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家谱馆 > 司马姓网 > 司马氏新闻 司马氏新闻

寻一方血脉——为全国司马宗亲河南寻根之旅而作

时间:2021-7-08 来源:家谱馆司马姓展区

全国司马宗亲河南寻根之旅.jpg

1

此时,在登封,在嵩阳书院,在崇福宫,在那个大宋时代威严的最高学府,在先儒司马光曾经讲学、编撰《资治通鉴》九卷至二十一卷的胜地,我静静地注视着,仰望着,想象着。

沿着那一级一级数不清的青石台阶,一步一步往上爬,只觉一层更比一层高深,引人入胜。院内松柏郁郁青青,最年老的古柏据说已达几千年,树干合围约有上十米,早已不堪重负,全靠人工支架撑住,但树枝依旧绿意盎然,生机勃勃。

嵩阳书院大门两侧柱子上的对联,是乾隆皇帝御笔:“近四旁惟中央,统泰华衡恒四塞,关河拱神岳;历九朝为都会,包伊瀍洛涧三台,风雨作高山。”足见其对书院的重视与推崇。书院是在清代重修的,虽距北宋有数代之隔,距今却亦有三百多年历史。书院的多处亭台楼阁油漆剥落,愈显古朴、厚重与沧桑。一草一木间仍隐隐可见大儒们和书香的影子。

少时在课本里读到司马光砸缸的故事,才知道司马光的聪明和胆识。后来,阅读增多,阅历越来越深,司马光就成为我顶礼敬仰的对象;再到后来续修族谱,才发现司马光就是我辈之先贤。

如今,身临书院。耳边犹似响起一代宗师司马光开坛讲学的洪亮之声,响起大宋书生郎朗的读书声。幻想出司马光的皇皇史学巨著《资治通鉴》在案几上向我们徐徐展开,幻想出一批北宋的顶级大儒们围绕着司马光纵论天下大事的热烈情景来……

我心潮澎湃,血流加快,仿佛我的脉搏在跟着先儒司马光的脉搏一起跳动。

2

此刻,在焦作,在温县,在一个小小的村庄——安乐寨,我站在司马懿文化广场前,亦即司马懿的家乡,世人称之为司马故里。

默默地,扫视着,搜寻着,打量着眼前这陌生却又似乎熟悉的一切。这就是我们司马家族的先贤曾经生活的地方?这就是古代著名军事家、政治家司马懿家族一统江山的出发地?

我的身旁站着一群来自全国各地的司马氏后裔,穿着统一的白色T恤,戴着橘黄的绶带,恭敬有加。

在此刻,面对着司马懿雕像,我静静地叩首朝拜,虔诚献向一瓣心仪。

由于受历史小说《三国演义》的影响,人们对司马懿及其家族取得政权的认识存在很多误区。这次,有幸听到河南省社科院考古研究所所长张新斌研究员给我们上了一堂生动的历史课,他用科学的辩证观充分肯定了司马懿的大一统文化、军事谋略文化等优秀文化。我想,我们作为司马氏后裔更应该努力弘扬、光大这种优秀的司马文化,纠正社会上的各种片面、不客观、不科学的评价与见解。

遥想东汉末年,军阀割据,战乱频繁。及至魏、蜀、吴三国鼎立,天下仍是纷争,百姓涂炭。司马懿雄韬伟略,勇于施展抱负,兴屯田,修水利,重孝廉;斩孟达,对孔明,定辽东,最后统一全国,立下不世之功!

历史的烟云早已散去,催人战鼓与峥嵘号角也随主人已被收进史册典籍里。但值得庆幸并引以为傲的是,一直扣动着司马族人心弦的“司马懿得胜鼓”代代相传,延续至今,现已成为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3

此时此刻,在温县,在潘田镇,在三陵村,在呈品字形的司马祖茔前,在一片已经收割完的庄稼地里,我和我的宗亲们一起静默,念叨着,追忆着,那些遥远缥缈的先贤们的魂灵!

香烛师在一边忙碌着焚香点烛,司仪则引导着我们一齐跪拜,指挥着鼓乐队鸣炮、敲“司马懿得胜鼓”。时值炎炎夏日,个个热汗淋漓,却精神饱满,诵祭文、叩头、烧香等,礼节一步不落,悉数完成。就连三岁小孩也跟着爸爸妈妈一样认认真真地做完规范动作,虔诚至极。或许,这就是血脉的缘故吧。

此后,在博爱县,在孝敬镇孝敬村,在司马卬的雕像前,在司马卬孝敬母亲三步一拜的那条路上;

此后,在洛阳市,在以司马光命名的宽阔马路上,在破败凋敝的洪恩寺中,在被央视曝光有望被重建的独乐园遗址处,在浩洋公司创建的司马光文化馆里……

我和我的司马氏宗亲们,一一参观、朝拜,或下跪,或叩头,或留影,或签名,无不显示着对先祖先贤们的景仰之情。

最难得的是,在浩洋公司的招待晚宴上,一位当地艺术爱好者深情地朗诵“我骄傲,我是司马后裔人”,一下子将整个晚宴推向高潮。

4

树有根,人有源。

寻根问祖,是人的一种天性、一个情结、一份情怀。我们此次寻根之旅,就是让自己知道从哪里来,根在何处。

我们从贵州、湖北、湖南、江西、江苏、安徽、山西等全国各地赶来,汇聚于老家河南。这不仅仅是一个仪式,更是一种精神的鼓舞,一种力量的感召,一种心灵的呼唤。

我们寻找族谱,寻找族群,寻找先祖先贤,寻找亲人。往小处说,是家族情怀;往大处说,却是民族情怀与家国情怀。

我们为司马家族过去的繁荣昌盛而骄傲,为先祖先贤们在中国的历史长河中所创立的伟业功勋与鸿篇巨制而震撼与感动。我辈惟有努力向上,不断进取,不忘祖训,赓续司马血脉,传承优秀基因,弘扬司马文化,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为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而作出积极贡献,这才是我辈的使命与责任。

如此,方能不枉此行。

文/司马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