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史世泽,太原家声。
在郝姓早期历史长河中,有一支与太原郝氏同样著名的家族,便是上谷沮阳郝氏,这个家族出了汉初以来第三个郡守郝贤而显赫一时,闻名后世。
据《史记•年表•列传》记载;郝贤,字伯公,河东和田人。据《安陆八修谱》记载;郝贤是霍云君郝晏之兄郝企,字平仲的第七代孙。但大多数郝姓家谱,如;安徽省六安谱、丹阳谱、南和谱等,均认为郝贤是霍云君的直系后代,出自郝晏长子郝莱,一说是第四子郝兰,一说是第十一子郝言之子郝广。谱称;郝广,字耀山,汉初官任总兵大元帅,娶妻张氏,生五子;尚、安、述、究、宛。其中幼子郝宛,足智多谋。汉高祖时曾任真定太守,政绩斐然,但郝宛生性喜静乐道,年三十岁时便退出仕途,改行修道,并改名郝澹,郝澹娶妻荀氏生三子;定国、护国、平国。南和谱称;郝澹时家族自太原迁居石邑县,郝定国,字正平,汉高祖十年举正入仕,官任沛县令,汉文帝时摄东莱郡太守,郝定国娶妻霍氏生二子;敬处、敬观。长子郝敬处,汉文帝二年癸亥,官任本州岛户曹椽,办事颇见成效,州牧因将其政绩上报,被升为仑朝正,到汉景帝时累官至上谷郡太守,因此由石邑县迁居沮阳,夫人毛氏,封恭人,生三子;藉、荇、蒿。其中老二郝荇,字大宗,曾官任河东太守,夫人柳氏,生一子便是后来封侯挂印的沮阳人郝贤。
史称;郝贤自幼好经国济世之学,有大志,年轻时即成为乡里豪杰。汉景帝时曾发生七国之乱,周亚夫为大将军,郝贤被发兵去征伐。周亚夫很能用兵,先稳住十五个诸侯国,然后使用计策,仅用三个月功夫,把七国的叛变都平定了。汉武帝时曾下一道诏书,叫各郡县推举品行端正,稍有才学,能够直话直说的人,史书谓‘举贤良方正,直言极谏之士’。当时推荐到京师来的一百多人,其中,有郝贤,被官府朝廷派往去做上谷郡太守。汉元光六年壬子匈奴又来进犯,一直打到上谷,郝贤急报朝廷的军情,汉武帝委派卫青、李广等四个将军,每个将军带领一万人马,分四路去抵抗匈奴。汉武帝建元以来,郝贤一直守住北方的边界,元朔五年丁巳,作为上谷郡太守郝贤参加大将军卫青打了个大胜仗,掳来了十几个匈奴小王,一万五千多个俘虏。汉武帝为了鼓励将士们打匈奴,拜卫青为大将军,加封赐土地和户口。同时郝贤太守因捕斩掳来二千多个俘虏,以军功封为众利侯,赐食邑一百户和土地。元狩二年庚申,匈奴再一次打到上谷,杀了几百个汉人,抢了一些牲畜、财物,不等待汉朝军队过去就走了。这可把汉武帝龙颜震怒,免了郝贤的上谷太守,以打败仗定死罪,并削夺众利侯的土地和户口。这时汉朝已有了一条规矩,罪人可以拿出钱来赎罪。郝贤交了钱,赎了罪,打这个起,做了庶民百姓。郝贤做了平民回到老家,打打猎。郝贤喜欢文学,欣赏司马相如和别的文人的文章,自己也喜欢做诗,他的雄心大志并不在文学方面。元狩四年壬戌,又有一万多匈奴骑兵从东边打进来,杀了一千多当地的老百姓,抢了一些粮食和财物又回去了。汉武帝又派大将军卫青和车骑将军、青年军事家霍去病各带五万人马去追击匈奴,这时候,郝贤跟随着车骑将军霍去病,做了幕僚军师,从代郡出发去打匈奴,飞将军李广的儿子倒立了功军,霍去病的大军连着打了胜仗,逮住了单于手下的三个王,还有将军、相国、军官等八十三人,消灭了匈奴八、九万人,匈奴逃到漠北。从此,漠南不再有匈奴的军营了。
据族谱记载;郝贤娶妻刘氏生一子;郝宗,又妣王氏、公孙氏共生六子;廉、孝、尚、况、忠、彦。史称;郝贤的后裔非常兴盛,分支众多,第五子郝忠一支留居沮阳,一支分居枣强县,另一支徙居南和县。还有一支徙居湖北省光化县,再一支徙居山东省平原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