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三
罗氏之谱,其来远矣,汉大农令珠熹,由长沙,从豫章,传十一世矣,而塘赘柏林黄氏,遂为柏林罗,其后繁衍,散处云仍星布,编南昌郡邑为罗氏居者,殆不可数计,皆分柏林、何其盛哉。按柏林塘,传四世,企生、遵生弟兄二人,邅桓玄之乱,植大节,以忠孝闻,后蒙有司者,请表柏林曰:一门忠孝,故企生、遵生之后为尤盛。企传又三十世,罗国祥、柏弟兄六人,仕南塘有功於国、受封尚书,至今有庙祀,焉国柏从居深硐,又传十九世,而显宗武讲学于丰城农光书院,名在院、志显武。于元至正年间徙黄冈,迄今又传十世矣。上下千数百年,分派曰:忠之泽、其远如此。
明朝嘉靖庚申(公元1560年),柏林诸贤,文、溥、柏等惧远易忘,缉先世旧谱倡集各族各修之,不但深洞黄冈已矣,大都略於远,而详於近,越七年而谱成。其用意可谓乎于泰,罗氏戚里而宗武之孙曰:宁则予增慕筠公,为其序也,中远辈,以世谊索为予谊,不得辞予,维后世宗法,不人知尊祖者,鲜矣,不知尊祖者能收谱者又鲜矣。欧苏二家,谱虽未尽书,合宗法之大要,惟尊祖敬宗与收族谱之为重,莫非宗法之遗意也。今罗氏族谱,合疏远之祖,大农而宗塘五十世之远,下逮千百万於人之众,明其支派,使各亲其所亲,犹之有宗也、会其统宗,使各尊其所尊,其有大宗也,尊尊而亲亲仁孝之道备矣,后之人观此谱者,能不由然兴孝悌之心、而益绵其忠孝之泽也哉,其书之严、条贯之密、予不及赘、谨书其大略,以答中远公之谱云。
隆庆元年(公元1567年)岁十一月甲子(初一),赐进士通议大夫邢部右侍郎,奉总督南京粮储都院右副御史枫泽眷生,万虞恺,拜撰。
罗氏重修族谱,明朝万历三十八年(公元1610年)岁在庚戌春正月吉旦。
赐同进士出身奉直大夫兵部武库清吏司元外郎五十六世孙相谨撰。
已上书院古靖碑坊为録,皇清康熙四十二年(公元1703年)癸未岁夏月録修谱,五十八代孙秉故辑注、紏首孙秉琦。
泽远思虑、缵修族谱。
淑善温良、公平处世。
序四
盖谓洪荒之世,火德星君奉上帝所命处於长沙,以罗為姓。立不易禹神在位,天清气郎、国泰民安、立学取士,以祖為天下进士之首,世代為天下儒林之尊,与及文普上获天地之正气,下沾君亲之洪恩。君民两权,世乐太平,幸沾祖宗培佑,產生四十八子,人人成立,天下子孙,未免衍庆以尊為卑。恐忘其源流,故以合朝卿议论四十字派奉举。圣朝班衍取字,凡吾罗裔尊行个个同意,万古不磨矣
原籍起祖湖广长沙府,创业於江西南昌府,柏林豫章大桥头内地名瞿岗堡。罗文普之子第一状元号金魁带领四十八弟兄修明族谱,继承后裔以做公谱,立万世之端绪耳。
江西小引奉上諭:
圣天子命公平耿介处,众谦和修明族谱。尚礼孝贤,资颖真淳,和涉世督修世系提纲植纪、深思远虑、轻财尚义、缵修族谱、和平淑世。
字派云
盛应实用君,成彦伯公叔,
以芝樊宪光,秉兴克永福,
亨运会时来,贤嗣序昭穆,
富有本月新,德业世常禄
罗徴音、豫章郡、系出祝融氏、春秋时有罗国子孙以国為姓。
晋朝有结,唐朝有罗艺、罗成、罗通。
江西南昌府豫章沟,柏林四十八罗江西祠堂对联:
柏林世叶垂今古。
玉叶分支起汉唐。
第五节 遵义正安州罗俸世系图
注:原谱记载:平播入贵州遵义府三岔河老凄(蒲)场坝绥阳县折水村罗家寨。鼻祖罗俸、祖妻宗氏,罗岗、孔氏,罗羽、罗烈、罗华。俸祖生始祖罗应文、妻童氏,罗应孝、妻吴氏,罗应忠、陈氏,罗应学、鼻氏。祖父子於江西吉安府吉水县起籍,创业黔省贵州遵义军民府暂居,又创业於正安州三里江九里江二甲地名黄桑坝小地名母猪坝住居,应文祖生。
第1世
正安州罗氏一世祖罗俸,祖妻宗氏。
第2世
正安州罗氏二世祖罗应文,祖妻童氏。
第3世
正安州罗氏三世祖罗登第,生於己丑年(此时应为明末清初,南明永历三年或清顺治六年。)六月初一午时(推断为公元1649年7月10日),正安州三江里江二甲小地名母猪坝生长人士,享年七十四岁(卒于公元1723年)。祖妻梅氏,殁於癸卯年四月十五日卯时(公元1723年5月19日)。仍在本州小溪里七甲地名地名怎台坝身故,葬本甲地名张士知汫生莹。又创业於正安州小里八甲地名丁家坝落龙场小地名罗家领居住又创业七甲地名。
第4世至第9世
注:原谱记载祖罗登第生子5人:万全、万钟、万春、万像、万宝。
四世祖罗万全,暂居瓦瑶坝。生于丁巳年四月初四日亥时(公元1677年5月5日)。生於正安州小里七甲地名瓦瑶坝,享年四十六岁。殁於癸卯年七月十一日子时(公元1723年8月11日),仍在本州本甲地名怎台坝。妻张氏,告终葬本甲地名小陀字坟包砌,又创业於正安州七甲地名怎台坝。於康熙二年(1663年注:疑误)昔业住居。
四世祖生员罗万钟,生於康熙癸亥年八月十八日戌时(公元1683年10月8日),生於正安州小地名怎台坝,享年五十岁(公元1733年去世)。妻姚氏,亡於丁巳年二月十一日(公元1737年3月14日),成都教学同至。绥阳县旺里二甲地名草场(伤?)告终,仍在正安州本甲地名坎壇生茔。
四世祖罗万春,生於丁卯年七月初七申时(公元1687年8月14日),生於正安州小里七甲地名姚家湾,享年四十八岁。殁於乾隆庚寅年正月二十八日(公元1770年2月23日注:疑误),仍在本州本里七甲地名怎台坝。告终全葬地名坎壇生茔。
四世祖罗万像,生於乙亥年七月二十四日戌时(公元1695年9月2日),生於正安州小地名七甲怎台坝,享年六十五岁。殁於己卯年五月初九日子时(公元1759年6月3日)。妻陈氏,仍在本州本里本甲地名怎台坝终,葬于本甲地名小箐子包砌坟茔。
四世祖罗万宝,生於戊子年六月初二(公元1708年7月19日)午时,生於正安州思宁里二甲地名骆家屋基,享年五十岁,殁於壬子年七月三十日巳时(公元1792年注:同享年时间有冲突,壬子年七月无三十日,疑误)。仍在本州小里七甲地名怎台坝告终,葬於本甲地名小箐子包坟砌生茔。
一、四世祖罗万全支系:
4世罗万全→5世罗峰号永清 注:吴氏未生育子女
→6世罗济川(刘氏生)
→6世罗淮川(周氏生)
→6世罗淮川字治江(周氏生)
→6世罗淑川字荣江(李、傑氏生)
→6世罗嵘字显声(向氏生)
→6世罗汉川(张氏生)
→6世罗潼川字朝江(张氏生)
→6世罗湘川(张氏生)
→5世罗栋号国柱 注:王、萧氏未生育子女
→6世罗泳川(程氏生)
→6世罗汉川(张氏生)、罗涪川(程氏生)
→6世罗潽川字东江(方、刘氏生)
→6世罗海川(蔡氏生)、罗满川(姚氏生)
4世罗万全→5世罗崇号雋,注:张氏未生育子女→6世罗逢川(蹇氏生)、罗淋川(陈氏)。
→5世罗愷字显仁 注:姚、何氏未生育子女
→6世罗治川字禹谟(丁氏生)
→6世罗淇川字伯泉(丁氏生)
→5世罗崑号玉蘭 注:骆氏未生育子女
→6世罗浴川字化远(张氏生)
→6世罗洲川字国钧(张氏生)
→6世罗湖川字文光(陈、张氏生)
→5世罗山号显峩 注:冉氏未生育子女
二、六十六世祖罗万像支系(注:妻陈氏):
4世罗万像→5世罗嶼字蒼周 注:张氏未生育子女
→6世罗瀯川字张远(黄氏生)
→6世罗洪川字张远(林、韩氏生)
→6世罗伦号显(蹇氏生)
→6世罗江川(王氏生)、罗渭川字贤明(王氏生)
→6世罗涇川(涂氏生)、罗俊川字德深(何、张氏生)
→6世罗淳川(韩氏生)、罗法川字行远(王氏生)
4世罗万像→5世罗崗号显俊 注:张氏未生育子女→6世罗诱川字文青(韩氏生)
→5世罗崒(注:妻杨氏)
三、六十六世祖罗万宝支系(注:妻骆氏)
4世罗万宝→5世罗乔号显嶽
→6世罗池川字化龙(向氏生)
→6世罗洗川字正海(张氏生)
→6世罗注川字禹贤(皮氏生)
→6世罗浒川、罗泮川字童安(向氏生)
→6世罗泽川(骆氏生)
→6世罗溱川字远会(曾、韩氏生)
→6世罗溢川(冉氏生),罗瀇川、罗潭川(姚氏生)
→5世罗嶽字显文
→6世罗溶川(姚氏生)
→6世罗河川(韩氏生)
→6世罗藻川字明索(蹇氏生)
→5世罗峥号华→6世罗岱川字会贤(韩氏生)、罗洅川(骆氏生)
四、四世祖罗万钟支系
注:原谱记载:康熙五十六年(公元1717年)领瘟化湾荒地一照,乃万钟生员一人领照。康熙五十六年十一月(公元1717年12月)照承有。罗英祖年幼之时,万钟祖世尔石成都四川省教学亡故。及后,万钟祖在四川娶妻生育有人口。万钟祖回在贵州正安亡故。未有巡密生子于康熙甲午年八月二十日丑时(公元1714年9月28日)。生于正安州小里七甲地名怎台坝享年六十一岁,殁於乾隆乙未年二月二十五日戌时(公元1775年3月26日),仍在本州本里本甲告终。
4世罗万钟→5世罗英(母姚氏)注:妻袁氏、丁氏。
罗英生於康熙戊戌年四月初五日午时(公元1718年5月4日),生於正安州小地名小里七甲濫湾,享年四十三岁,殁於辛巳年二月初七日酉时(公元1761年3月13日)。仍在本州本里本甲地名怎台坝身故,葬于本甲地名山王凹包砌坟茔。
→5世罗X号鳯鸣(母姚氏)注:妻何、钟氏
→5世罗岐(母丁氏)
→6世罗濬川 注:十二岁亡故,葬本甲地名怎台坝,小地名庙林。
→6世罗清川号明江(母何氏)→7世罗昌贵(母陈氏)
注:罗清川妻向氏乏嗣 →7世罗伯应(母陈氏)
→7世罗伯衢(母陈氏)
→7世罗伯奎(母韩氏)
→6世罗灏川号注江(母牟氏)→7世罗延斌(母张氏)
→8世罗公选(妻郑氏)
→8世罗公菊(妻吴氏 →9世罗叔汉、罗叔鑑
→9世罗叔才、罗叔培
5世罗岐(母丁氏)
→6世罗汶川字隐贤(母周氏)
→7世罗伯仲(母周氏)
→7世罗伯懐(母蹇、韩氏)
→7世罗伯鱼(母宋氏)
→6世罗潜川字春龙(母韩氏)→7世罗伯伋(母陈氏)
注:原谱特别对四世祖罗万钟孙罗灏川(父亲罗岐)后裔作了介绍。原谱记载:
三房罗灏川生罗延斌生罗公菊生罗叔汉、罗叔鑑、罗叔才、罗叔培。祖罗登第、字占元。於康熙年间习业贵州遵义府正安州小里七甲大地名下四里小地名怎台坝。生子万全、万钟、万像、万春、万宝五人,各子孙发达,兰桂腾芳、功名仕宦、贡廪附监,亦所不一。但其字派不一,或有伯字辈而取延字、公字辈而更廷字,叔字龙衣兴字者。后之人观此而不同宗耳。火都祥於远而略於近。自嘉庆年间,年岁荒芜,或有迁云南开花府而住居者,亦有移建南广南而安身,更有迁安顺府内地永宁、木扒、锣盘、镇宁孔扎营简鱼而落业栖身安止,不可胜数矣,然皆衣食各有一方,处处皆有原谱。后代知有致宗惟异,个个尊宗敬祖报本流芳。八十字派而不紊、四句诗笈而皆同。虽世远年湮万代如见者矣。
以上内容均是从老谱上整理而来。麻烦宗亲百忙中阅读一下。帮我们找找近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