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氏先贤雷学淇及方雷氏之考
雷学淇,字瞻叔,顺天通州人。举人鐏子,清嘉庆十九年进士,历任山西和顺县知县、贵州永从县知县,历充丙子乙未同考官。
鐏著有《古经服纬》,学淇承家教,好为讨论之学。每得一解,必求其会通,务于诸经之文无所抵忤。传笺注疏,取舍多殊,但期干事理之合,虽前贤不让也。尝谓:孟子先至梁后至齐,以本书观之甚明,而《史记》误谓惠王立三十六年即卒,遂云三十五年孟子至梁,而以惠王改元后十六年为襄王之世。若据《竹书纪年》梁惠成王后元十五年,齐威王薨,十七年惠成王卒,是惠王后元十六年齐宣王始即位,则较然与孟子书适符。且《竹书》又称梁惠会诸侯于徐州改元称王,故孟子呼之曰王。《史记》谓孟子至梁之二年,惠王卒,襄王立,虽质诸经文,宜若可信;但卒于改元后之十七年,非三十六年也。襄王既立,孟子见其不似人君,乃东至齐,据《竹书》又齐宣即位之二年也。梁至齐千数百里,故曰千里。若孟子先见宣王,由邹之齐仅六百馀里,不得云千里矣。齐人取燕,孟子明言宣王时事。《史记》于齐失载悼子、侯剡二代,将威王之立皆移前二十二年,于齐人伐燕事不知折衷《孟子》,而年表谓在愍王十年,司马温公终求其说而不得,复将宣之即位移下十年以迁就《孟子》,自后说者迄无定论,亦据《纪年》,则伐燕在宣王七年,实周郝王之元年。凡《孟子》书所记古人年岁以《史记》《汉书》之说推之皆水合者,以《纪年》推之无不合。更以《竹书》长历推验列宿之岁差,历代之日食,自唐虞以来亦无有差忒焉。惟惜《纪年》一书,由五代以来,颇多残缺,爰博考隋唐以前诸书所征引者,搜辑参证,经时九年,稍复旧观,成书十四卷。
人物著作:又撰《古经天象考》十一卷,《图说》二卷,《夏小正经传考》二卷,《本义》四卷,《亦嚣斋经义考》若干卷。对《世本.作》进行了全套校对。
先贤考西陵氏与方雷氏:淇案西陵氏,雷姓,炎帝神農氏之諸侯也。帝繫曰:黃帝娶于西陵氏之子,謂之纍祖。纍,史記五帝本紀作嫘,漢書古今人表作絫,山海經作雷,蓋雷姓祖名也。禹貢,山有雷首,澤有雷夏,穆天子傳有雷水,是亦因生賜姓者。又黃帝時有雷伯,見《素問》。殷之末世有雷開,見《楚詞》。晉獻公時有纍虎,見《左氏內外傳》。此則以雷為氏者。韋昭國語注引帝繫說,謂方雷是西陵之姓。雷纍同,此誤合黃帝二妃方雷氏與西陵氏為一人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