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家谱馆 > 尚姓网 > 尚氏新闻 尚氏新闻

我眼中的尚德义先生-柳逢霖

时间:2021-3-11 来源:家谱馆尚姓展区

2016年2月11日早晨4点半,我随父母和尚世阳先生一行四人,披着冬日的满天星光,驱车赶往长春,去拜访年愈耄耋的著名作曲家尚德义先生。在《大漠之夜》深沉悦耳的歌声中,我们一路向北,向北,向北……

    早就听闻尚德义先生是位“德艺双馨”的老艺术家。在路上,尚可喜第九世孙尚世阳先生,更详细地为我们介绍了尚德义先生的获奖作品以及人生历程。

    上午10点,我们风尘仆仆地抵达了尚德义先生位于长春南湖的家里。尚先生及其夫人非常热情地将我们迎进门,言语和蔼慈祥,令我们一见如故。

    谈话间,尚德义先生为我仔细讲解了歌词创作的要领。他说,你写古诗词的功力很棒,现在年轻人很少能写出来这么有文采的诗词。但是写歌词和作诗还不一样,歌词有歌词的一套创作形式。说到这儿,尚德义先生还拿出自己的作品认真耐心地给我分析。从《巴黎圣母院的敲钟人》一直说到《去一个美丽的地方》,一边讲解,一边哼唱。

    我告诉他我最喜欢他的那首《大漠之夜》这首歌曲。因为这首曲子不仅有着极强的画面感,让人随着乐曲的变化,想象着“灵化”的一队骆驼,挺胸昂首,迈着坚韧不拔的步伐行进在沙丘中的画面,而且,结尾部分的无词咏唱部分,能令人心潮澎湃,荡气回肠,使人对那种自强不息、顽强拼搏的精神肃然起敬。一般来说,一看到标题——《大漠之夜》,人们的脑海中便会出现荒无人烟、黄沙卷地的戈壁荒漠画面,但在这首《大漠之夜》里,尚先生为我们展现的却是浩茫而不荒凉的沙漠。因为你能听到驼铃叮当,你会听到泉水流淌的声音,你的眼前仿佛能看见有商队顶着风尘,跋涉而来。这个作品的不同寻常之处,还在于他能让我们感受到自然的美丽,就算沙漠,也充满着勃勃的生机。尚德义先生听了这话拍拍我的肩膀,对此予以赞许。他说,你对这个作品的理解是正确的。说到这里,尚先生还特意拿来他和骆驼商队的合影给我们看,他为了创作这首歌曲,还特意去西部进行生活体验。尚先生的夫人元女士也加入了交谈,她说,正是因为尚先生将生活体验以及饱满的感情融入到乐曲中,这首《大漠之夜》才在《青藏高原》《春天的故事》以及《祝福》等这样一些优秀的作品中脱颖而出,一举夺魁。

    尚德义先生家的书柜里摆满了音乐方面的书籍,据他儿女说,老先生时常会翻阅这些书籍。在老先生的茶几下,还放着刚刚谱完的作品,五线谱和简谱画得工整漂亮。看到这些,我非常的感动。老艺术家这种孜孜不倦、不断进取的精神着实值得我学习。这种精神也应随着尚氏家族那种坚韧果敢、勇往直前的人生态度,被一代代地传承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