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入闽柯氏总派系
始祖:延熙,则迁之子(唐末僖宗光启元年(885年)自河南光州固始率一家一十七口人,随王氏三兄弟入闽)。
二世:思孝、柯二公⑴等三兄弟。
三世:希夷、柯五公⑵等数位兄弟或堂兄弟。
四世:宝公、吉公、昌公、兆一、兆二、兆十(3)、顺昌、显昌、硕昌⑷等数位兄弟或堂兄弟。衍传泉州、长乐、大田、莆田等地柯氏。其后裔播迁省内各县市及广东、广西、海南、浙江、江西、江苏、湖北等省。明、清播迁东南亚各国及台湾、香港、澳门等地区。
(二)长乐柯氏派系
(唐末景福二年(893年)思孝迁居福州三山驿、金门桥,后迁长乐)。
一世:玄之(5)(字延熙),生子:思孝。
二世:思孝(唐景福二年(893年)驻寓福州金门桥,后梁开平元年(907年)迁福州北门外“古灵岩”柯山村),生子:希夷。
三世:希夷(后唐同光元年(923年)(6)退居长乐仙岐村),生子三人:长子顺昌 (迁长乐嶺南,支系另述)、次子显昌(迁兴化莆田、柯厝墩)、三子硕昌(迁长乐仙岐)。
四世:硕昌(生于五代年间,长于福州北门外古灵岩柯山村,甲辰开运元年(944年)以后(7),从柯山村迁居长乐仙岐村)。
五世:镕公,字季陶,硕昌公之子。
六世:梅公,字伯和,镕公之子。生二子:长子睿、次子颖。
七世:睿公,字天明,梅公长子。
颖公,字天聪,梅公次子。登宋仁宗至和二年(1055年)进士,历官至尚书右丞。大观二年归隐,配沙堤林氏夫人。生子光。
八世:远公,字文高,睿公嗣子。生二子:荣、梁。光公,字文辉,颖公之子。
九世:荣公,字道爵,远公长子。梁公,字道兴,远公次子,登北宋重和元年(1118年)进士,任龙永县尹,靖康三年归隐。生子侯。
十世:候⑶,梁公之子。生一子,灵。(下列世系及藩衍、播迁待续)
附录:长乐南阳支派:该派系长乐柯氏大姓望族。
“南阳之有柯,当始于宋末仙岐十八世祖良吉公出赘犀邱,其六世孙,得才生于元顺帝至正十年庚寅(1350年)。明洪武元年(1368年)戌申时年十九代父从戎,功勋盖世,荣晋驾前指挥,明太祖敕封昭信侯。明永乐十七年(1419年)舍犀邱蔔居南阳,得才为南阳柯氏之始祖。而今子孙二千多户,为东海前沿名门望族。”
摘录自《福建省长乐市南阳柯氏族谱•序》P.7页
(三)莆阳柯氏宝公派系(后晋天福元年(936年)宝公自泉州水沟巷迁莆田)。
一世:宝公,字世重,号柯山。以子峡公贵,赠承务郎大理寺评事。
二世:峡公,字庆陞(庆星),号同山,宝公之子。真宗三年进士,官朝散大夫。
三世:恩公,字帝佑,峡公长子,行十四。官太常寺奉礼。
济公,字大通,峡公次子,行十五,号垢山。宋治平二年进士。
四世:璿公,字齐政,号中山,济公长子。宋熙甯宁六年进士,授广东潮阳知县。
晶公,字日明。生二子:畎、瑜。
五世:瑛公,字以哲,璿公长子,生三子。瑛公迁居安乐里柯山(今灵川柯朱村)。
裔武公(迁广东潮阳)。
(以上五世之后,世系、藩衍、播迁待续)
(四)泉南庆文公派系
(后晋天福元年(936年)宝公迁莆阳后,柯氏主脉仍留居泉州)。
四世:吉年(9),生子庆文。另说:《南塘济阳柯氏宗谱》记载:“庆文公为宝公次子。”现二说并存,待以后考证。
五世(一世):庆文,吉公子。登宋天圣二年(1024年)进士,授屯田员外郎,升礼部秘书郎。尊为闽南柯氏始祖。生子:述、逑、迪、廷,俱进士。
六世(二世):述(字仲常1059进士)、逑(字仲吉1057进士)、迪(1059进士)、廷(字仲满1060进士)。
述公派系:
六世(二世):述,字仲常,庆文公长子。登宋嘉祐四年(1059年)进士,授龙图阁学士,终期议大夫。德配夫人留氏、文氏俱封安人。生子:暘、均、元曾、元宝、防。
七世(三世):暘公、均公、元曾公、元宝公、昉公。
(1)武荣支系:述公(东房、长房)(庆文公八世孙十九郎公,于宋(1276年)从泉州水沟巷迁居南安、丰州、武荣)。
五世(一世):庆文公。闽南柯氏各派始祖。
六世(二世):述公,字仲常。登宋嘉祐四年进士,历官龙图阁学士。
七世(三世):暘公,述公子,赐官福州漕运使。系述公派下东房。
八世(四世):瑗公,暘公长子。守祖泉州。系东房长房。
九世(五世):知柔,瑗公长子。生子:应良。
知刚,瑗公次子。生子:应宸。
十世(六世):应良,知柔公之子。生子:十八郎公。
应宸,知刚公之子。
十一世(七世):十八郎公,应良公之子。生子:十九朗公。
十二世(八世):十九朗公,十八郎公之子。为初迁祖考(迁南安、丰州、武荣)
(以上十二世之后世系、藩衍、播迁待续)
(2) —经堂支系:述公西房(南宋绍兴元年(1131年)元曾公携子国材肇基安平,后迁庄江(今厦门市海沧区))。
一世:庆文公,生子:述、逑、迪、延。
二世:述公,字仲常,庆文公长子。登宋嘉祐四年进士,授龙图阁学士。
三世:元曾公,述公子,荫迪功郎。
四世(一世):翰公,字国材,元曾公子。理学名儒,朱熹题《一经堂》。
五世(二世):缵宗公(守祖安平)、绍宗公(入藉庄江)、继宗公(派传各邑)。
(以上五世之后,世系、藩衍、播迁待续)
(3) 有源堂支系(南塘派)(南宋绍兴中叶至乾道年间(1153-1173年)肇基南塘)。
一世:庆文公,生子:述、逑、迪、延。
二世:述公,字仲常,庆文公长子。登宋嘉祐四年进士,授龙图阁学士。
三世:述公,有四子,分居四安。
四世(一世):万象公,字汉锺,别号塘边叟,述公孙。开基南塘衍派。
五世(二世):山翁公,塘边叟公之子。生三子:长念五、次念六、季念七。
六世(三世):念五(拆居下廊)、念六(拆居宫兜,今林口)、念七(生子:云从)。
七世(四世):云从(号格窗),念七致政之子。生三子:栋、植、椿。
八世(五世):栋公(开塘市居下仓)、植公(新舍派,今上郭)、椿公(西舍派,今柯仓)。
九世(六世):梅老(一使)、椿老(二使)、桔老(三使)、楷老(四使)、棠老(五使)、六使、榕老(七使)、均为栋公之子。
九世(六世):槐老、松老、柏老、玉老、均为植公之子。
九世(六世):誌忠(居西舍)、誌尹(守祖柯仓)、誌道(拆居漳州长屿),均为椿公之子。
(以上九世之后,世系、藩衍、播迁待续)
闽南柯氏以晋江为盛,晋江柯氏以南塘为盛。凡“南塘衍派”柯氏均尊塘边叟公为宗支始祖。
(4)福州昉公支系:(知彰公绍兴三十年(1160年)进士,授海丰令终通判福州,定居福州象围)。
七世:昉公(10)
八世:瑤公
九世:知彰公,字仲晦,瑤公子。登宋绍兴三十年进士,授海丰令,终福州通判。
十世:汪公、洪公(俱进士)
(以上十世之后,世系、藩衍、播迁待续)
(五)大田派系:(尚未实地考察,现按柯蔡宗刊资料刊载)。
入闽一世:孟一(11),子延熙,又字玄之。生子:柯二公。
二世:柯二公,孟一公之子(另有一说尊柯二公为一世)。
三世:柯五公,柯二公之子。生子:兆一、兆二、兆十。
四世:兆一、兆二、兆十。
(以上四世之后,世系、藩衍、播迁待续)
由于编者水平限制,时间仓促,加上入闽柯氏虽然均尊柯延熙为入闽始祖,但首居地争议剧烈;另者,各谱有攀附权贵的作派,使龙图阁学士柯述成为泉南柯氏、莆田柯氏、长乐柯氏、漳州柯氏、浙江柯氏、江西柯氏、湖北柯氏的祖先。要理顺这些纠结、需要时间考证和商榷。所以本文如有不妥之处,敬请批评指教。
本文主要参考数据首推:一是清乾隆己亥年(1779年)永春《济阳柯氏宗谱》;其次是台湾返祖谱《金浦柯氏族谱》、《晋江南塘济阳柯氏宗谱》、《莆阳柯氏宗谱》、《长乐柯氏宗谱》、《漳州塔尾柯氏宗谱》、《广东追远堂柯氏族谱》、《武荣柯氏族谱》、《闽南一经堂柯氏族谱》等谱牒。借鉴誌书:《闽书》、《八闽通誌》、乾隆版《晋江县誌》、《漳州姓氏》、《永春姓氏誌》、《晋江姓氏源流》、《泉州宗祠大全》等。本文属资料彙编,难免引用诸多方家文章,如有引用特此谢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