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家谱馆 > 凌姓网 > 凌氏新闻 凌氏新闻

播迁繁衍

时间:2021-2-21 来源:家谱馆凌姓展区

西周初期,凌氏宗族分宗而生,其中的凌人群体,其因官得姓以职而居,他们的居住地是周朝国都镐京和各诸侯国的都城,人口是比较稀少的。但是整个凌氏族人是散居周朝各国的,特别是凌氏本家的卫国,是凌氏族人的主要聚居地,人口相对就比较多。根据家传旧谱记载:“凌氏宗脉籍自云南,原系康叔之国南圵。”较多的凌氏族群是聚居在卫国南部,即周都城镐京及卫国都朝歌附近的大片地域。东周时,镐京凌人随周王室东迁洛阳,部分支庶留居现今陕西中南部一带,也有部分南迁进入汉中和四川。

战国期间,诸侯国之间争霸火并,国力衰退的卫国,被其它诸侯国蚕食得只剩下濮阳城这个弹丸之地,公元前241 年,秦取濮阳等地,卫国君候被迫迁到野王。在此期间,居卫国的凌氏族人,因避战乱四处外迁,大量的族人则迁徙到燕赵边壤的河涧渤海等地界,依当地原有凌氏族群居住。这也是后来促成凌氏郡望的因素,现今河北河间的河涧郡及河北沧县的渤海郡都是凌姓古代家族的发祥地。

秦始皇三十三年(公元前214年),秦朝派屠睢带五十万大军统一南方后,中原人首次移民南方,其中有凌姓人。这是凌姓南迁历史记载之最早。

汉武帝徙民会稽,事见《汉书·武帝纪》:(元狩)四年冬,有司言关东贫民徙陇西、北地、西河、上郡、会稽,七十二万五千口。其中有凌姓迁居今山西、浙江、江苏一带。

东汉末期,王莽篡汉黄巾起事,为避战乱,中原汉人开始南迁。会稽太守凌孜公弃官南迁居余杭。

魏、蜀、吴三国纷争,黄河流域战火连年民不聊生,百姓难以度日四处逃难。原居山东莒县的凌操(其子凌统),流离南下,后随孙策父子征战而移居浙江余杭,子孙裔播江南。

两晋南北朝时,“五胡乱华”和“八王之乱”,历经18年,中原士民纷纷南逃。特别是公元311年的“永嘉之乱”,匈奴贵族率兵攻陷洛阳,俘虏怀帝,杀人三万之众,后来还逼得晋元帝迁都江南建康。社会动荡,国无宁日,民不聊生。使山西、河北及河南一帶的汉人纷纷南渡黄河。于是北方凌姓南徙江东,迁入现今江浙地域。其中一部分凌姓落籍现今安徽、江西等地。凌姓族人与中原各姓族人构成了早期的客家人源流。

唐中后期,因安史之乱、黄巢起事而兵祸连连天下滔滔,又致北方动荡不安,中原内地战乱频仍,民无宁居,不少氏族为避战祸和自然灾害,纷纷南下。凌姓再次颠沛流离向南迁徙,河北河南之凌姓有顺汉水南下,进入现今湖北湖南长江两岸地区。

两宋之际,凌姓人空前繁荣,见诸史册者俯拾皆是,且多为南方人氏,使得凌姓成为南方名门著姓之一。北宋时,安徽宣州泾县人凌策之后裔有迁居现今江苏苏州一带的,也有一部分随策公在剑外六次任职,后留居在汉中一带。传至南宋末凌震时,因蒙古铁骑南下,为避战火,族人纷纷经江西南安(大余)越梅岭南下,其后裔散居岭南各地。凌毕灵移居江西南昌府新建县,凌毕昇迁至湖广江夏,宋德祐年间凌毕昇被敕封赣州府龙南县屯军。迫于国之外患内忧,我始祖吉公不得已,而颠沛流离、背井离乡,自北方携眷南迁,移居江西虔南会昌泊竹(现今江西赣州寻乌)。吉公之前世系,按光绪三十二年凌永宽本及虔南凌氏三修族谱记,是浙江余杭支系。至此凌姓融为江南客家人的一族,凌姓后裔尊吉公为“凌姓客家大始祖”。

宋末元初,是汀赣地区客家人开始向广东大批迁移的时期。蒙古铁骑席卷而来入,宋高宗南渡,惟江西东南部、福建西南部及广东东部、北部,侥幸未受元侵,恦为乐土,我们的先祖随败退的宋朝廷继续南迁赣闽粤。期间发生了文天祥领导的抗元复宋斗争和畲族锺明亮起义,两件大事都发生在以汀赣为中心的闽赣相邻地区。明万历十一年潮州修南门城楼纪念文天祥,定名凌风楼。

元代,在蒙族高压统治下,客家聚居区人口大减,经济、文化也倍受摧残。地广人稀的梅州,成为客家人继续南迁的目的地。此年间,我族吉公七世孙隆祥公,为拓展凌氏生存空间,迁徙梅州,居平邑镇大柘北乡官田堡庵背龙虎墟,后裔尊之为凌姓粤东之祖。

明代,经过休养生息,闽粤赣交界处的客家地区,经济复兴,人口繁衍。但是战乱时抛荒的田地由官府接受,赏赐皇族、勋戚、军官,名为官田。迁入境内乡民,没有自己的田地,只好佃耕官田。传到吉公十二世辈孙祥公时,因当地山多田少,人口稠密,民力众多,已不能满足人们发展。

洪武年间兴宁县发生了一件事,促使了梅州隆祥公后裔的再次播迁。《兴宁县志》记载:“明朝初洪武二十年(1387年),江西安远人周三率兵进兴宁,与官军交战,持续三年,县民或死于战乱,或避难流亡。‘烟汲殆尽,仅存户二十余,编二图,附于长乐令习韶宰之’。洪武二十三年(1390年),县令夏则中,上疏朝廷减轻官田租税,招携流亡人口,此后闽、赣等地客家人相继迁入,人口渐多。”

为图凌姓兴旺,吉公十二世辈孙祯祥二兄弟公徙迁惠州府兴宁县,祯公赴官田垦荒创业,弟祥公则迁居程平开基。从祯公系族谱反映,祯公迁徙官田创基时,向官府承田纳粮五十余石的荒芜之地进行开荒垦田,并娶妻四房纳妾一房。祥公子益公生五子,五桂竞芳分房成五大宗繁衍子孙,后裔散播三邑,家谱有:祥公“尊为兴宁始祖,咸修岁祀”,“程平镇三邑境内称凌氏者,原益公所自来也。”之记载。由此可见凌姓当时兴旺之盛。本支分房世祖为祥公世孙,分房五大宗之三罕真公。

清代,明亡清兴,时局动荡,族人时有外迁,但是少数。但是粤东、闽南自明以来地狭人稠的状况依然存在。“粤东人稠地窄,米谷不敷”,或言“而粤又地狭隘,人众多”,闽西大体相似,如上杭“杭邑田少山多,民人稠密”。至康熙朝,朝廷为开发四川荒芜田地,缓解粤地人口压力,举行了“客家大迁徙,湖广填四川”的移民垦荒迁徙运动,数百万计的南方各省移民,扶老携幼、浩浩荡荡,行进于千里迢迢的入川之道路上。

在迁徙的人流中,就有吉公二十五世孙守元公与同堂兄弟守焕公。他们于清康熙五十九庚子年(1720年),洒扫祖墓、挥泪登程,自平远县大拓镇,携子举家迁徙,途行五千余里,来到四川直隶资州资阳县。守焕公入籍南乡晏家桥;始祖守元公则扑金矛沟荒芜之地,白手起家,日事农桑,历尽艰辛,创基立业。拓荒九年后购地于天公堂(现今为四川资阳石岭镇五一村),卜宅置业定居衍派,世代务以农桑。本支尊之为“入川始祖”。后来其玄孙逢才公,其间亦农亦商携手创业,立下祠堂祖业彰显后世。

民国,堂上守元公七代之苗裔、吉公三十二世孙正廷公,先徙居资州甘露镇勤学技艺,艺成出师后,于1923年定居在州府水南镇水南上街狮子口,以染布手艺创业,苦尽甘来,家业少兴,家声渐振。

在沧桑巨变朝代更替的几千年里,凌氏族人不停南迁,播衍全国已是星罗棋布。凌氏后裔分散在各省市,集中于各村镇,遍及中华大江南北、黄河两岸及海外。所有凌氏先辈,绝大多数都是从河涧渤海两郡望之地迁徙而出,生生不息世代繁衍,千百年后,这些生息地又有许多族人迁往别地,甚至有到海外生息繁衍。


文章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告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