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家谱馆 > 骆姓网 > 骆氏源流 骆氏源流

骆氏根在内黄

时间:2021-2-21 来源:家谱馆骆姓展区

骆氏根在内黄

    一 、  寻 根 溯 源

    据唐朝元和七年,太常博士林宝奉诏撰写的中国唐代谱牒姓氏之学的专著《元和姓纂》记载,“齐太公之后有公子骆,望出内黄、会稽。”骆姓在长期的繁衍播迁过程中形成了内黄、会稽等郡望。内黄郡治所在今河南内黄县;会稽郡治所在今浙江绍兴。据《西峡骆氏宗谱》记载,骆氏早在春秋战国时代已是中原的巨宗大族。隋唐时,骆姓在内黄等地繁衍迅猛,族大人众,成为妇孺皆知的著姓之一。据宋代《太平寰宇记》载:时相州内黄郡有“扈、路、骆”三大望族。由于姜太公在历史上的光辉形象和在人们心目中的崇高威望,又有《元和姓纂》这样权威的典籍记载,虽然骆姓来源还有其他分支,但是一般都认同“本族始于姜,见于齐,望出内黄、会稽。”黄河流域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位于黄河故道的内黄县被认为是“骆”姓的生根之地,这就很自然了。即使长江之南郡望“会稽”(今浙江绍兴)一带的“骆”姓也认为自己的祖先是由内黄南下蔓延播迁而来。因此,“骆”姓祖上堂号为“内黄堂”。骆姓宗祠四言通用联是

   “内黄世泽  江国家声”。上联典出骆姓郡望内黄,下联典指唐骆奉先。唐代右骁卫大将军骆奉先(三原人),因历数从帝讨伐,累封江国公。

    最近在上海发现了唐代著名文学家、“初唐四杰”之一的骆宾王后裔于清乾隆18年纂修的家谱 ,上写。“得姓始祖齐太公望子骆,食采内黄,遂为骆姓。43传唐骆宾王,世居义乌......”为骆氏与内黄的渊源关系进一步提供了有力的佐证。

    二、   郡 望 内 黄

      汉高祖九年(公元前198年)始置内黄县,内黄故城在现在县城稍偏西北,大概在现今汤阴城东北的故城村一带,时属魏郡。自西汉至北魏一直为内黄县治所。北魏县废,与繁阳(今楚旺)并入临漳,隶属司州魏尹。隋开皇6年(公元586年)复置内黄县,治所移至故城东南19里的旧县村(今内黄县东庄镇旧县村),隶属相州。

    据笔者与内黄县有关专家实地考察,魏晋南北朝时期,永嘉之乱,五胡乱华,时江东偏僻,人口稀少,又有长江天堑阻隔刀兵,于是骆姓伴随其他氏族开始南下,以求一方净土,得以安身养命。南宋后骆姓大规模向江南搬迁,与原居会稽之骆姓相融合,逐渐形成了骆姓会稽郡望。之后又逐渐播迁两广、云贵等地。

    明中叶以后,闽、粤等沿海省份之骆姓开始渡海,定居台湾、南洋,播扬海外。

    骆氏同宗会对本族发祥福地内黄历史的研究不仅与内黄县的实际情况一致,而且对内黄县现状的描绘与今天的内黄完全一样。他们在书刊上写到:“内黄县境西北地势略高,南部多沙丘、沙地,平均海拔55米,卫河及其支流硝河、杏园沟流经县境西北部。古迹有商都亳城、刘次范遗址、颛顼陵和帝喾陵、唐代双石塔、清代荒年志碑等......内黄县为骆氏早期聚居地曾延续了很长的历史,但沧海桑田,今内黄县235个姓氏中居然没有骆姓。”

     三、 “内 黄 之 夜”

    2004年8月31 日(甲申年7月16日)为庆祝马来西亚骆氏同宗社成立75周年钻喜,在槟城湖内国际体育竞技中心举行了“内黄之夜”千人宴会。包括槟州首席部长徐子根博士、槟州华人大会堂主席拿督斯里林玉唐、槟州各姓氏宗祠联委会主席拿督叶良发博士、槟州华侨国州议员、各社团代表、社会贤达、新闻记者以及海内外各地宗亲代表团莅临庆典。会上进行了剪彩、击鼓、鸣锣仪式和骆氏宗亲社与海外宗亲团互赠纪念品等活动。当晚,槟州政府文化代表团为大会表演了一场充满浓郁民族风味的舞蹈。刚刚成立的骆氏同宗社青年舞龙队进行首次“夜光龙”表演。场面宏大,热烈隆重,宴开250席,盛况空前,打破槟州有史以来血缘性组织活动的记录。骆氏同宗们兴奋异常,一个个挥毫泼墨,写诗赋文寄托他们对故土内黄的幽思。台北骆姓宗亲会总干事骆金榜先生在诗中写道“缅怀祖泽流芳远,中外内黄誉大千”;香港骆氏宗亲联谊会代表团的贺词是“内黄儿女多奇志,敢闯四海谱新篇”;香港骆氏宗亲汉耀、汉驰写下“椰水香江万里尘,结亲尽属内黄人”的诗句;骆汉生、骆汉瑜在诗序中写道“内黄盛会,四海亲朋。云集槟州,欣然有感。借诗助兴,赋此同庆。”于是题七律两首,诗中有“宗人海外内黄系,社典囊中渭水流”的佳句;惠安张坂下宫罗振祥、骆炳江先生在贺诗中写道“内黄堂上存根本,创业史中记姓名”;惠安张坂沂元公宗祠庆贺团骆玉森、骆榆先生在贺词中写道“氏号内黄未改名,邑人相约槟城来”;福建骆维藩先生贺词的题目是“发扬内黄宗族四大光荣传统精神”......会后他们还编印了这次大会的特刊、专辑,在《光华日报》、《光明日报》、《中国报》上刊发了纪念专版,以志其盛,永作留念。

     笔者在他们的会刊和《渭水长流》这本书上看到:骆氏在这古老大地上聚族而居,生生不息,繁衍蕃盛,一支万本,遍布华夏,远播海外。由于改朝换代的战乱兵燹与黄河泛滥的重灾大害,骆氏带着永不泯灭的内黄之念,依依不舍地离开这古老的发祥地,走向东西南北、天涯海角,走向那陌生神秘充满诱惑的梦幻之乡,去生存、繁衍、开拓、发展,创造出遍布华夏大地的无数个新的‘内黄’。千百年的时间流逝,骆氏世世代代生息不断,播迁不止,飘泊不定,枯荣不一。拓荒一片片处女地,形成一个个‘新内黄’,但他们心底永远耸立着最神圣的丰碑——内黄。如今,在骆氏十分殷盛的闽南滨海,家家户户庭门额上镌有‘内黄衍派’四字,永不数典忘宗。

     骆氏宗亲们认为,举办“内黄之夜”大会的重要意义在于寻根究源,追溯骆氏列祖列宗之丰功伟绩,缅怀过去,策励将来,促使骆氏后辈慎终追远,奋发图强,以先贤的光辉史略为圭皋,学习先贤创业奋斗精神并加以发扬光大。于是便产生了回内黄老家寻根祭祖想法,并立即变成了实际行动。

     四、 点 滴 随 想

     “骆氏根在内黄”的发现,无疑对我们安阳的“文化兴市”工作又提供了一个宝贵资源。据笔者所知,目前来安阳市寻根祭祖的国内外姓氏宗亲团还很少。这种活动对于弘扬华夏文化,增强海外华侨、华人的民族认同感,促进祖国完全统一大有益处。同时,我们还可以通过这种活动促进安阳市的进一步开放,加强与海内外(尤其是海外)友好往来,开辟新的招商引资渠道。为此,我们当前应做以下工作:组织人员对骆氏与内黄的渊源关系作进一步研究;查找内黄骆姓故地、遗迹,确定为骆姓郡望所在地,建立骆姓郡望标志。以便骆氏寻根团来后有地方祭拜。稍作准备后即可邀请小规模的海外宗亲团来内黄寻根访问。迈出关键的第一步后,视他们的要求与希望再进行新的策划。内黄县政府组织代表团赴海外(如台湾、香港、马来西亚等)、境内(如江浙地区)看望骆氏宗亲会,应邀参加他们的某些纪念活动,每逢新年、春节、中秋等节日之际向他们发送贺信、贺卡......以示故乡父老的关怀。因为他们称自己是“内黄人”,称自己目前聚居地是“新内黄”,“心底永远耸立着最神圣的丰碑——内黄”,作为内黄的“父母官”、“故乡人”千万不要冷了“游子”的心。在机会成熟后开展招商引资活动为发展地方经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