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百年立德树人 至今日家风犹存
“守前谟,不居间,不放债,不攻煤井;愿后世,学吃亏,学认错,学好读书。”六百年来,短短26字的毕氏家族家训,激励着万家村一代代人“立德树人”,有所作为;时至今日,毕氏家族“读诗书、重孝礼”的家风,仍春风化雨般地影响着在这方水土繁衍生息的后人。万家村是周村区3个省级传统村落之一,是明清官宦世家——淄西毕氏家族的发祥地。历经600余年的沧桑变迁,许多宝贵的历史文物遗迹遭到破坏、拆除,但八支祠(现为毕道远纪念馆)、老家庙和菩提庵等古迹仍被完整地保存下来。然而,令万家村熠熠生辉的,并不只是这些宝贵的古代建筑,更多的是毕氏家族“立德树人”的家风,时至今日仍循循善诱,教导着后人重德从善。据万家村党支部书记毕令德介绍,万家村曾是明清时期三代尚书府第,三人分别为明成化年间内阁首辅万安、明崇祯年间户部尚书毕自严和清光绪年间礼部尚书毕道远。 自毕自严起,毕氏家族先后出过进士11名,举人40多名,共计得到万历、天启、崇祯三代皇帝封赠、褒奖圣旨33道。毕氏家族官运亨通,与其家风家训是分不开的,除了毕自严之父毕木所创的26字家训,“投豆亭”“尚书拉车”等故事仍为毕氏后裔津津乐道,激励着他们德行立身。