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家谱馆 > 童姓网 > 童氏新闻 童氏新闻

采访镇雄童康友宗亲

时间:2021-3-11 来源:家谱馆童姓展区

在2016年4月3日泸州宗亲会上,又见到了老哥童康友(1949年出生共和国同龄人),上次见面是在去年的云南西北重镇镇雄县,那也是我第一次去镇雄。与他在一起的时间是二天,当时是为了角奎堂理事长选举之事,那时听他讲了最初续谱之艰辛,一直想写一篇文章,而因心中没有底气而迟迟未成稿。今日相见,顺便又谈到了过去续谱的事。

 

     上午在车上简单的聊聊,问了其简历,下午则是问了一些家谱的事,不问不知道,一问吓一跳,其经历阅历还真的丰富,内容还真多。

 

      从其参军时说起,1968年参军,在13军,头尾算起来共当了七年的兵。1968年还处于文革初期,其就被派到文山(思茅)支左,后又入川,到内江市负责一个班,“三局一行”支左。参加全国铁路大值班,守卫在铁路二侧的二公里范围之内,并不得离开超出该范围。1970年8月被推荐为第一届工农兵学员,进北京大学东语系印地科,学习一年。1971年毕业后分配到西藏亚东乃堆拉前沿一线阵地,海拔5300米,严重缺氧。其主要的工作任务是:问路、审问战俘、救护伤员,普及印度语,对印军广播(内容是头天晚上录好,四个大喇叭)。当时职务是外语参谋,排级干部。

 

      1974年复员,又去了昆明一二一大街的云南师大(原国立西南联合大学),读了三年的英语。毕业后在镇雄四中任教,1978年升任副校长。后又任镇雄乡镇教办支书,果珠乡副乡长,黑树镇党委副书记、县政府教育督导副主任等职。

 

     无谱的辛酸,根在哪?我们的先祖从哪里来?一直在脑海中旋转,久久不能离去,在1995年条件好一些的时候开始着手这方面的工作,从没有任何资料、没有依据开始,各自为战的工作着,直到后来碰到有相同情绪的几个人碰到在一起,进行有计划的操作,信息互用,分片划区,资料共享,省时省力。

 

     1995年开始编修童氏家谱,先几年是收集资料,后是编排家谱,到2007年印刷完成,前前后后长达十二年之久。

 

     过去在他们那山区收集资料主要有以下几种方法。

 

     一走访。到各村各户都是徒步,翻山越岭,爬高山,穿林海,过溪流,鞋都穿破了不知道有多少双。渴了喝点山水,饿了吃点干粮,有时在野外摘些野果充饥,累了坐下休息一下。经常是半夜不着村店,饥一顿饱一顿。

 

     二电话采访。利用比较先进的方法电话进行采访,查黄页,看到有童姓的,就电话追问,记录。最远的电话是山西太原。

 

     三是多支系人员相互之间交换资料,划区分片,全部走访后,资料分别给了相关的支系。当时有四支童氏宗亲在修谱,主修者分别是镇雄法院的童建林,威信检察院的童发聪,彝良武装部的童兴银及镇雄督导室的童康友。

 

     镇雄角奎堂童氏家谱就是由其牵头编制完成。他走云贵川三省十几个县市,分别是彝良、镇雄、大关、威信、鲁甸、昭通、昆明、通海、贵州的威宁、赫章、四川的叙永等地。

 

     为了加快进程,开始是培养人才,首先找军人、找高中生,引导入门,组成续谱委员会,无资金、无场地,白手开干。

 

     支持的有之,不支持的有之,怀疑不决的有之,不理解的有之,认为骗子的有之,总之各种各样各色的人都有。

 

    其中的酸甜苦辣,只有经历过的人才知道,最难忘的是人家说其骗子,被误解,此时其作出的反映是耐心的解释,反复说明情况,解释修谱的重要性。看到古谱,内容少的就会一字不漏的抄下来,内容多的就会要求借阅,别人不肯时,就会以写借条、压资金等方式(最多时把二个月的工资都压上),让别人相信他,同意借给他,他都会在抄完后的第一时间还给人家,也就这样赢得了家族人员的信任。看古谱前要先洗手,要上香,只有虔诚才会给看。

 

    有百分之五的人在中途退出,原因是花费精力太多,还要贴钱,一谈钱就畏缩的人,工作艰巨,任务重,教训多。大多数人还是能够理解做谱的困难与倡议者的初衷。

 

    在老的理事长突然去世后,最让其操心的是新一届家族理事长的人选问题,他积极了解新人,通过观察、交谈、测试等方式在暗中进行。直到新的人选确定之后才喘了一口气。

 

     就这样一位大哥,在百忙之中、经济条件不是那么充裕的情况下还抽出时间参加宗亲之间的活动,他是一位我们值得尊敬的老者,也是一位童氏文化的传播者。

 

     在这次宗亲会上作了发言,传承童氏文化需要后继有人,让更多的人参与进来,把良好的东西发扬光大。作为后生们要有真情、有责任、有历史感,要勇挑重担。

 

     童康友老哥个子中等,体材偏瘦,满脸风霜,装束简洁。二眼有神,说话直爽,办事干脆利索,军人作风,说干就干,对人热情大方。

 

     其目前已经退休在家。

 

 

 

    (童海根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