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改革开放、与时俱进的新型社会蓬勃发展,传统的姓氏文化不断发扬光大。近几年兴族之风,已在社会中形成了大气候。
我储氏家族首当其中,多项族之大业相继竣工,历历在目。这些都离不开宗亲们的无私奉献与辛劳。学政、天汉、茂华宗亲就是族人的楷模。凡有族务活动的地方,都有他们的身影;凡有出钱出力的地方都有他们的奉献,都留下了他们的足迹,他们既是组织者、指挥者、又是实践者。尤其是我族在建设达几百万元的宗祠工程,筹资谈何容易。学政宗亲利用春节良机,驾车拉着一箱又一箱糖糕,从沟通感情入手,挨村挨户宣传、发动,一边拜年一边收款,受到了极好的效益,收集面广、收集率高、收集额大,超额完成了所配任务。天汉宗亲已是古稀之年,而为宗族事业热情高涨,他有一幅高尚的人品和亲和魅力;凭着一颗孝祖之心与奉献精神,打开了集资新局面,打通了筹资新渠道,揽进了一批又一批大额捐款,在他的所在村,收集资金全面开花,已收集128户共达七十多万元,获得可喜的效果。余井镇黄岭村茂华宗亲已七十多岁,儿媳在外工作,他独身在家生活,家境并不富裕,而对祖宗,对家族事业是那么真诚,出资出力。在这次重建世德堂中,他热情更高涨,除了上门宣传发动筹资额达4万元外,自己却把出苦力挣来的积蓄一万元捐给了祠堂。可想而知,一个七十多岁的老人的一万元来之不易,这一万元渗透了他辛勤的汗水,突显了他孝祖爱宗的深情。这种有形的动力,形成了强大的合力,使得宗祠重建工程稳步推进。我储氏大家族必将在这股爱族精神感召下,用辛勤的汗水浇灌灿烂的姓氏文化之花,以众族人的智慧谱写传统文化的新华章。
在此,本人草拟几言赠与爱族敬宗的老宗亲:
孝祖敬宗源一脉,古稀之年显宗情。
善育儿孙承祖训,族中事务力先行。
不计报酬乐奉献,率先典范传家声。
慎终追远铸族业,万古千秋留芳名。
(天柱)
楹联连载七
承三凤,镇三边,衍三房,祖德三三进久远;
歌九韶,定九洲,铸九鼎,中华九九归一元。
临此地,均为一本琼枝,唯论尊卑,勿以亲疏乖族谊;
溯先贤,可葆多重美德,首云孝悌,更将诚信喻裔孙。
岳西和平乡 储诚林储成杰 和诗二首
敬祖先
一脉相承血亲连,后辈皇皇敬祖先。
滋润千家夸盛德,奔流万代汇长川。
励精图治精神振,革故鼎新庄城妍。
吉旺如意做表率,志存高远尊圣贤。
宗亲团圆
庄城一世越千年,田园诗风古今传。
四海风云波浪起,五洲变幻话新篇。
适逢盛世纂修谱,世系昭严长幼谦。
百万裔孙共一祖,官林相聚为团圆。储吉旺到江苏宜兴丰义、金坛诗二首
储氏修谱文化促进会
储氏唐宗越千年,缑城修谱跃在前。
丰义有幸追逐浪,庄城无愧写江天。
问君不知出何门,挑灯历览对先贤。
文化灵魂传千古,富贵荣华笑云烟。
金坛谒先祖储氏光羲公墓
少小识字读储公,千年田园留诗魂。
先贤不知何处去,金坛仅存落荒坟。
一柱清香朝天请,二付红烛照英灵。
祭祖未忘耀宗日,代有后秀拳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