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家谱馆 > 宾姓网 > 宾氏新闻 宾氏新闻

宗亲会修谱事记(十六)

时间:2021-5-05 来源:家谱馆宾姓展区
                            修 谱 事 记(十六)                              走进大凉山之                                走进越西     买好2010年8月4号早上7点58分的车票,从成都出发,要往越西县走。 越西县位于四川省西南部,凉山彝族自治州北部,东邻美姑县,南接昭觉县、喜德县,西界冕宁,北连甘洛县。     车出成都南站不久,先是顺着岷江走,到了沙湾以后火车开始逆着大渡河来走了,因为大渡河从石棉开始由西往东流,火车是由东往西走的,直到汉源站,再从汉源逆着越西河来走,到乃托站后,已经是下午5点了,要转乘一个多小时的汽车才能到越西县城。途经彭山、眉山、洪雅、夹江、峨眉山、乐山、沙湾、峨边、汉源、阿兹觉、甘洛、最后是乃托。车驶出约一个小时,进彭山以后就开始钻山洞了,感觉到好像是有一大半的时间是在山洞里驶过,火车是走一到两分钟的山路以后,又钻进山洞里走几分钟。车内的照明灯始终亮着。    原来这里是大渡河峡谷地带。大渡河峡谷位于四川省乐山市金口河区、汉源县与凉山彝族自治州甘洛县接壤部位,总面积约404平方公里。属典型的河流侵蚀峡谷地貌,长约26公里,谷宽70至150米,局部小于50米,落差1000至1500米,最大谷深2600米,为长江三峡的一倍、比美国科罗拉多大峡谷还深860米,气势雄伟。进入峡谷的大渡河变成一条咆哮的巨龙,人在其间,头顶的火车隆隆驰过,脚下的河水发出闷雷般的拍岸轰鸣,上下的声响撞击让整个峡谷都震动了起来。两岸绝壁千仞,宛如一部"地质天书",记录了10多亿年来地壳的神秘演进。世代居住在峡谷深处的人们,至今还依靠跨江的溜索、垂直的天梯与外界接触,峡谷内许多胜景也就因此至今还鲜为人知。六十年代,成昆铁路穿峡而过,由"天下第一柱"支撑54米长的"一线天"铁路大跨空腹石桥和入口的"天下第一柱"被联合国"克隆"珍藏。     约下午6点半钟到了越西县城。这是一个不大的地方,约有26571人口,越西全县人口23万左右,这里居住着彝、汉、藏、回4个民族,彝族人口占了65%。     宾家湾距离县城约5公里,因为我们是第一次到来,来之前我们联系的宾国云说是去了西昌观看火把节(8月4号是凉山州彝族火把节),接电话的人叫我们可以去找宾国友,没办法,我们只好请微型车前往,我们一行四个人,开车的收了我们20元钱,能够接受,见我们说是来找宾家人的,十分热情,一边帮我们问路,还算顺利,问了两个人就找到了宾国友的家了,看门牌号是青龙村36号(小地名叫宾家湾),就在出城公路的边上,新起的房子,还做了铺面的,看样子生活还算滋润,坐下来后问起国友,他说这房子是花了差不多20万快钱起起来的,现在前进做了铺面,还有的房子准备拿来做餐馆,因为过往的车子就在附近加水,修理,有这个商机,儿子世洲也刚好从美姑县回来,世洲是和爱人到美姑发展去了。但愿我们宾家人都能像他们一家子那样,顺顺利利,平安发达。     在国友和世洲的帮助下,到下午1点半左右就登记完了宾家湾的人口情况,一共约110个人。国友执意要请我们吃饭,恭敬不如从命,一起吃了中午饭,全家送我们上了开往县城的公交车,回到了县城。                           20101122 宾祖焕执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