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家谱馆 > 陆姓网 > 陆氏源流 陆氏源流

东方山陆氏源流考

时间:2021-2-05 来源:家谱馆陆姓展区
东方山陆氏源流考

在湖北省黄石市下陆区,有一座佛教名山------东方山。东方山是幕阜山的余脉,山内峰峦叠嶂,山睿纵横,景色秀丽,气候宜人,是国家AA级旅游风景区。景区内古木参天, 百花争艳,植物多达两千余种,森林覆盖率达90%以上,更有22座大小寺庙散座在群山峰壑之间,构成了东方山独有的佛教文化特色,在湖北省宗教界素有“问道武当,拜佛东方”的说法。在山上曼倩垴、揽胜垴两座主峰之间有一座千年古寺-----弘化禅寺,该寺处于东方山寺庙群的中心地带,历经千载,香火旺盛,高僧辈出。令人称奇的是,在这座千年古寺的后门几米之外,有一座有千年历史的俗家建筑------陆氏宗祠,这种僧俗同居一山的情况,全国独此一家!

      一、引言:陆迥赠山的传说

   是什么机缘让两座追求不同、风格迥异的僧俗建筑比邻千年呢?这需要从陆氏迁居东方山的始祖陆迥谈起。陆迥,字伯高,吴郡人,家谱中没有祖父及父亲的记载,只是讲陆迥是唐代宰相陆贽的胞弟(这一点于史料不符,后面专门讲述),陆迥生于唐玄宗开元八年(公元720年),开元二十八年(740年)进士及第,官至磁洲刺史,后迁任朝廷五马大夫。宦游期间多次视察湖北大冶,见东方山下山环水绕,景色迷人,于是在此广为置业,购买山场田地,当年东方山地广人稀,常有虎豹出没(大冶地区最后一只老虎于1974年被牧羊的农民毒死)[1],土地非常便宜,东方山四周大片土地和山头被陆迥购得,自此陆迥携带子孙来此地落业。公元790年,辞官归田,放牧安度晚年。公元804年,南岳云游高僧智印游历到东方山,见此山景色秀美,又恰遇陆迥和薛珂正在放牛,遂上前询问此山山名及两位老人姓氏。得知此山名叫东方山,二位老人一个姓陆一个姓薛。他想起出发前师父“遇东方则止,遇青白则住” 的嘱咐。东方,即东方山,陆与绿谐音,绿即青,薛与雪谐音,雪即白。此地正是结庐修炼的好地方。于是他又问道:“此山归谁所有?我欲化一袈裟之地作修炼道场,不知可否?”陆迥忙回答:“此山属我所有,大师有心在此修行,听从尊便。”智印双手合掌口中念道:“阿弥陀佛,贫僧多谢了。”说完,脱下袈裟,“呼”地一扔,一件小小的袈裟变得大得不得了,黑乎乎罩住了九座山峰。陆迥大惊,忙说:“请大师大发慈悲,我的儿孙还要在此地放牛牧马,留一些地盘吧!”智印哈哈大笑,把袈裟轻轻一提,九座山峰又露了出来,只盖住揽胜垴和曼倩垴中间的一道狭峪,说道:“只此足矣。”从此,这块钟灵毓秀之地就成了禅关。智印对陆迥赐基建寺非常感激,说道:“吾留一偈以酬雅意,今生富贵,万代留名,任取其一。”薛珂取今生富贵,后来富甲一方,后代却不知所终;陆迥取万代留名。智印再次说道:“汝兴我兴,子孙繁昌。”后来两人交往甚密,情投意合,结为方外之交。公元812年,智印圆寂,其骨被安放于东方山上的多宝塔中。7年后,享年99岁的陆迥去世。其后人为了继承陆迥与智印友好传统,将陆迥的塑像供奉在寺内多宝塔中。陆迥赠山的故事有明显的神话色彩,陆氏子孙和庙中僧众乐于传颂,陆迥赠山一定是事实,否则不可能有比邻千年的两座建筑,具体细节则淹没于莽莽群山和历史洪流之中。

北宋中期,大约公元1100年前后,东方山香火越来越旺盛,陆迥后裔也是人丁兴旺,为了祭祀方便,陆氏后裔在祖师殿后余基起造宗祠,名为“大士阁”,阁有三大间,正中供奉着陆迥的沉香木雕像。明神宗万历三十一年(公元1603年)的一场大火,将整个东方山的梵宇建筑焚成一片废墟,“大士阁”也未能幸免。万历三十四年(公元1606年),陆氏后裔集资在“大士阁”的废墟上建起了建筑面积达六百多平方米的“陆氏宗祠”。祠堂由16根木柱落脚,大型神龛雕龙刻凤,两侧是精雕细琢的汉白玉圆门,圆门上方用篆体撰写的“腊梅”“秋菊”清丽秀美,至今清晰可辨。青砖布瓦,屋檐山脊耸立,12座雄伟檐垛,显现出宗祠的恢宏气势,当时与大雄宝殿和祖师塔殿并称为东方山三大建筑。其后,陆氏宗祠又历经三毁三建。最近一次是在“文革”期间,陆氏宗祠遭到了毁灭性的洗劫。祠堂大门两旁近900年的撑石鼓、玉狮子被粉碎,几百年的神龛浮雕被破坏得残缺不全,供奉了数百年的陆迥塑像被劈成了木渣,千年神轿幸亏被陆柏林庄的村民夜间背运下山,藏了起来,得以保全。改革开放以来,陆氏宗祠才得到了修复和改造,重现了昔日的风采。

陆氏宗祠始建于北宋中期,历经宋、元、明、清46帝,有近千年的历史,这在荆楚大地上是屈指可数的。现存的宗祠,宽28米,深16米,顶高18米,檐高10米,属砖、石、木结构。墙体是古分砖灌泥浆筑成,厚度0.33米,大门、两侧圆门、天井、台阶、柱脚等由上好的青石和汉白玉雕嵌而成。大殿16柱落脚,两侧厢房分别是8根大木头落脚,屋顶是12柱檐垛,大殿内外梁柱及神龛大都是龙凤、人物浮雕。祠堂内留存的轿、椅等大都在数百年以上。陆氏宗祠虽经几毁几建,但江南徽派的建筑风格依旧保存完好,基本代表明、清两代土木工艺水平。

《大冶县志》中记载,下陆区原隶属大冶县。而大冶居民最早的姓氏,分族集居者居多,形成若干个庄门,往往一姓一片。其中就有“东方山下一片‘陆’等”地方俗语。《下陆区志》中记载:唐德宗建中元年,即公元780年,陆迵任磁洲刺史,70岁致仕,遂置业于兴国,定居大冶,其后子孙繁衍,从地势较高的走马寨南麓,直至地势较低的黄荆山西端,形成一片陆氏村庄,俗有“东方山一片陆”之称。下陆之名亦由此而生产。从族谱查阅,到现在为止,环东方山仍有38个自然村姓陆,就连东方山山背的鄂州汀祖一带也多有陆姓,常住人口达到14000多人,从东方山迁移外地的人数比居住于此的人还要多,鄂州、武穴、仙桃、兴山、咸宁甚至江西、安徽等地都有东方山陆氏搬迁入籍的记载,据最近一次(2008年)陆氏宗谱记载,东方山陆氏红丁(男人)人数达2万人以上。

   二、陆迥的生平

据《东方山陆氏宗谱》(以下简称《东谱》记载,陆迥,子伯高,生于开元8 年(720年),开元 28年(740年)进士及第,从此宦游官场,唐德宗建中元年(780年)任磁州刺史,至 贞元六年(790年)致仕归田。陆迥本是吴郡人,致仕之后没有象常人那样少小离家老大回,而是在千里之外的东方山落户,其中的原因家谱中没有讲述,家谱中也没有家族来源的具体记载,甚至父、祖的名讳也没有记录。家谱中记载,陆迥于唐玄宗开元28年进士及第,然而整个玄宗朝,共录取进士1181人,有姓名可考的只有184人[2],这184人当中,并没有陆迥的姓名。家谱中记载,陆迥于780年---789年任磁州刺史。唐代的磁州即为今天的河北省邯郸市磁县,磁州在唐代几度废立,据磁县县志记载,隋开皇十年(590年)于滏阳县置慈州,以县西九十里有磁山产磁石而得名,领滏阳、临水二县,大业初州废。唐武德元年(618年)以相州之滏阳、临水、成安置礠州。贞观元年(626年)州废,滏阳、成安还隶相州。永泰元年(765年)昭义节度使薛嵩表复以相州之滏阳,洺州之邯郸、武安置。天祐三年(906年)因与河东慈州音同,更名为惠州。后梁复为礠州。据陆氏家谱记载,陆迥于780年任磁州刺史,任职十年,应该就是在这段时期。据郁贤皓著《唐刺史考》记载,大历十年磁州刺史为霍荣国;建中三年(782年),磁州刺史为卢玄卿;贞元十年(794年)磁州刺史为马正卿。782年至794年刺史任职情况不详。[3]陆迥是不是在这段时间任职磁州还有待考证。在同一时期,河东道还有另一个慈州,隋时为文城郡,武德元年改为汾州。五年改为南汾州。贞观八年改为慈州。天宝元年改为文城郡。乾元元年,复为慈州。领五县:仵城、文城、吉昌、昌宁、吕香。大历十年至大历十一年正月(775-776年),慈州刺史是王履清,兴元元年(784年)八月开始,郑抗接任慈州刺史[4],中间有九年(776年-784年)慈州刺史没有记载,这个时间段与陆氏宗谱记载的十年大致相当,只是具体年份稍有出入。东方山介绍中提到陆迥任职的磁州在安徽,若是这样,应当是池州之误,在长江以南,慈、磁、池读音相同。据郁贤皓著《唐刺史考》记载,武德四年,以宣州之秋浦、南陵二县置池州。贞观元年州废,县还隶宣州。永泰元年复析宣州之秋浦、青阳、饶州之至德置池州。并析青阳、秋浦置石埭县。大历十年(775年),池州刺史为萧复,建中初(780年)至建中三(782年)年,池州刺史为张严;自贞元六年(790年)起,池州刺史为刘全白。782年-790年任职刺史记录空白。[6]池州、磁州、慈州三地当时的刺史任职都有记录空白,其中慈州、池州的刺史任职记录空白期与陆氏宗谱的记录陆迥任职刺史时间都很接近,由于没有确切的资料,只能猜测可能就是其中的一州。要得到确切的证明,只能寄希望于新的史料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