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家谱馆 > 廖姓网 > 廖氏新闻 廖氏新闻

四川金堂赵镇廖氏宗祠至今270年 每年祭祖评选孝行

时间:2021-2-05 来源:家谱馆廖姓展区

四川金堂赵镇廖氏宗祠至今270年 每年祭祖评选孝行

2016-06-15 15:25:53 来源: 本站


修复后的廖氏宗祠(廖兴儒供图)。


廖兴儒收藏的廖氏族谱。

   金堂县赵镇江源村4组,有一座黑柱白墙黑瓦的古建筑,漆黑的大门上,挂着“廖氏宗祠”牌匾。廖氏宗祠虽然目前只存有两间正堂,但其穿斗式屋架,悬山屋顶,小青瓦覆盖,木质门的建筑风格,在周围的现代建筑中,仍引人注目。很少有人知道,这座宗祠建于清朝乾隆2-12年(1737-1739)期间,至今已有270多年历史。2010年,金堂县文化体育局、金堂县文物保护管理所考察廖氏宗祠后,认为“该祠堂对研究廖氏宗族以及清代当地建筑风格具有一定的价值”,将其列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今年81岁的廖兴儒是金堂这支廖氏家族入川后第九代人。他说,廖氏宗祠原来是5间土木结构青瓦房,建成后历经曲折,今天能保存下来,算是非常幸运的了。细究廖氏宗祠背后的廖氏家族,说来很有渊源,与抗日名将廖耀湘属于同一个家族。

湖广填四川,四支族人入川

   因廖氏宗祠地处金堂县原龙威乡境内,所以大家习惯性地称呼这支廖氏家族为龙威廖氏。廖兴儒考证,龙威廖氏的郡望是武威郡,堂号为余庆堂,来自湖南。

宋理宗端平元年(1234),原籍江西的廖淇惠世袭先辈指挥职务,镇守湖南长沙,把家安在长沙城的西南。此后,廖淇惠的后世子孙在湖南繁衍播迁。明朝时,廖淇惠后裔中的一支廖宗禄,迁到了“南楚邵邑大田”(今湖南新邵县酿溪镇大田村)。

   进入清朝后,康熙帝发动湖广填四川移民运动,住在大田的这支廖氏家族深受影响。廖兴儒说,当时大田人口较多、土地较少,又因战乱造成不少廖氏人家家境贫困,因此,“因避乱和家业不造”,从雍正7年(1729)到乾隆3年(1739),这支廖氏家族中的4支族人,相继入川。

   据廖氏族谱记载,第一支是廖有官的12个孙子。廖有官有廖大杰、廖大英、廖大汉3个儿子,3个儿子都去世了,留下3个遗孀和12个孙子。为寻找新的家园,廖大杰的遗孀黄氏带着廖应瑚、廖应琢、廖应珖、廖应瑄,廖大英的遗孀王氏带着廖应珊、廖应链、廖应珀,廖大汉的遗孀王氏带着廖应璜、廖应珠、廖应珩、廖应瑾、廖应璁,毅然踏上了3000多里的漫漫迁徙入川路。

   第二支是廖大儒的儿子廖应刚的两个儿子廖兆志、廖兆亮。

   第三支是廖大缙的两个儿子廖应志、廖应发。

   第四支是廖大位的二儿子廖应诰的妻子严氏,在乾隆3年(1739)带着廖兆福、廖兆禄、廖兆祯、廖兆祺、廖兆礼、廖兆祥、廖兆禧7个儿子入川。最先迁到德阳孝泉镇,后来迁到今金堂赵镇云绣社区等地。

清初移民运动对土地支配的特点是,入川最早的自由圈占土地;来得晚一点的,由官府分给定量土地;再晚的,土地已圈占、分配完毕,只有租佃或购置土地了。

廖氏族人从大田迁徙入川时,移民运动已经开展了50多年。他们到四川后,发现成都平原最肥沃的田土已经被占完了,只好往成都东南方向的金堂县走。他们选在金堂龙威乡的盘龙寺、邓家坝一带落业。龙威,因盘龙寺里的龙威书院而得名。这里“东面临山、傍水,西南面背靠浅丘”,地处沱江西岸,风景秀丽。而且,这里交通便利,土地肥沃,水源丰富,气候宜人,很适合农作,比起湖南老家,的确好多了。4支廖氏族人,从此在四川开始了远离湖南老家的新生活。一晃近300年了,如今,裔孙已发展到第13代,总人口4000人左右,主要分布在金堂龙威、云绣、午凤,新都斑竹园,广汉连山,德阳孝泉等地。

值得一提的是,廖兴儒曾2007年底到大田寻根中得知,抗日名将廖耀湘是大田廖氏族人,属于“耀”字辈,与金堂龙威廖氏同根同源。

融入当地文化,耕读传家兴学

   龙威廖氏家族安定下来后,追奉了7个入川始祖:廖大杰的遗孀黄氏,廖大英的遗孀王氏,廖大汉的遗孀王氏,廖大儒的儿子廖应刚,廖大缙的大儿子廖应志、二儿子廖应发,廖大位二儿子廖应浩的遗孀严氏。

廖兴儒不无遗憾地说,如今,7个始祖的坟墓只存有廖大英的遗孀王氏的坟墓。王氏生于康熙元年(1662),雍正7年(1729)时,已67岁。但她毅然带着3个儿子、媳妇离开生养的湖南老家,踏上了千里迢迢的艰苦征程,步行3000多里来到西蜀金堂邓家坝定居,并带领儿孙艰苦创业。乾隆19年(1754),王氏去世,享年92岁。

   龙威廖氏入川后,既融入当地的移民文化,又保持和传承着家族长期积淀的传统文化。婚丧聚嫁、逢年过节,仍保持着传统习俗。他们弘扬和传承孝道文化,敬宗孝祖,尊老爱幼,奖励孝子,尊敬老人;耕读传家,奖励学子;裔孙中有为官的,造福一方,公正断案,为民伸张正义;弘扬祖先架桥修路、行善积德、兴学重教、开办学校的传统。

龙威廖氏先后兴办过宗诚小学、廖家祠小学,在金堂赵镇湖广会馆兴办图书馆,创办儿童习艺所,收养流浪儿童;赈灾救荒,扶危济困;医术济世,治病救人;施荒土埋枯骨等。

集资修复宗祠,续修新的族谱

   廖兴儒说,宗祠是收族归宗、敬拜祖先的场所,是家族凝聚力的象征。移民家族追根、寻根,崇根观念尤其强烈,无论迁徙到何地,无论经济条件贫与富,都把修建祠堂,祭拜祖先作为头等大事。

金堂龙威、云绣等地的4支入川廖氏,在湖南时是一个大家族的人,尽管入川时间有先后,又各居一地,但因同祖同宗,血脉相连,因此,入川后始终归宗在一起。

入川后10年左右,在乾隆2-12年(1737-1739)期间,龙威廖氏集资在廖家大院修建了廖氏宗祠。宗祠坐西向东,“一”字型5间土木结构青瓦房,总面积约200平方米。祠堂大门两边,有一副手书石刻对联:“承先启后数十载燕冀孙谋,改旧迎新三十余年鸿其祖业。”此后,廖氏宗祠成为龙威廖氏逢年过节祭拜祖先、共商家族大事的场所。

   1942年秋,廖家大院遭受特大火灾,全院几乎被烧光,5间祠堂烧毁了两间,幸存的3间残破不堪。解放后,廖氏宗祠分给了个人,祭祖活动中断,《廖氏族谱》没有续修。

   2004年,廖兴儒、廖兴恕、廖宏元、廖宏寿等人开始酝酿恢复中断了55年的祭祖活动。2005年,廖氏2000多名族人共同努力,有钱出钱,有物出物,将两间残存破烂的宗祠赎回,并举全族之力将其修复。

2006年,开始举行祭祖活动,每年参加祭祖的族人代表有三四百人。祭祖活动中,每两年评选奖励孝子、孝媳、孝女、孝婿,嘉奖优秀学子。2010年,在廖兴儒等人的努力下,初步完成中断了120多年的族谱续修工程,并在祭祖会上举行了发谱仪式。

   如今,在廖氏宗祠门前左侧,立有一高3.2米、长7.3米的石碑,上面刻有《廖氏恩泽宗祠序》堂碑。该碑建于光绪15年(1889),主要内容有:廖氏源流,廖氏入川160多年的艰苦创业、生存、发展历史,家规、家训,耕读传家,奖励学子,本支辈谱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