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家谱馆 > 翁姓网 > 翁氏新闻 翁氏新闻

百年传承 酱品传奇 翁氏心愿做海南农副产品生产加工龙头

时间:2021-3-11 来源:家谱馆翁姓展区


  3月的春日,北京玉渊潭边的春柳开始泛出淡淡的绿意。2016年全国两会期间,记者在钓鱼台大酒店见到了来自海南翁氏食品有限公司董事长翁文俊。在商海打拼多年的翁文俊,曾经在海南的房地产业做得风生水起。但是,5年前他华丽转身,开始专心打造他的另一项钟情的事业——翁氏酱菜。到底是什么原因让他从一个利润丰厚的产业,转型到另一个相对微利且十分家常的普通酱菜产品?

  海南特色酱品传承百余年

    翁文俊谈起翁氏先辈的故事,语气和神情里带着些迷离的气息,仿佛又穿越到那个久远的年代……

    明朝初年,翁氏始祖自福建渡海而来,散居海南沿海一带。其中有一支翁氏先辈定居在万泉河畔的白石岭脚下。他们开山辟岭,辛勤劳作,不仅沿袭了先辈的遗风,而且把如今享誉全国的“闽西八大干”之“上杭萝卜干”的制作秘法带到海南。其时,白石岭脚下的热矿泉,早已被翁氏先人发现,他们在温泉一带垦殖萝卜、果蔬等。海南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以及阳光、水质、食品原料等,都为日后翁氏酱菜品味的独树一帜提供了特殊条件。

    提起佐餐的各种酱菜,许多人首先会想到北京的“六必居”、贵州的“老干妈”、四川的“涪陵榨菜”以及其他省市的“香辣萝卜条”“香菇小酱”等餐桌上的特色小菜。记者面前摆放着的就是来自海南的特色酱菜“翁氏酱菜”的系列产品:黄灯笼辣椒酱、菜头脯、香辣海鱼仔、风味豆豉和翁氏虾酱等。

    翁文俊指着这些产品,如数家珍般地介绍着它们背后的故事和各自的特色和风味。相传明朝大学士海南名人邱浚在朝为官时,经常嘱咐家人在琼购置翁氏酱菜,送到京城备做吃粥之用。海瑞在琼期间,对翁氏酱菜也情有独钟。赴任后,总是随身带着他最喜爱的这些家乡小菜。相传他每每吃饭时,都以翁氏酱菜为主,百姓闻之,赞其为官清廉,后人尊其为“海青天”。可见自明朝以来,翁氏酱菜就已享誉琼州。

    自我国改革开放以来,散居世界各地的琼海华侨、华人及港澳同胞纷纷回乡寻根问祖、观光旅游、投资创业。他们当中,或在儿时吃过翁氏酱菜,念念不忘;或在回乡时经人介绍品尝后,赞不绝口。他们在重返南洋时,都喜欢将翁氏酱菜作为家乡特产带到异国他乡,让其子孙都能品尝到家乡的美味,酱菜凝聚着海外游子的乡愁情结。因此,现在海口机场的商店销量最好的就是翁氏酱菜系列中的香辣海鱼仔和翁氏虾酱两个产品。这种充满海南地域特色的小酱菜,成为来海南游客回乡必选的特色食品之一。

  秘制工艺成就独特风味

    秘制工艺薪火相传。“具有600年传承的翁氏酱菜,在遵循古法的基础上,引进先进的生产技术和设备,采用科学的质量管理体系,精工细做而成,因此翁氏酱菜是人们探亲访友的送礼佳品,也是日常吃粥、野餐、烹调的调味小菜。”翁文俊向记者介绍产品特色时表示,酱菜采用的祖传秘法与万泉河畔白石岭的优质矿泉水相结合,制作出具有独特风味的翁氏酱菜系列产品。其中,香辣海鱼仔因为是精选西沙、南沙群岛的海鱼仔,经过天然阳光暴晒晾干,精心调制而成,富含优质的蛋白质,营养丰富,尤其受到消费者的喜欢。翁文俊强调,海鱼仔原料只有每年春节前后的一两个月才有,原材料稀缺,而且是无任何污染的深海产品。这款海鱼仔产品在当地超市,每瓶170克售价15元,在机场能卖到25元。

    记者仔细端详手中色泽金黄的黄灯笼辣椒酱,是由有“辣椒之王”之称的海南黄灯笼辣椒制作而成。黄灯笼辣椒辣度高达15万辣度单位,经世界各国各种辣椒检测,相对其他品种辣椒营养更为丰富,特别是钙、铁、胡萝卜素、膳食纤维、蛋白质的含量远远高于其他辣椒,其辣度、营养均居世界辣椒之最。

    翁氏的黄灯笼辣椒酱,精选当季个大、肉厚、品相好的特级黄灯笼辣椒精制而成,其特点是不加任何防腐剂和人工色素,用翁氏祖传的秘方酱制,采用现代化技术生产流水线加工包装而成。据介绍,该酱品是新一代保健佐料佳品,吃海鲜、肉类、各式卤味、凉拌菜、做面条时,均可用其调味。

    6种翁氏酱菜系列中的风味豆豉,是采用海南独有的富含微量元素硒的黑豆制成。豆豉是高蛋白质原料酿造的传统产品,营养价值高,而富含的微量元素硒又是对人体健康不可缺少的重要微量元素,而只有海南的黑豆才富含微量元素硒。另外,用海南朝天椒制作的辣椒酱和萝卜制成的菜头脯两个产品,也是以翁氏祖传的秘方酱制,并经翁氏后人发扬光大,采用现代化技术生产流水线加工包装而成。

  开创海南农产品加工新局面

    成立于2010年的海南翁氏食品有限公司,位于海南省琼海市中原镇,目前是琼海市唯一一家瓜菜生产加工企业。5年多前,翁文俊将手头的房地产业交给其他人打理,自己将全部精力转到翁氏酱菜生产制作行业中。记者问其转型的理由,他坦言,不想让这个有600年传承的翁氏酱菜的家族秘制工艺失传,自己有责任把它代代传下去。

    自2011年上半年开始,公司已在中原镇投资2800万元,建造占地20亩、面积达5000平方米的酱菜生产基地。目前,公司已经和周边乡镇6个农村合作社合作,努力实现从田间、生产、销售全产业链的高效运作模式,以现代化的管理理念从事农业产业化经营,以农田为车间,以基地农民为产业工人,实现标准化生产、品牌化营销。

    翁文俊介绍,目前公司已经注册“翁氏酱菜”“酱老宁”等商标,公司生产的翁氏辣椒酱、黄灯笼辣椒酱、菜头脯、翁氏虾酱、风味豆豉、香辣海鱼仔等多个产品已得到市场的认可和当地质检有关部门的检测与好评。经过多年的努力,打造出具有琼海传统农业特色的海南特产,打破了琼海多年以来没有农副产品品牌特产的尴尬局面,填补了琼海市农副产品加工空白。

    公司聘请农产品专家现场技术指导,专门为翁氏食品有限公司长期发展提供先进农业科学技术和服务,确保公司产品在技术方面保持领先地位。

    当记者问到,今后一个时期内公司有哪些发展目标和愿景时,翁文俊表示,将充分利用琼海得天独厚的农业资源,深掘农副产品加工,践行社会责任,积极探索解决当地农民生产农副产品销售难的新途径,把企业做大做强。下一步将启动网络销售平台,利用淘宝、阿里巴巴等电商平台,采用网络销售的模式,紧跟时代发展脉搏,加强产品的宣传及营销,探索出一条崭新的营销模式。争取把企业打造成海南省最大的农副产品生产、加工的龙头企业,力求在3—5年内,把海南岛东农副产品交易物流中心建成并投入使用,将生产基地及岛东农副产品交易物流中心打造成海南省东部农副产品产、供、销的重要平台,实现产、供、销一体化,要将公司总产值达到5亿元,并在各种条件成熟时完成企业的上市运作。本报记者  王小萱  王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