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溪凌氏源流
一、溯源
凌姓是一个与冰凌有关的姓氏。凌,是古代宫廷中夏天所用的冰块,是在冬天时收藏起来保存在地窑中的。凌人,是周礼天官之属,掌冰之官。周文王第九子康叔被封于卫国后,他一个庶出的儿子被留在周朝的首都镐京(今陕西西安东南),担任凌人之官。由于这一官职具有较强的技术性,非经专业训练不可胜任,因此使之得以承袭下来,世代担任这一官职。后世子孙就以官职名为姓,称为凌氏。
历史上,凌氏形成渤海(治所在今河北南皮东北)、河间(今河北献县)等郡望。当代凌氏主要分布在湖南、江西、江苏、广东、浙江等省,在当今按人口多少排序的中华姓氏中居第155位。
二、入闽
据民间族谱记载,唐末就有凌氏入闽。凌准,字山长,自河间郡入闽开拓,始居闽侯,今逾千年。南宋末年,凌万石因战乱移居德化县葛坑田地,开创德化凌氏之基。后裔凌辉(又名邦辉,字清峰),于晚年定居尤溪县坂面乡。
三、肇安
据有关史料记载,明前期,泉州城内一凌氏富商曾移居安溪县光德里(今城厢镇光德村),居住一段时间后,因多种原因在不久之后又迁返泉州。
明正德年间(1506~1521年),投身戚家军麾下的凌辉玄孙凌德高(字应玉),因战功显赫,被赐为国子监太学生,钦授镇洋卫,后转署太仓州。不久,凌德高功成身退,携妻黄笃勤入安溪,欣见山清水秀,松风竹韵,鸟语花香,胜似仙境,十分喜好,遂择光德里莲园(今光德村内园)“带路出海龟”胜地构屋筑宇,肇基安溪。后裔迁南安等地。新中国成立后,凌德高之裔凌贻谋因工作自南安县官桥下寮迁入安溪,定居凤城。
四、繁衍及外迁
1. 光德后园凌氏
凌德高育二男,长添赐(茂章),次添保(福保)。明嘉靖年间(1522~1566),凌添保的次子凌积智迁居南安县官桥下寮。后裔因经商、工作迁居安溪城关、官桥镇恒美等地,省内的漳浦、永安等地与马来西亚、菲律宾及台湾等地亦有内园凌氏裔孙。
2. 雅兴澳江凌氏
凌德高之裔,后裔迁居城关等地。
五、分布
据2004年12月安溪县人口资料统计,安溪凌氏共193人,在当今按人口多少排序的安溪姓氏中居第80位。主要分布见下表:
2004年12月安溪县凌氏人口主要分布情况表
乡 镇
人数
主 要 聚 居 地 及 其 人 数
凤城镇
31
南街居3人,凤明居4人,先声居大东10人,龙湖居8人,下西居3人,上西居3人
城厢镇
140
光德村内园118人,雅兴村澳江22人
官桥镇
11
恒美村11人
六、族谱与昭穆
《莲园凌氏族谱》
城厢镇光德村内园凌氏族谱。始修于明,清道光年间(1821~1850年)重修。昭穆:
始祖凌德高拟10个字伦:仰尚世建复,士望汝继志。
清道光年间(1821~1850年),举人凌翰于南安县官桥下寮续拟20个字伦:
文武怀忠孝,叙伦克友恭,家齐国有信,衍庆大周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