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家谱馆 > 郝姓网 > 郝氏源流 郝氏源流

從太原到安陸

时间:2021-2-02 来源:家谱馆郝姓展区
從太原到安陸

古老悠久的郝姓歷史長河,經過輝煌燦爛的漢魏階段之後,再流淌到六朝隋唐時期,便開始主宗分流,分衍成兩大支;一支先由新田北遷至太原,然後再折而向東,于西漢武帝初年再遷居到石邑至上穀,或西晉時再遷居潤州丹陽,再折而向西,於南北朝時期梁武帝時再遷居安州安陸郡,形成歷史上著名的安陸郝氏;另一支先由太原西遷至雍州扶風,于東漢初之時再遷居到陝西京兆尹地區,形成了歷史上另一大郝氏宗族;京兆郝氏。

太原到丹陽

太原郝氏主宗自始祖郝廉之後,傳至第九世時,有郝隆者,自太原南遷至丹陽郡小丹陽村鎮,另拓基業。

據光緒已未慶源堂【郝氏家譜】和【當塗郝氏宗譜】記載;郝隆是西漢郝爽的直系後代,出自郝爽的長子郝守亮一支。譜稱;郝守亮,字子廉,娶妻尚氏生一子;遠。郝遠娶妻封氏生一子;長文。郝長文娶妣嚴氏生二子;象麟、象期。郝象麟娶妻楊氏生三子;康、序、壯。郝康娶妻姚氏生二子;隆、陞。從郝守亮到郝康,均衰微不著,直致郝隆,才是重振聲威。

丹陽始祖郝隆,作為長子,郝隆自幼即以重振家族為已任,而當時的時代為他提供了機會。西元三世紀末,五胡亂華,中原蕩版。晉室南遷,江北中原的世家大族也隨著東晉政權的南下而紛紛東南遷徙至蘇皖地區一帶,作為太原分支的丹陽郝氏,也就是在這種民族大遷徙,社會大動盪的背景下重新崛起並東南遷至丹陽的。

東晉建立之年,郝隆官居任潤州丹陽郡太守,家室隨遷丹陽,初居於丹陽郡城官邸,並築姑孰城,是南洲的當塗縣地長江要津,為京師建康西南門戶。後來,郝隆在丹陽郡上去世,葬於該郡當塗縣東北六十裏的丹陽集鎮小丹陽,郝隆的子孫,為守祀他的墓廬,便將家族遷居於此,後來郝氏家族發展壯大。

譜載;郝隆娶妻單于氏生三子;長子郝江,仍居小丹陽;次子郝原,又遷居蔣州句容;三子郝太。據追源堂【當塗郝氏宗譜】和慶源堂譜記載;郝江,他為守父墓而遷家小丹陽。丹陽郝氏,即因他的孝心而產生,如果不是他的孝道,便沒有後世的丹陽郝氏。因此,郝氏族裔為紀念他的開派之恩,尊稱他為‘孝子公’郝江。

郝江去世後,葬在小丹陽他父親的墓旁。郝江娶妻黃氏生三子;松、棖、林。此後相傳至郝迴。郝迴為太原郝廉的第十六世孫,南北朝時期梁武帝蕭衍派遣郝迴任江夏郡太守,他將家族自丹陽遷至安陸開拓新的基業。

據當塗譜和慶源堂譜記載;丹陽郝氏大宗,和從丹陽析出的分支家族,其後裔繁衍極快,人口備極興旺,子孫散佈于東南長江南北各地,構成今日長江南北各省郝姓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