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家谱馆 > 孔姓网 > 孔氏源流 孔氏源流

宁陵派的迁徙摘要

时间:2021-2-04 来源:家谱馆孔姓展区

 

宁陵派:35代贤,字元亨,子三:蕴(yun)、蒙、蓄。以下分三支叙:

 

宁陵派长支:36代蕴,字蕴光,子一:炯(jiong)。

 

49代思义,因金兵乱徙居河北赵州三相村,子一:揲(die)。

 

49代思瑜,因金兵乱徙居唐山,子二:扌盈?、措。

 

49代思珪,因金兵乱徙居河北赵州小营村,子一:持。

 

51代元士,任海州知州因世乱不克归,遂家焉,子一:之文。

 

52代贇(bin),子二:德秀、大铎住赵县。

 

52代天福,因元兵乱移居南和县,子二:瑚、琏。

 

52代天佑,因元兵乱移居唐山县,子三:瑜、璋、璠。

 

52代之?,自唐山县迁居邯郸县工程村。

 

52代之文,子一:深,住宁海。

 

53代秀,住宁陵县褚堌村,子二:义忠、字忠。

 

54代思允,流寓深州。

 

54代思迁,移居涉河县北?村,子一:克林。

 

54代思迈,移居沙河县田村,子一:克文。

 

54代思义,迁居武安栗村。

 

55代克文,随父思仁在任所遂落居邢台县城西二十里小石头村,子一:希玉。

 

56代希贞,元末因明经授静安训导,明洪武十六年因父葬仪邑(仪封县)新桥,就近于?岗坡置业而家焉,子二:立能、立华。

 

56代希先,字士先,因父葬仪封县新桥村,遂寓居仪封县崇化乡,子三:立敬、立孝、立道。

 

57代言刚,原名立刚,字?伯,明恭俭永乐中又囤地于仪封县西北青陵岗东南数千亩,遂建庄其间名曰孔家营,子三:公镛、公瞻、公政。

 

59代彦硕,明永乐二年自赵州小营村移居隆平县城南栢舍村,子一:承旺。

 

61代宏基,于明末移居登州棲(栖)霞县孔家庄,子一:闻祯。

 

64代尚雷,徙居宣化府。

 

66代兴尧,子一:毓立,自宁陵移居封丘县东北三十五里北侯村。

 

67代毓章,迁居直隶长垣(yuan)县西柳园,子三:传锡、传程、传新。

 

67代毓斗,徙居邢台县后楼下村,子二:传富、传贵。

 

67代毓喜,自清乾隆十四年迁居吉林理事府双阳县雅木沟屯,子二:传世、传良。

 

68代传颖?,迁居陈邑东南小白坵,子二:继志、继统。

 

68代传世,清道光二十五年又移居长春府德惠县双庙镇,今改为九台县,子五:继学、继军、继梅、继辉、继法。

 

69代继旺,迁居直隶长垣县城内,子二:广汉、广福。

 

69代继邵,字文华,迁居杞县北马兴集,子二:广?、广滋。

 

70代广大,移居长垣县孔场村,子四:昭昂、昭燕、昭?、昭炯。

 

70代广魁,徙居永年县刘备村。

 

71代昭武,迁居定??池县。

 

72代宪生,徙居沙河县西南?村,子一:庆玉。

 

73代庆临,子一:繁清,迁居沙河县葛村。

 

 

 

宁陵派二支:36代蒙,子二:钦、辰列。

 

44代维,字为则,乾德四年九经及第终国子祭酒,流寓雍邱。

 

50代信,子一:明道,迁居直隶唐山县北牛村。

 

50代礼,子一:半?,住淮阳县絃(xuan)歌台。

 

55代克公,因元末兵荒徙居鹿邑县西北陈家集,子四:希原、希达、希宏、希礼。(2009年新谱为柘城孔楼)

 

55代克昉,徙居河北唐山县西侯村,子二:希寅、希良。

 

55代克伦,原名?伦,子一:希贤,住唐山县。

 

56代希礼,辽东指挥,子一:言兴,居临蔡城信里。

 

57代言诚,由鹿邑县陈家集又移居城西南洪山庙,子五:公钦、公淳、公辅、公信、公明。

 

58代公淳、公明,迁居孔家桥。

 

58代公信,同三兄公辅迁居安徽太和县西北李兴集,子一:彦华。

 

64代尚荫,子三:衍闻、衍盛、衍瑞,自太和县李兴集移居口子涯。

 

64代尚焕,子二:衍正、衍会,迁居淮宁县城内。

 

64代尚义,子二:衍辅、衍华,移居沈丘县纸店。

 

65代衍培,子一:兴铣(xian),居周家口弟里。

 

66代兴聚,移居孔家桥。

 

67代毓现,子一:传贤;毓秀,子一:传祯;毓英,子二:传檏、传德;毓斧,子一:传贵。上四名住沈丘县。

 

67代毓谦、毓廷、毓桂,上三名前代未详,居项城县东孔庄。

 

68代传穆,子一:继见,移居大黄庙。

 

69代继昌,徙居太康县,子三:广生、广文、广惠。

 

73代庆云,子四:繁社、繁仁、繁三、繁义,居周口。

 

 

 

宁陵派三支:36代蓄,子一:從道。

 

52代之进,因乱不仕,遂寄居于嵩山宜阳,子三:泾、溢、涌。

 

53代溢,字世昌,元明经任曹州路教授,置产于州南(今曹县)有莘之野因家焉,卒葬于莘野之南,子一:思齐。

 

55代克守,迁居洛阳县七里河,子一:希舜。

 

56代希祯,字士祥,子五:语、谨、训、瞻、?,迁于云南均无所考。

 

56代希贤,辞太祖高其节义优韶许之归盤庚里后与弟希则又移居孔道口村,子四:谈、注、?、陽。

 

56代希尧,子一:诲,住宜阳。

 

56代希鲁,元末客于南京明太祖起兵北伐从军至洪武四年天下稍定欲返宜阳,路经宁陵族人留之,遂寄居焉未?上以归德府商丘县,卒葬于孔家楼西,子一:试。(2009年改为河洛派睢阳支)

 

56代希庆、希英、希运、希昌、希宗,均住宜阳。

 

56代希舜,子一:立法,住洛阳。

 

57代谈、註、?、谞、诚,上五名住曹县。

 

57代诵,自曹县迁居菏泽县城南四十五里孔楼,卒葬范村东,子二:公镕、公勉。

 

57代试,子二:公举、公选,住商丘县。

 

58代公志,自宜阳徙居洛阳县孔家寨,子二:彦安、彦宁。

 

59代彦元,迁居柘城县西北三十五里桑白庄,子二:承京、承达。

 

59代彦林,子一:承荑(yi);彦寿,子一:承泗,上二人徙居洛阳县孔家寨。

 

60代承政,管理徽子庙事,弘治十五年河决城陷,祀田与徽子墓荡然无迹,遂移居于郭村集东孔家楼,子一:宏浩。

 

60代承远,徙居柘城寿峯寺,子一:宏文。

 

60代承先,子一:宏奇,住新安县龙?。

 

60代承功,徙居永宁县。

 

61代宏易,迁居(曹县)蒋窪,子四:闻命、闻善、闻言、闻义。

 

61代宏虚,字以宽,子二:闻范、闻?迁居(曹县)城南孔庄。

 

63代贞才,子一:尚美,迁居伊阳县柿园。

 

64代尚汉,子三:衍义、衍智、衍信,迁居新安县孔沟村。

 

64代尚志,子二:衍方、衍厚,徙居孟县。

 

64代尚焕,子一:衍吉,移居宜阳城西十二里桥头村。

 

65代衍曾,子一:兴朝,徙居嵩县洛沟。

 

65代衍桧,子一:兴文,移居曹县城东南六十里青堌集孔庄,另叙附后。

 

65代衍鼎,子二:兴业、兴时,徙居嵩县闫庄。

 

66代兴顺,子一:毓全,自孟县徙居新安北狂口。

 

67代毓参,子一:传鲁,徙居嵩县闫庄。

 

67代毓仕,子二:传法,传治,自新安龙洞迁居渑(mian)池县东千秋镇。

 

67代毓儒,子二:传世、传力,住柘城张庄。

 

67代毓吉,子二:传位、传经,住柘城孔庄。

 

67代毓昇,子一:传标,住商丘马塔庄。

 

68代传法,子三:继彰、继彪、继彬,居商丘林堂。

 

68代传礼,子三:继舜、继禹、继汤,移居宜阳佛瑶村。

 

71代昭鑫,迁居陕西三原县。

 

71代昭麟、昭福、昭兴,上三名由渑池千秋镇移居李家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