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家谱馆 > 宾姓网 > 宾氏新闻 宾氏新闻

修谱事记(二十六)到大海边上去找咱宾家人

时间:2021-5-05 来源:家谱馆宾姓展区
 

修谱事记(二十六) 往大海边上去找咱宾家人 宾祖焕 2013年3月15日,我与宾光泽、宾就成受恩信会长委托,去广东省廉江县安铺镇欧家村拜会我们早就想见到的宾家人,宾蓬跟我们早有联系,去欧家就是想拜访他和那里的宾家人。 根据宾蓬所篡写的广东廉江安铺欧家宾氏家谱前言所载:“我宾氏家族传家谱书,已经失传。在乾隆年代农历六月初六日,一场大洪灾淹没村庄,房屋倒塌,族谱被冲毁,连一些祖坟也被冲走,整个家园被淹没,人口损失大半,这次洪灾至今已有一百捌拾玖年。所以新修一本族谱,宾氏子孙责无旁贷,迫在眉睫,新编一本宾氏族谱是不容易的,主要是没有资料可查。经过半年时间,向族中老人调查了解情况,才有一些眉目。一代松瑾公,根据欧家八姓族谱记载,在明末清初,我始祖松瑾公与方文进、赵崇纪、黎候契、梁XX、吕礼斌、戚秀美、世美、祖美、何XX、等拾人结拜为兄弟,从广东新会迁居欧家;二、三、四、五代已失考,只有六代是臣字,在山上的祖坟碑文被破坏没法考究;七代是家字;八代是绍字;九代是会字;十代是进字;十一代是旺字;十二代是登字;十三代是壹字;十四代是正字;十五代是国字;十六代是泰字;十七、十八、十九代以后未有定字辈。这次新修族谱是根据新时代要求,记载我松瑾公至今十九代裔孙往下代代相传的需要,从新会迁居已有三四佰年左右的历史,在新会我们也找不到与我松瑾公的相关资料。在解放前,我们的祖先大多数都是以农为业,生活贫困,读书识字的人不多,但是宾氏子孙由弱到强,人口由少到多,由贫变富,特别是新中国建国以后在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下,我族人奋发图强,艰苦奋斗,勤奋好学,宾氏事业蒸蒸日上。据目前统计我族人大专以上学历有二十五人,占总人口的百分之八左右。宾姓是小姓,要以文化兴族,做到大兴学风,大兴忠孝,大兴团结,发扬族人好传统,好作风,树立忠诚为人,孝敬父母,团结互助的好思想,克服不良坏风气。教育后代远离毒品,不赌博,不偷盗,不凶酒。教育后代树立良好风气,为宾氏家族争光。欧家族宾氏振兴大业,铁肩道义,责无旁贷,携手共创美好未来!”由于他们的“根”一直没有得到答案,所以牵动着会长的心,我们也一直心里不踏实。 安铺镇位于广东省廉江市的西南部,地处雷州半岛九洲江下游,西临北部湾,是廉江市工业。商业和文化重镇,也是广东省四大古镇之一。 安铺镇历史悠久,始建于明朝正统九年(1444年),至今已有五百多年历史。初建时称暗铺,清嘉庆二十四年(1819年)改名为安铺,隶属石城县。1950年属第四区,1956年属安铺区,1957年改为镇,1958年10月属胜利公社,1961年属安铺公社,1968年成立廉江县安铺镇革命委员会,1980年改为安铺镇,1997年5月撤消原河堤镇建制,划并安铺镇管辖。根据文献记载,早在清朝嘉庆期间,安铺镇就是一个繁华的集贸中心。曾与中山小榄镇、顺德容奇镇、东莞石龙镇并称为广东四大古镇。 安铺镇地理位置在东经110°01′,北纬21°28′,距离廉江市区34公里、东连横山镇,南连遂溪县沙古镇、界炮镇,西濒北部湾,北连营仔镇。地处九洲江入海口,绝大部分属冲积平原,土地平旷肥沃。全镇总面积85.5平方公里,耕地5.2万亩,海岸线长3.5千米,林地1.1万亩。九洲江自东向西横贯全境,水源充足。年均气温为23℃,年均降雨量1538毫米。我们去看到,眼力所至,一派南国鱼米之乡的景象,九洲江在这里流入北部湾大海,欧家村象一把抛洒出去的珍珠,零零星星,错落有致的分布在这块肥沃的冲积平原上。18号,我们结束了这里的工作,早上7点在河唇车站搭火车离开廉江的时候,起码有超过200担的藩桃果、甜杨桃在这里上火车,挑到广西的文地、陆川、玉林、最远的要到贵港才下车,他们下车后直接挑到市场或者就在街边摆卖了,我们三个人在河唇车站每个人都买了几斤,嘴里品尝着香甜的藩桃,心里回味着果农肩挑着那担水果时丰收的喜悦与肩上的艰难。 好了,闲话少说。 15号晚8点我们就到了廉江市,由于没有了到安铺的汽车了,宾蓬就专门从安铺到廉江接我们,和我们一起住了一个晚上,16号才到了安铺镇,欧家离安铺不远,最多6里路,欧家村的塘尾、欧家村仔居住着我们宾家人200多人,在安铺的西北约40公里的车板镇麻山村居住着我们宾家人100多人,和我们见面的除了宾蓬一家,还有宾木生,他是安铺镇的干部,宾游、他是安铺中学的教师,宾开,宾辉、宾文雄,他们是车板的。在安铺住了两个晚上,18号,依依惜别,离开了安铺,经河唇回桂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