流

万州牟氏渊源

时间:2021-3-10 来源:家谱馆牟姓展区

李文鸿(弘、宏),山西省平阳县人。后迁江苏省南京市上元县五枫村。任主铁将军。家资万贯、良田万倾。九十寿终,葬五枫村麒麟山红藤洞。配一妻三妾,先后是:朱氏、程氏、张氏、陈氏。陈氏湖北武昌人,麻城府孝感乡陈尚书之女。生子九章、万章、宪章。

宪章(文鸿三子),元朝元贞时期生江苏省南京市上元县五枫村。一二九六年(约)迁四川省宣汉县红豆岭,明洪武四年,再迁重庆市开县牟家坝,后迁湖北省麻城县高杆堰洗脚河。死后葬三子牟魁住址开县。

宪章,配张氏,生子六:强、盛、魁、铁、英、茂。因文鸿公葬地犯禁,朝廷火焚其尸,严行捕缉,抄灭九族,三子六孙弃家逃生避李改牟姓,各奔东西。长子牟强在奔逃中溺于湖北荆州龙舟渡口。次子牟盛去江南烟水坝。三子牟魁随父去四川省宣汉县,后又同父移居重庆市开县牟家坝。四子牟铁去湖北省公安县碎石岭。五子牟英去山东省栖霞县。六子牟茂先住孝感乡,后迁湖北省利川市。

牟茂,一三二二(元朝至正壬戊)年,生江苏省南京市上元县五枫村,后迁湖北省麻城县孝感乡。一三四二年迁湖北省利川市大木贡四孔洞插标落业。因平夷有功,爵封授边尉使司之职。葬大木贡油竹坪李子坳(今东城区下坝村)。配向氏,生仲泰。

仲泰,一三五O(元朝至正庚寅)年生利川市大木贡。一三九四(洪武甲戊)年移居蜀东夔州府万县巴南里下元坝(今万州区白羊镇石龙村)。晚年与次子季旺同住法隆寺牟家塆(今万州区太安镇)。明洪武年初,任都城南京都督佥事(从二品官),因德行高尚,忠君有功,加升为一品官。妻向氏封为一品夫人,茂公追封为荣禄大夫,泰母向氏追封诰命一品夫人。向氏生季兴、季旺。季兴公同母留守祖业。配  氏,生高凤、九凤、彰凤、翔凤、碧凤、义凤。后称利川牟氏六大房。泰公晚年与次子季旺同住牟家塆,殁葬法隆寺。

季旺祖一三七四(洪武甲寅)年,生利川市大木贡。一三九四(洪武甲戊)年迁蜀东夔州府万县巴南里下元坝(今万州区白羊镇石龙村),配向氏、生万凤、联凤、捷凤、登凤、提凤。

万凤,字鹏年,生洪午(约1394)末年,生子牟瑛、牟琼、牟瑄;瑛祖生兴宽、兴实,琼祖生兴槐、兴茂,瑄祖生兴福、兴禄,后称下元坝牟氏六大房,分别用“孝、友、睦、姻、任、  ”命名房序。清道光丁亥(1827)年,在下元坝建成万州牟家大祠堂。祠堂呈世130年;1958年弃祠变民房,清咸甲寅(1854)年,下元坝牟氏首谱创修发行;光绪庚寅(1890)年完成初次续谱;民国庚申(1920)年完成第二次续谱;民国甲申(1944)年完成第三次续谱;共和国二O一三年万凤(下元坝)、捷凤(甘宁坝)、登凤(木马山)三支族谱修编合著。

联凤、字云午,生洪武末(1397)年,据甘宁牟氏谱书记载:落业忠州(今忠县)、复兴场(今万州区燕乡)等地。其详情待考。

捷凤,字鹏武,生建文年初(约1400年),永乐年末,从法隆寺迁甘宁坝(今万州区甘宁镇)官员咀建家立业。至15世思祥公时,甘宁牟氏人丁兴旺,经济富裕,进入鼎盛时期。思祥公(十世祖)生大沛、大江、大滩、大洲、大海、大滨、大沂、大湘,后称甘宁坝牟氏八大房,以“孝、弟、忠、纹、礼、义、廉、耻”命名房序。嘉庆17(1812)年思祥公率众族亲在甘宁坝麻秧建成甘宁牟氏支祠堂;同治八(1869)年,18世成焰公在甘宁坝梨子塆(今义学村)建成牟家支祠堂;万历年和光绪乙亥(1875)年,曾出版两本手抄本;光绪25(1899)年,甘宁牟氏首谱创修发行。

登凤,字圣午,生永乐(1403)年初,由法隆寺迁木马山元石坝(今万州区长岭镇双龙村)兴建家业。宣统末(1910)年,世华公率众族亲在老屋建成木马山牟家支祠堂;1930年,在祠堂内办起了私孰学堂,授教于木马山各族子女;1986年转为政府办学至今;光绪13(1887)年,17世祖大魁集族亲之力,在何家塆寺坪(今白羊镇石龙村12组)建成牟氏支祠堂;民国元(1912)年创修木马山牟氏支族谱(18)本。

提凤,生永乐3(1406)年。其他无考。

为了弘扬牟氏文化,传承牟氏文明,续记牟氏族史,二OO九年秋,万州牟氏族谱修编委员会对集居在万州区、云阳县、开县、梁平县和散居在全国各地族亲的相关资料进行收录登记,首次合叙了《万州牟氏族谱》。

 

 

 

 

二O一二年三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