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家谱馆 > 龙姓网 > 龙氏源流 龙氏源流

湖南龙氏源流

时间:2021-2-05 来源:家谱馆龙姓展区

湖南龙氏源流

永定龙氏

始迁祖廷周公,吉水人,明洪武初官永定卫,遂著族于此。

 

益阳龙氏

宋评事通方公孙象乾、体乾,象乾归籍永新,生福玖、福珺,珺公落业滇省,玖公登宋宣和进士,绍兴时擢潭州太守,爱楚南俗美,遂由湘潭落业益阳衡龙桥五里牌。传至六世攀桂公,值元末兵燹,徙本邑车门塅,生四子:攻、敏、政、信。攻居合水桥之桥头坪,敏居风香塅之株树湾,政居三板桥,信居田家冲。清乾隆10年(1745)攻、敏、政、信四房合修族谱,之后攻、敏、政三房合修,至1931年凡六修。信公生四子:文贵迁安化,文荣迁茶陵,文华迁新化,唯长子文荣世居益阳,派衍为奇瑛、奇璋、奇瑄三房,至2000年谱凡七修。派语:通贞象福明,绍联荣攀公,子仕(孟)文(兴)奇(廷)隆(凤),腾(潮)廷(再)朝(应)应(承)宗(余),日(德)光(大)希(昌)贤(家)圣(声),家(定)训(远)尚(长)寅恭,礼义承先泽,诗书迪后昆,良慈成德化,忠孝启侯封,百世传敦厚,千秋一本同。

 

益阳石燕村龙氏

始迁祖得时公,明洪武年间自江西吉安来此。

 

新化茅坪龙氏

以伯高公为一世祖,三十六世通方公,三十九世瑞公,至四十八世时霶公,字沛寰,宋元之际人,任泉州知府,定居湖南湘乡,子五:贵、道、兴、伯、仲。元末至元年间,因朝纲不振,兵戎四起,兄弟由湘乡同迁安化龙塘排门观塘后,贵居安化及平;道居安化丰乐;伯招赘入蔡;仲居安化石橙;兴徙宝庆新化太阳七都古塘村官渡桥茅坪,为新化始迁祖,其后人分布于太阳乡魁溪、茅坪高墈、洋溪及邵阳杉木江洋溪桥等地。族谱始修于清雍正8年(1730),1992年六修。班次:云腾开泰运,雨化兆昌期,盛达鸿勤业,传家泽远垂,修齐绵统绪,群议续前规,翰彩辉如许,廉威振本支,昔贤师项秀,延助重根基。

 

新化白塘龙氏

始迁祖兴许公,明正德12年(1517)从江西宜春县迁新化大同镇,继徙洋溪。

 

资兴龙氏

始祖辛公,元进士,原籍江西吉水县岭口,宦籍酃县,其子万公子三:明一、明二、明三。明二、明三回赣居吉水,明一于元末明初因避兵乱由酃县徙资兴北乡田庄坊,明一子二:善庆、善福,庆、福二公又各生五子,析居资兴各处。族谱始修不详,清雍正11年(1733)二修,道光2年(1822)三修,光绪8年(1882)四修,1948年五修。宗祠建于龙泉。

 

宜章玉月冲龙氏

明初自茶陵卫戍宜章玉月冲。

 

汝城龙氏

始迁祖作治公,明天启时自茶陵始居汝城大平墟,后卜居龙家。至1932年,已传26代,人口70余人。

 

蓝山南平乡龙氏

始迁祖元礼公,宋哲宗间由江西泰和县避乱迁此。至1931年,凡71户,男200人,女201人,共401人。

 

蓝山凤感龙家坊龙氏

始迁祖天修公,元至正间由江西泰和县迁此。至1931年,凡300户,男580人,女600人,共1180人。

 

蓝山凤感小洞龙氏

清同治间由临武县迁此。至1931年,凡5户,男19人,女18人,共37人。

 

蓝山大慈龙泉头龙氏

始迁祖明照公,由宁远迁此。至1931年,凡55户,男103人,女102人,共205人。

 

蓝山南平八仙桥龙氏

始迁祖子荣公,由江西迁此。至1931年,凡73户,男201人,女212人,共413人。

 

芷江龙氏

始祖宗旺公,宋初自江西泰和迁居贵州天柱、锦屏等地,后支族迁居于此。

 

芷江龙氏

始迁祖福禄公,明洪武5年(1372)自江西吉水随明代邓愈平蛮进剿辰澧蛮寨而留居芷江。

 

新晃侗族龙氏

始祖必胜。族人分布于贡溪碧林、黄雷绞壁、新寨朝阳、禾滩冬溪等地。

 

麻阳龙氏

据《龙氏族谱》记载:龙姓东汉前居钜鹿郡(今河北平乡县)。传至二十四世,暹公于唐朝开化二年(公元714年)任零郡之道州,二十八世西仲公于唐僖宗时(公元 874---886年)自湖南道州任江西庐陵吉水丞。乾符四年(公元877年)因黄巢乱,不得归家,居吉安府永新县东乡顾村莲塘。四十七世智公于元武宗二年(公元1310年)自江西永新县桥头上官游常德府武陵县致仕不归,居家武陵。云飞公于元代至元年间(公元1335---1340年)自武陵迁沅州顺一里蒋家村,伯益公于明建文二年(公元1400年)迁麻阳之石惹畈,永乐六年(公元1408年)始名石垅溪。永乐十年(公元1412年)移景家坪(隆家堡),永乐十四年迁贵州思州府施溪司石门(今龙门),永乐十九年归麻居曾家村(今龙家湾),两年后于永乐二十二年(公元1424年)荣甫、贤甫兄弟复移石垅溪,贤甫编石惹里三甲,清康熙时(公元1662---1722年)改归四甲。荣甫居小溪编石惹里四甲。贵甫居石垅溪董家岭瓦屋场,寻迁五司。贵甫先无后,归沅州顺一里入賛,生有一子,今芷江蒋家村龙姓系贵甫之后。

贵甫入五司后子孙繁衍,今凤凰、永绥(花垣)、乾州(吉首)各处有迁居。据传:贵甫裔孙每年清明节要回石垅溪祭祖,全家同往,住上数天。初来故里龙姓热情接待,日子一长,侍候不周且有厌烦情绪,两地龙姓发生口角。五司龙姓说老家的香炉碗他们有份,堵气打了一边香炉碗去了。自那以后再不到老家祭祖了,在五司修建了龙氏宗祠。豪家坪、小溪龙姓接着也修了祠堂,在大桥江出现了两个龙氏宗祠,且字派也不同。 

【居住分布及人口】:大桥江、锦和、江口圩等乡镇。全县境内共7400多人。 

 

【字派】:六十六世后接 

贤甫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