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家谱馆 > 伍姓网 > 伍氏新闻 伍氏新闻

拜访岭南鲁班“常青树” 探寻伍氏兴隆“风景独好”的奥秘

时间:2021-3-11 来源:家谱馆伍姓展区

原标题:拜访岭南鲁班“常青树” 探寻伍氏兴隆“风景独好”的奥秘
市场无论怎样调整,似乎都无法对伍氏兴隆带来什么影响,铺面照样门庭若市,伍大师的作品一如既往受人追捧。农历正月初十,上百位社会各界人士赶到正在建设中的伍炳亮黄花梨艺术博物馆参观考察;春节后从开门营业起,伍氏兴隆典藏馆、艺术馆和门店便不断迎来送往。历经市场数十年磨炼,伍氏一直是棵“常青树”,其中奥秘何在?笔者近日赶到广东台山,采访了著名收藏家、鉴赏家、艺术家,明式家具设计大师,工艺美术大师,拥有“岭南鲁班”美誉的伍炳亮先生——

追捧与“惜售”,彰显伍氏作品价值与魅力

笔者正月十三日中午赶到伍氏兴隆典藏馆时,恰好遇到从广州来的黄先生和韶关的林先生。伍大师的粉丝之间相互成了朋友,他们开年后相约一道,开着一辆越野车来到台山。“每隔一段时间来一趟伍大师这里,已经成了我们的一个习惯。”林先生说,“和伍大师聊聊天,下下棋,看看他的家具,都是一种享受。遇到中意的家具,就想办法搬回去。”

笔者问:“您二位家里都有伍大师的黄花梨家具吧?”

黄先生笑道:“都有。十年前,我夫人指示我今后只能买伍先生家具,她跟我一样爱传统家具,看遍了各大红木卖场,对伍氏兴隆所出品的家具情有独钟。从黄花梨、紫檀到红酸枝,家里办公室里都摆满了。我们觉得,伍氏家具不仅每件都是精品,而且成堂摆放很有氛围,配套好看。”

笔者笑着问:“为什么这么痴迷伍大师?”林先生接口说:“最初只是觉得好看,觉得他的作品比我们见过的其他家具都漂亮。后来又尝到了升值的甜头,2000年初下手早买到伍氏兴隆家具的,现在都升值了十多二十倍,近几年买得较晚的,也都升值了好几倍。伍大师的粉丝们都知道,他的作品特征明显,多年来二手市场流通火爆,好出手,在海内外市场都是一眼清,像启功的字,一眼就能看出来是他的作品。所有发烧友都反映:伍氏家具是硬通货,随时可以换钱。我们有时在外地市场也看到不同作坊的二手家具,但是二手家具摆那里,两三年也不见得能卖出去。”

“对,大家都发现了这个规律——伍大师的家具越用越值钱。”黄先生笑着说,“您看,我做旅游生意,十年前给自己买了部越野车,花了一百多万元,现在车子折旧卖不了二十万。真后悔当时没全买成伍大师的黄花梨家具,若当时都买了家具,少说也升值到几百万了。”

可见伍大师作品多么受追捧。但与之形成有趣对比的是,伍氏兴隆的不少家具现在都不愿意往外卖。在台山临省道的伍氏兴隆门店,导购员告诉我:“黄花梨家具和部分紫檀家具,伍大师都不让卖。现在我们只能接大红酸枝家具的单。”

对,你没听错,一方面作品越加受人追捧,一方面伍大师这边却在“惜售”。若问什么原因,我们下文一步步探究。

几十年致力于中国传统家具文化,笃信“让作品说话”

笔者采访中了解到,伍大师最近正忙于两件事:一是有条不紊地建设以他命名的黄花梨艺术博物馆,二是筹备出版发行新著《海南黄花梨之美》。“今天早晨,我起床后从7点起就开始审阅这部书的排版。书里面收录了我入行以来设计制作的绝大部分黄花梨家具。”伍大师满怀兴致地告诉我们,“我1979年开始做家具,1981年开始买海南黄花梨木料设计制作黄花梨家具,买料一直买到现在——从最便宜买到最贵的时候。”现在从北方到南方家具产地,大量企业早几年前就不买黄花梨料了。分析其中原因:前些年市场只看重材料不重视款型,做出来什么样的家具都能卖掉。后来黄花梨材木料大幅升

值,消费者审美眼光和鉴赏能力越来越高,随之也越来越挑剔,企业高价买入的料如果做不好每一件家具,不单纯赚不到合理利润,甚至亏损百分之几十都没办法售出去,更谈不上换回材料的价钱,所以,一些没有设计制作水平的企业就不敢冒这风险购买名贵材料来制作家具了。

伍大师一直认为,自己之所以能不断做出好家具,不断受到客户追捧,原因源于发自内心对海南黄花梨的喜爱,“我已经把黄花梨当做自己生命的一部分了。而兴趣是最好的动力,有了这份执著和痴迷,才能做出好的家具,有舍得付出才会得到更好的回报。我在这个行业并不是最有经济实力的,却是最有信心将来之不易的名贵黄花梨木料做成精品艺术品的。目前,红木家具市场发展到比较成熟阶段,那些粗制滥造家具的企业,会被时代发展步伐所淘汰出局,只有不断创新和定位做精品艺术品的企业才能为自己公司带来新的生命力,也同时体现所设计制作的作品应有含金量的艺术附加值。基于上面分析的原因,只有造型协调优美的精品艺术品,才能让人们看到后才会产生喜欢、动心、动情,会让很多人经不起美的诱惑,禁不住拥为己有,愿意舍得付出高价收入囊中。”

伍先生坦言,建博物馆和出书都是本着传承和传播中国传统家具文化的想法。

其实,从十年前起,在中国家具协会举办的行业论坛上,伍先生就极力倡议传统家具行业要好好传承中国传统家具文化艺术之精华,提升设计思想和设计能力,推动行业创新发展。而自伍先生从业以来一步步设计制作的家具,正是他实践自己倡议的成果。“在此基础上建博物馆,出书公开发行,展示一千二百多款的家具,都是为了让更多明清家具爱好人士,通过阅读书籍图录和观看实物,多些机会了解中国传统家具博大精深的文化与艺术,更加了解我本人从事古典家具行业三十八年来的成长过程,为推动中国传统家具文化艺术,提高行业设计制作水平,我做出了自己应有的努力。”

伍大师对自己的黄花梨作品“惜售”,出于什么考虑呢?正是为了集中展示,以便人们从其作品中看出中国传统家具的发展成果。他自信地告诉记者:“社会荣誉也好,大师称号也好,包括我本人在内,先不要看这些荣誉,要先看作品。”

对伍先生来说,传承和传播中国传统家具优秀文化,比拿来换钱更重要。在不用担心资

金周转问题的情况下,一部分可以拿来让爱好者分享,很多都舍不得卖,1985年做的黄花梨家具,还在馆里放着。而推动行业进步,除了观念的提升,还应该有精品艺术品的示范效应,让大家有可资参照学习的榜样。出书和建博物馆起到的正是这一作用。

建议消费者和企业做好定位,乐观看待行业发展

时值农历2017年刚刚开年,伍炳亮先生应记者要求,以伍氏兴隆的发展为例,结合他本人的感受,谈了对行业发展前景的看法:

“从2014年盘整到现在,红木市场已经走过了两年多的低迷,2017年应该步入回暖。原因在于,当前红木原材料受国际公约限制,砍伐和出口贸易量骤减,因为原料稀缺与中国红木产业的巨大需求之间出现了越来越严重的不平衡态势,从2016年下半年,原材料价格已经上涨了一定幅度,草花梨、红酸枝类木材都拉升了30%左右。但家具市场普遍涨得不多。根据市场规律,行情肯定会一步步拉升,首先会修复 面粉贵过面包 的倒挂行情,对整个市场都会起到带动作用。”

对于企业在新形势下的生存发展问题,伍先生给出了精辟的见解:“企业决策要更加谨慎,要对产品准确定位,只有创新设计出与众不同的作品,才能为企业带来生机活力,使企业健康运作。去年年底在故宫举办的论坛上,我曾发表自己的看法:现在企业如何定位,不管生产什么材质什么风格的产品,都要定位于做精、做特、做优,做好看,减少同行间的同质化竞争。以前那个 温饱时代 已经过去,消费者观念已经发生很大变化,不仅吃饱还要吃好,不仅实用还要兼顾审美与投资,从居住小房到中房到别墅,每个阶段要求不同。要透彻了解消费者需求,才能满足其新的要求。我去调查市场的时候,从来不问某个企业的生意好不好,只看对方作品好不好。做得好,做得美,肯定有生意,好生意,反之就会没生意。一般购买高档红木家具的消费者都是成功人士,他们都在人生创业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社会经历和成功经验,都有着分辨美与丑的能力。”

关于2017年的红木家具投资,伍先生建议:消费者应根据自己的实力购买,把握好定位。有实力者要定位于精品艺术品,着眼于高端材质。越来越多的人已经认识到,红木家具不仅体现着实用,而且有文化艺术含量和观赏性,从投资与收藏方面更能体现保值和升值空间的潜力。而品质越高的艺术品家具,升值空间无疑就会越大。

伍先生进而分析:“每次遇到价格下调,市场出现观望,在买涨不买跌心态的作用下,消费者都希望家具更便宜一些,这是市场正常反应。而价格一旦修复、上拉,这个过程中会有越来越多的消费者购买欲增强。红木家具多年总趋势一直处于上升通道,已经证明投资回报高。消费者有了信心才能产生动力,有动力才能产生行动,人人都拿出钱来消费,自然之中加速市场回暖,乃至促使整个经济形势趋于好转。”

蔡之岳/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